“土生土长”的天津,还会卖出几个“千亿”?
今天是12月31日,2019年的最后一天。随着武清新城津武(挂)2019-055号地块的成交,天津2019年的土拍画像就此定格。
津武(挂)2019-055号地块最终由中建一局以总价8.83亿元摘得,折算综合楼面价约5016元/㎡。这是一宗曾2次上架,经历过延期、停牌、降价的“坎坷之地”,由它作为天津土地市场的句点,有种说不上来的贴切。
据凤凰网房产统计,天津2019年共计出让155宗住宅用地,数量上较2018年增长近60%。其中出让土地总面积1045.6万㎡,成交总金额1236.2亿元,金额环比涨幅约29%。
此外,这也是继2016年卖地1241.6亿元,2017年卖地1109.5亿元之后,天津住宅用地成交总额再次突破千亿大关。
分区域来看,环城四区在过去一年里,依然承担着土地输出的重要角色。2019年,环城四区卖地收入600.13亿元,占全市总量的将近一半,成交土地面积429.2万㎡,占比约41%。
滨海新区、远郊五区、市内六区分别卖地259.4亿元、252.7亿元、123.9亿元,占全市总量的21%、20%、10%。
从细分数据来看,西青、津南、北辰、东丽四大环城区域,包揽了全市各区土地出让金额榜单的前5名,且卖地收入均超过100亿元。在其他地区里,只有武清以“压线”的成绩迈进了2019年的“百亿军团”。
尽管天津2019年土地市场表现良好,但在稳定性上却令人担忧。
整体而言,今年上半年天津住宅用地成交状态比较健康,挂牌宗地和成交宗地基本持平,未成交占比维持在低位。
然而,从6月份开始,延期、停牌、流拍现象频繁发生,部分地块甚至出现“二次延期”的尴尬境况。尤其下半年,单月成交金额始终未能超过挂牌金额,今年10月份两者差额甚至扩大到154亿元,成为全年之最。
从2019年“二次竞拍”(达到最高限价后的附加竞拍环节)地块的汇总表单中可以看到,几乎所有进入竞拍第二阶段的地块,都出现在今年上半年。下半年开始,除了挂牌地块数量明显减少,底价成交率也有显著增加。
(面积为自持建面,金额为出资教育资金)
据统计,全年成交的155宗住宅用地中,有近60%的地块都是以底价成交。在最惨谈的11月,土地溢价率甚至“归零”。
就单宗地块来看,天津2019年宅地成交显得更加理性。过去3万+、4万+的楼面价不复存在,统计到成交地块的最高楼面价,是融创摘得的津西青紫(挂)2019-099号宅地,单价接近29000元/㎡,其余上榜地块单价仅2万出头。
拿地总价方面,可以看到上榜地块的成交均发生在6月份以前。随着时间进入后半程,多宗高货值地块,不得已进入延期或者停牌队列。
如河东区工大原址地块(31.5亿元)、水西公园组合地块(43亿元)、西青精武镇捆绑地块(42.08亿元)等,这些挂牌宅地总价均超过30亿元,在房企资金压力骤增的下半年,自然难逃“无人问津”的命运。
房企表现方面,天津2019年共有77家房企有土地进账,平均每家房企在今年摘得2宗宅地,其中拿地超过4宗的房企仅有10家,两极分化较为明显。
在2019年天津房企拿地榜单中,融创掷金118.3亿元位列榜首,中建、新城则以72亿元、60.5亿元的新增土地货值,分列第2名和第3名。值得注意的是,跻身榜单前10的房企,在今年的土拍大战中,拿地金额均突破35亿元。
就土地储备体量来看,2019年仅新城、中建在天津拿地总数超过10宗,近80万方的总土地面积在所有房企中遥遥领先。处于第二梯队的蓝光拿地面积超过60万㎡,首创、碧桂园、融创则以超过45万㎡的不俗表现居于第三梯队。
回望2019年,天津地产行业的艰难环境可以说有目共睹,有的地块“三进三出”,有的地块“改头换面”,有的地块“分道扬镳”……但尽管过程如此曲折,各房企在土地市场中的表现依然“火力十足”,结果也出人意料。
据统计,2020年天津挂牌住宅用地已超过100亿元,算是一个不错的开端。
业内常说,房地产周期长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土地市场于楼市而言,犹如一块稳定的压舱石,它决定着未来3-5年的楼市基本面,影响着当下从业者的信心,以及买房人的预期。
卖地“千亿”的2019眼看就要过去了,2020年的天津被赋予了太多期待。
不论要付出怎样的代价,也不管能找到怎样的答案,我们最不应该失去的,就是憧憬美好的勇气,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