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锺記郵 | 文字之源
聞锺記郵(2134)文字之源
泱泱中华五千年,灿烂文化万世传。一路走来,留下的不止是国之重器,还有流传几千年的中华汉字。文字是文明之源,中华的文明之源就安阳小屯村殷墟。
一套三枚《殷墟》邮票有两枚上有汉字,一是甲骨文、一是金文。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统称为甲骨文,铸在青铜器上为字统称为金文,这两种文字用现代的观点同属于大篆。甲骨文是一种卜辞,正是由于这种被清人称为龙骨的东东,记录和反映了殷商的政治和经济,上承原始刻绘符号,下启青铜铭文,是汉字发展的关键形态,被称为“最早的汉字”。现代汉字即由甲骨文演变而来。在总共10余万片有字甲骨中,含有4千多不同的文字图形,其中已经识别的约有2800多字。
金文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一种文字,起于商代,盛行于周代,是由甲骨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文字。金文约有三千零五字,其中可知有一千八百零四字,较甲骨文略多。金文上承甲骨文,下启秦代小篆,流传书迹多刻于青铜器之上,所以大体较甲骨文更能保存书写原迹,具有古朴之风格。金文在笔法、结字、章法上都为书法的进一步发展做出贡献。
今人之所以还能辨识甲骨文,要感谢王懿荣和郭沫若,一个是让古老的甲骨文重见天日,一个是经过细致考证并翻译成今天的文字,让今天的人们通过这些甲骨文与金文与祖先对话,了解那个时代的人和事。如今甲骨文与金文应不再通行使用,但不妨碍人们对这些古文字的欣赏,更有很多书家很青睐这些文字,我认识的朋友中杨宏朝、王鹏就是篆书的大家,他们的书法作品入展中国书法最高奖兰亭奖。还有湖北的林大学先生,是我的前辈,林先生正是凭借着金文大篆先后入展全国首届新人展、四届、五届中青展、五届全国书法篆刻展、首届正书展更是获奖,与我的老师李江先生是同一时期的佼佼者。
当时光进入21世纪的16年之后,殷墟文物再一次登入方寸,甲骨文、后母戊鼎、妇好玉璧这些代表了商朝文明的文物在邮票上一展容姿。在殷墟所在地安阳,更是举办了盛大的邮票首发活动,吸引了河南、河北、山东、山西以及安阳市周边集邮人的目光,更有很多集邮者齐奔安阳,见证这套殷墟邮票的诞生。我也收到了多位朋友从安阳殷墟寄给我的邮票首日实寄封、加盖了纪念邮戳的封封片片。甲骨文、后母戊鼎已经是数次上邮票了,商朝的玉璧则是第一次上邮票。在收到的各地的邮件中,发现“鼎”出现在纪念邮戳上的曝光率是蛮高的,这个大鼎如今是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镇馆宝物之一,2012年有幸在国家博物馆一睹真容,这也是迄今为止最大的一件商代青铜器,成为国之重器一点都不为过,正是因为这个大鼎上有“后母戊”的铭文,让今人对这座礼器礼敬有加。
今人更应该对文字有敬畏之心,认识汉字、使用汉字,就能学会与古人对话,因为中国文明进步的钥匙,就隐藏在这些甲骨文、金文、大篆、籀文、小篆、隶书、行书、草书、楷书之中。
杨文忠的专属二维码
聞鍾記郵 微店
闻锺集邮 WENZHONGJIYOU 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