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阿方索·卡隆《罗马》
《罗马》无疑是卡隆的心头肉,和费里尼同名电影一样,是私人甄选的回忆,片中出现的《蓝烟火》不就是少年心中的《地心引力》?如此的心潮涌动,却铸成如此精准的调度,卡隆的控制能力令人惊叹。
故事馅儿是通俗情节剧,几次圆鼓至临界点,差一分毫就要把皮子撑破,卡隆对此心知肚明,用视听平衡故事的情节剧倾向。没找善于炫技的老搭档Emmanuel Lubezki,卡隆亲自担任摄影,他的长镜头截然不同,主要借助传统的摇移。
海报上的天台洗衣这一场,镜头最后缓缓上摇,然后右摇,掠过一连串晾晒的衣物,画面深处别家女佣们也在做着相同的家务,故事背后还有无数相似的故事。
人总是被置于大环境,好像要消失在人群里,空间造型的用心一点儿不输于高成本打造的太空奇景,那些时代印记,街头的路人、商贩,那些环境音(无配乐)。
女佣没有社会地位,没有发言权,像挂在墙上的忠犬标本,卡隆的镜头不仅在注视他们默默忍受的孤独和伤痛,他的私人情感更混合了对那个时代墨西哥社会创伤的缅怀,情感与理智,方言和西班牙语,私人空间和政治空间在卡隆的调度中融为一体。
陀螺一次次同情异类,卡隆一次次发扬母性,影片的空间设计反复点明两个女人之间的阶级鸿沟,卡隆选择女佣视角,她既是记忆中的亲人,又是社会格局里的一个角色,亦近亦远,不作过度的煽情或批判,这是最难得的控制能力,卡隆仍是墨西哥三杰中最有作者气质的一位。
明天要去影院看一场,电影的两极分化已在所难免,大众片走院线,小众片走网络,今年网飞成了好片的主推户之一,小众片将来还能进院线吗?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