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书圣故里登高执文笔
文/摄/张越
绍兴⊙书圣故里
本文图片摄于2019年5月20日
绍兴是个文化底蕴十分厚重的地方,有着“书圣”之称的王羲之,有名士“学界泰斗”蔡元培,还有鲁迅、陆游等等文学诗词名家。
2019年5月,我因参加由中国书画艺术促进会主办的首届“兰亭 ·羲之奖”艺术邀请展暨兰亭书艺学术研讨会来到绍兴。
下来高铁站本来准备先乘坐一辆公交到下榻的酒店,却半途听着“书圣故里到了”而决然下了车。
小桥流水,乌篷桥洞,拖着行李上了一座桥到对岸。
初见书圣故里
本来探寻名人故里也是来绍兴的一个必需的体验内容。这里是绍兴名士“书圣”王羲之和“学界泰斗”蔡元培的故里。王羲之可谓在中国书法发展历史上声名显赫,而蔡元培 在中国近代史上,更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早年在翰林院后,他担任过北大校长、教育部长,他的一生都与教书育人密不可分。
第一次到绍兴还很陌生,毕竟书圣故里是我来绍兴打卡的第一个景点。
现存的题扇桥是清道光八年(1828)重建的。是一座单孔石拱桥,横跨于府河之上。桥上有龙门石7块,均镂空雕刻“蛟龙喷水”等图案。桥面、拦板和拱券几乎是同一圆心的圆弧,为绍兴石桥所少见。
以前的时候,桥上还有一根木灯杆,桥旁的小屋内住着照管天灯的人,桥上灯光为行人照见石路,也防行驶在夜色中的船只不慎撞上石桥。
后来石碑被人搬走,桥侧刻着建桥年份的字也被凿掉了。早几年,当地文管部门请八八老人萧娴题了“晋王右军题扇桥”七字,立新碑于桥旁。萧老是康有为的女弟子,书法潇洒飘逸,秀中蕴劲,于右任称她为“当代卫夫人”。其墨宝不易求得,此碑颇为古桥生色。
▲桥西南侧立着“晋王右军题扇桥”石碑,由著名书法家萧娴题写。桥西南侧立着一块石碑,上刻“晋王右军题扇处”七个大字。
不经意间的“题扇桥”太普通了,桥楣上没有桥名,但绍兴的男女老少都知道这是题扇桥。过了桥才知道这就是因王羲之为老妪题扇而得名的地方,桥洞中的乌篷船码头也在这里。
旁边还设有圆形石桌和鼓形石凳,供游人小憩。桥长约20米,阔3米许,桥身饱经风雨剥蚀,已呈坑坑点点,石级也有几块出现了断裂。桥的两侧,攀援着苍绿的藤蔓和野花,使石桥益发显得古雅脱俗。
江南水乡绍兴,有走不完的青石板路,这个题扇桥就位于景区的中心地带,游客中心也在旁边,寄放了行李,于是等来了同行的友人后,在桥沿上拍摄了几张。
水乡的曼妙,古镇的悠闲,在这个人才辈出的灵秀之地书圣故里就像是常态。老人们拿着蒲扇坐在门口纳凉,边上的猫咪慵懒地趴着眯着眼睛。
书圣故里位于绍兴蕺山以南大片古民居之中。东起中兴路,南抵胜利路,西至解放路,北达环城北路,总规划面积约0.8平方公里。
走在蕺山街上,充分感受书圣故里的无穷魅力,那一幕幕的美好时光至今令人难忘。
绍兴古城,台门如星。深藏在古越水乡的小巷深处的台门飞檐翘角,具有地域性特色的这一居住建筑临繁华而安朴。
▲探花台门
这是一处至今尚存的明代台门,是谢丕得中探花后所建造的府邸。坐北朝南,砖木穿斗式结构。原有五进,现存门斗和第二进石库门,是绍兴市区少存的探花台门。
那一座座幽静院落,白墙黑瓦。当地还有的古城三轮车游非常方便,“活地图”带你游走在绍兴这座“没有围墙的博物馆”内。
如今,电动三轮也已经成为了这座城市的一道风景,在这座随处可见历史古迹的小城内,很多游客也愿意选择这种交通工具,随叫随跑。
绍兴自古以来文风炽盛,人才辈出。接下来的钱业公所、蔡元培故居、蕺山书院、里弄小巷、石桥流水、充满了浓郁的江南气息。
书圣故里是目前绍兴市区保存比较完整的历史街区,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人文、历史资源。
笔飞弄的钱业公所现在是博物馆,很多钱币收藏。
会馆位于笔飞弄7号,占地面积1000平米,与蔡元培故居毗邻。钱业会馆建于清末,是绍兴保存比较完整的会馆建筑。2002年被公布为绍兴文物保护单位。整体建筑坐西朝东,前后两进。第一进门屋,第二进正楼。
钱业会馆是当时当地钱业同行的聚会和交易的场所,也是当地金融的最高决策地。反映的是当时地方的经济之繁荣。其前身是辛亥革命前由绍兴十七家钱庄成立的会馆,作为议事场所。民国时期也是中国银行在绍的驻地,如今这里已打造成钱币博览馆,对绍兴钱庄的发展历程和布局进行了全面展示。
蔡元培故居在第二进——瞻仰厅拍摄了一张。高墙深院,显得气势不凡,大厅内上方看到毛泽东褒誉先生“学界泰斗”匾额。大厅的房梁上,福禄寿三星高照的砖雕是最有特色的官帽饰梁。
经过越酿工坊和铜雕馆,走过一段路就能经过墨池和对面的戒珠讲寺。
戒珠寺曾是王羲之的故居,墨池也是现代复古的,相传王羲之苦练书法,将宅前池水染成墨色的墨池,仔细一瞧,好像是要比普遍的池水要深一些,反正古迹得要做得像点。
戒珠讲寺源系浙江省天台山的天台宗,佛教界禅宗寺庙题额为“xx禅寺”,“讲寺”则侧重研习佛法义理、讲经论道,一般为天台宗寺庙。
北方重视禅修,南方重视义理,故而江南一带天台宗很盛。
再往上走是蕺山,山不是很高。山上曾有众多的建筑,随着历史的变迁,山中的古迹大多被毁。近一、二十年,为再现蕺山昔日辉煌,绍兴市政府对其进行了大规模的整修。
蕺山作为绍兴的主要历史名山,是著名蕺山学派的发祥地。绍兴城内有三座小山:府山居中偏西,蕺山在北,塔山位南,在绍兴古城内的三座小山,这里的蕺山书院号称浙学渊源,历史可追溯到南宋。其余两座府山与塔山,府山前面已有篇章介绍,塔山此行未去。
明末清初,由于刘宗周、黄宗羲、全祖望等一批著名学者办学讲学活动的影响,绍兴地方书院大增。这些书院大都有名儒硕师主持讲席,理学思想活跃,学术交流频繁,成为以刘宗周为首的蕺山学派的主要活动阵地。
蕺山书院在山腰上,环境幽静。
这里曾是南宋乾道年间韩琦六世孙韩度隐居讲学之地,时称“相韩旧塾”传至数世。至明,刘宗周(号念台)几度罢官期间在此一面读书著述,一面讲学授徒,先后从学者200余人,故世称蕺山先生,而志其地曰蕺山书院。
而谈到“浙学”,作为一种极富活力的地域文化形态,是浙江的学术思想与人文精神传统,缘于浙东,经宋元明清而绵延至当代的,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刘宗周与蕺山学派》中称:“这个时期对刘宗周本人来说相当重要,他的思想完成了第一次飞跃——由程朱理学转向了阳明心学,慎独之旨也隐约呈现。
刘宗周是明代最后一位大儒,也是明代心学的总结性人物,其学以慎独、诚意为宗旨,是宋明理学集大成者,又是蕺山学派的创建者。
地理图前的雕塑很有特色。石块上镌“蕺山书院”简介:“蕺山文风向甲越中……”,右侧铜塑一捆书札、一把茶壶、两只茶杯,感觉特有创意。
书院中的展厅,介绍以刘宗周为首的蕺山学派还有他的学生黄宗羲、陈确、张履祥等为中坚的简历。
刘宗周被称为"王学"殿军,其通过推翻前儒将"慎独"只作为修养论的观点,而将"慎独"理解为本体论概念,并以此建立自己的哲学体系。
清末,不少书院陆续改为学堂,成为近代绍兴发展新式教育的重要台阶。其中影响最著的便是蕺山书院和证人书院。
院落还有一个两层的仿古建筑,底层设“刘念台先生讲堂”。正中是明代儒学大师刘宗周(别号念台,1578~1645年)画像,前面置办了几排读书桌。蕺山书院还开展了研学游活动,以其高趣味性、强互动性吸引了各地的学生前来体验,看着墙上身着汉服的学生照片,让学生们真正浸润到历史的氛围中,走进学堂,零距离“邂逅”了蕺山文化也是现代教育的一种互动。
其校门书有一联,曰:兹山即刘子讲学坛,望诸君立雪坐风,追踪往哲;此地是越王采蕺处,愿吾齐卧薪尝胆,励志前修。
“越王采蕺”有个故事。
蕺山原来因山上多蕺草而得名。蕺草,又叫岑草。岑草还叫鱼腥草,茎叶破碎有鱼腥味。史载,当年越王勾践被俘,曾尝吴王夫差的粪便,得了口臭病,范蠡就令勾践左右的人都嚼从蕺山采来的岑草,这就使勾践附近的人分不出是勾践的口臭还是众人口中的岑草味了。
蕺山书院:
蕺山书院曾是明代著名儒学大师刘宗周讲学之地,也是蕺山学派的发祥地。在蕺山学派的弟子中,以黄宗羲和陈确最有影响。清末时,书院改为山阴县学堂,徐锡麟曾执教于此。范文澜、陈建功、徐钦文等人先后在此就读。现为绍兴市蕺山中心小学。
苦行励志,山不高,以王羲之住在此山脚下纪念的山上原本还有王家塔,现在修建的文笔塔是2003年重修后的命名。爬塔要点体力,沿着木梯一层层上爬,每层都有外廊,可环视绍城。
塔分五层,最高层摆放着一直硕大毛笔的铜像,这便是文笔塔的镇塔之宝,也是书圣故里的“吉祥物”——毛笔。
其实当时我在塔前留影,从形象看,塔下部是光的,犹如一笔杆,上部八角飞檐,也有点像毛笔头。
蕺山书院曾在乾隆年间知府扩建,构屋18间以为生童读书之所,颇具规模。清代名士先后来此执掌讲席或担任山长的众多,蕺山书院之名闻于全国,前后历二百年而不衰。
曲径通幽处,自有琅琅读书声。一代代的莘莘学子,依然在蕺山脚下孜孜以求,求学是必须读书的,因为书是前人经验与智慧的记录。
文笔塔:
文笔塔位于蕺山之巅,原名“王家塔”,1937年,因侵华日军建碉堡而毁。现塔于2003年在“王家塔”原址重建,因蕺山从晋代开始文风蔚然,学人辈出,故新塔建成后命名为“文笔塔”,借以重塑学术之风,弘扬文化事业。
“文笔塔”为砖混结构,呈八边形,塔基每边长4米,塔高36.8米,外观五层,内实七层,有双梯贯连上下,呈晋代风格。登塔四顾,古城风貌水乡景色可尽收眼底。
而正有蕺山学派的讲学之盛,后人继续要从这儿迈开坚定的步伐。
书都是用毛笔来写成的,“铁笔担道义”——文笔塔的铁笔是否让我们对现代人读书这样一个读书认字到写字的过程有了新的认识,求取科学知识与技能,这自然是一种“理”,可是古人读书以成就道德人格为目的读出的“理”,必须通过人格之实践方能算是真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