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不听话,坏叔叔要来抓你|刷到这条视频,我差点想删了抖音

最近刷抖音,被推送了一条视频,画面里有个中年男子,非常“凶”地教训孩子要早点睡觉。
说的内容都是非常对的,但是语气真的凶啊,我随手截图发给我们工作群,一个劲地感叹,我都吓死了~~~
没想到小伙伴和我说,这个“坏叔叔”可火啦,她身边就有不少父母,用那种“坏叔叔”的视频专门去教育自己孩子,还真的很有效果。
我去看了一下,果然抖音上还真的有不少坏叔叔“教育”孩子的搜索呢。
我们工作群那天讨论得还蛮激烈,好几个妈妈都在说, 这不就和我们小时候爸妈说的话差不多啊:
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他们是坏人,要把你抓走的;
过马路要牵好外婆的手,不然你要被车子压死的;
你在外面不能乱跑,不然就会被坏人骗走,再也回不来了;
也都知道这么说是不对的,但好好说,说不听的时候,这样的方式就是蛮管用的啊。
没想到还蛮多人共鸣的,最后大家就想听听我怎么看的。
1
不要和问题站在一起打败孩子
孩子有问题,太常见了,这就是成长的一部分啊。
的确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所有的“坏叔叔”类的教育都是为了孩子好,为了孩子的健康、安全、甚至学习习惯的提高,而且通常效果都是立竿见影的。
但这样的教育本质是吓唬威胁,短期看的确孩子“听话”了,但长期来看,我们就给孩子戴上了一幅“恐惧”的滤镜。
一个孩子如果无法感知到自己在这个世界是安全的,长期处于提心吊胆的状态,身体就会分泌过多的压力激素。
研究表明,孩子早年关键时期的所承受长期的压力会引起皮质醇的分泌
从而影响如前额叶脑皮层的发展,一个对孩子的语言、认知都非常重要的区域。
当然,大家也不要误会了,压力也不是绝对的坏事。
已经有研究表明,对于孩子来说,父母的情感支持恰恰是最关键的缓冲稀释“有毒压力”的方式,转化为“积极压力”。
可当我们在用恐吓,或者那种“坏叔叔”去恐吓孩子时,本来最该给孩子的情感支持就荡然无存了。
面对孩子的问题,我建议每个家长都能自问一句,我是和孩子站在一起打败问题,还是和问题站在一起打败孩子?
育儿当然是每个家庭的个人选择,但最差的育儿结果就是,为了解决“一个”问题,而把孩子击垮了。
2
“被看到”,是良药
当然,这么说并不是就意味着我们可以“纵容”孩子,我女儿小D也不是一个“省油的灯”,我太明白孩子想要挑战我们底线时的感受。
上周六在南京的读者见面会,正好有一位妈妈求助。
女儿刚上幼儿园,之前很长一段分离焦虑,好不容易度过了。如今的孩子像换了一个人似的,老师不允许的所有事情她都做,上课说话,跑出去。午睡不睡,甚至还“故意”在床上尿裤子等等。
听完,的确是孩子问题啊,如果我们站在问题一起来打败这个孩子,很容易,最简单的就是恐吓,你再这样,妈妈不喜欢你了,老师也讨厌你。老师会把你关到小黑屋。
能解决问题呢?肯定能,但真的对孩子好吗?肯定不是。
那么如果我们和孩子站在一起去解决问题呢?
首先端正自己的态度,哪怕此刻你气的牙痒痒,也要提醒自己,孩子不是在“找麻烦”,而是“深陷麻烦”。
孩子遇到什么麻烦了呢?从我的推测是,之前分离焦虑导致的力量感削弱,等她度过这个阶段后,她会通过一些“叛逆”的行为来找回自己的力量感。
我们眼中孩子的问题,却恰恰是孩子自己的解决方案。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怎么帮助孩子提升力量感?
我当时现场出了个主意,和老师商量一下,给孩子安排一个“小帮手”的位置,比如午睡小帮手,她是确保全班都上床后,最后一个关灯上床的。
这个过程中,她是会被赋能的,同时因为她需要监督规则,那么就会反过来内化自己的规则,以身作则。
👉 就是这么神奇,这三感让孩子自发地想变好
方法是可以灵活多变的,但关键是,我们需要“看到”孩子。
而“看到”的起点就是,发自内心地明白,我不是要去“打败孩子”来解决问题,我是永远和孩子站在一起处理问题。
3
安全教育的“危险”等级
那看到这,肯定会有朋友问,行为问题这些我都懂,但有些涉及到安全的教育呢?
毕竟,很多涉及到了生命安全了,有时好好说,孩子无法认识到严重性的。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反倒建议大家,先对于“危险”进行不同等级的区分,也许可以帮助大家更好看清这个问题。
  • 危害:这是我们一定不能碰的东西,比如,不能直接用手碰火,不能碰插座;
  • 危险:这是我们需要掌握特定技能去尝试的东西,比如要在妈妈指导下,学习使用剪刀和刀具;
  • 风险:这是我们需要额外小心应对的东西,比如面对小狗我们该怎么做。
有了这样的分类后,我再建议大家加入的孩子年龄维度,需要结合孩子的认知水平。
比如3岁以下的孩子,哪怕是“危害”这个级别的,关键点不是去吓唬孩子,而是我们作为监护人先去“排雷”,把这些“危害”排除在孩子的视野里,并且确保时刻有人监护。
等到孩子认知跟上了,对于“危害”的事情,我会非常坚定地告诉小D“不可以”。
但除此之外,我都会花更多时间帮助小D明白正确的做法是怎样的,并且带着小D去锻炼掌握相应的技能。
1、融合场景
利用各种生活场景帮助小D理解“安全”。在超市排队等候时我和站在我们后面的人聊了几句,出了超市我就会和小D说,
“超市结账等待时,我们可以和陌生人聊几句。但是任何时候我们都不可以跟着他们离开。你要跟着其他人去任何地方之前,都需要得到妈妈的允许”。
这样的对话就不是简单的一刀切“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而是运用各种各样生活情景让孩子明白界限在哪里,什么是可以,什么是不可以的。
2、告诉孩子“为什么”
比如剪刀使用的技能,与其吓唬孩子防患未然,不如演示给孩子看,教会他们正确保护自己的技能。
你看,剪刀很锋利,它能把纸张“咔嚓咔嚓”就剪断。如果剪刀的刀口碰到我们的手指,也会切破我们的皮肤。
因此,我们拿和放剪刀的时候有个原则,永远是手柄对着自己。还要记得,举着剪刀时,不奔跑不挥舞,这样也会容易误伤。
3、功夫在平时
3岁多后,我经常会和小D玩的一个游戏就是“如果是你,你会怎么样?”
走在路上看到的场景、幼儿园发生的冲突、动画片里看到的故事,我总是时不时这么问小D,然后和她讨论思考。
有的问题小D无法回答,我就会告诉她;有的她有了自己一定的答案,我也就会顺势引导。
当她没有答案的情况,我就会分享自己的答案,不仅仅是“怎么做”还有“为什么要这么做“:
你今天和妈妈去超市购物,超市人好多啊,如果哪一天你和妈妈走失了,你会怎么做?
可以去收银台找收银员帮助,这是妈妈最容易找到你的地方。不要跟着其他人走,因为这样妈妈就找不到你了。
当她知道答案的情况,我就会进一步强化“如何预防”。这一点上不是吓唬,而是和她分享为什么要预防这样情况的发生:
那如果你在路上走失了,怎么办呢?
去找警察
对,去找穿着制服的交通警察。如果你和妈妈分开了,妈妈会很难过很难过的,所以我们一起出门时,你要跟紧妈妈
嗯,我也会很难过,我们出门要这样(小D握紧我的手),就不会分开了。
养育孩子这件事上,我们要坚定地做个长期主义者。孩子听不听我们的话,有没有行为问题,穿越了时间周期后都是没有价值的。
真正有价值的是,我们怎样和他们的互动,我们告诉他关于这个世界的认知,我们教会他解决问题的方法论。
如果我们可以把这样的长期主义应用在生活的每一个微决策,那么我们就是真正的长期主义者,很多育儿选择也就变得容易了。

大J叨叨叨

突然意识到竟然已经到了年末,本来想带父母去度假的,他们仍然保持谨慎,不敢随意外出。我们估计就在上海或者周边待着了,好奇你们元旦和春节假期有没有出游计划啊?
觉得文章有启发
记得点个赞再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