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诗就让他获得了“以孤篇压倒全唐”的美誉,乾隆选手表示不服
这个世界是充满了戏剧性的,就比如有人一辈子辛辛苦苦写了四万首诗歌,并且他自我感觉还不赖,觉得自己的诗歌不输给李白杜甫,但是后世之人却很少能记住他四万首诗歌里面的任何一首。
而有的人仅仅写了那么一首或者两首诗,结果不但自己得以青史留名,还不断的引发了后人对这首诗的讨论,研究,甚至后世的读者对作者当时的心情,所处的场景都尽可能地进行了论证和还原,只求能一窥先人的风采。
那个写了4万首诗的家伙叫做乾隆,而那个只写了两首诗的家伙叫做张若虚,若乾隆得知自己写了四万首诗歌居然还不如别人写的一首诗歌,不知道他老人家会不会再气的活过来呢?
相信我一说张若虚这个名字,大家马上就触电般的反应了过来,马上就会知道那首诗的名字叫做《春江花月夜》。
于是那脍炙人口的诗句马上就能够涌上心头: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单单是着开头四句,就让人对春天江中的潮水浮想联翩,诗人所描绘的春天美景,正是所有中国古代文人所期待的那种春日美景。月光照耀在江水之中,让人对美好的未来充满了期待,同时也对不期而遇的惆怅充满了感伤,
也难怪后世人对这首诗的评价是:以孤篇压倒全唐!
要知道唐朝可是一个诗人辈出的年代,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鬼李贺等等,哪一个不是下笔如有神的诗人?但是大家还是公认这首诗乃是全唐之冠,可见这首诗确实有其独到的魅力。
更加神奇的是,张若虚作为一个顶尖的诗人,按道理来说本应该能够留下无数不朽的经典诗歌,但大家翻阅史册,却发现这个人生卒年月不详,人生经历不详,甚至连他的字号都不详,这实在是奇哉怪也!
而且他留给后人的诗歌也仅仅只有两首,一首是《春江花月夜》,一首是《代答闺梦还》,于是他还获得了一个唐朝最懒诗人的称号,毕竟能写出这么好的诗歌的人,人们不相信他其他的作品全部失传了,只能说这个人懒,所以才看不到他其他的作品吧!
而写了四万首诗歌的种子选手乾隆,他出生的年月日历史上记载得清清楚楚,但他的诗歌确实没几个人记得,好像有那么一首被录入了小学课本之中,成为了孩子们的启蒙读物?
这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们同过这件事认识到一个很神奇的问题,那就是才华这种东西,就如同天赋一样,仿佛是上帝赋予我们每个人的礼物,是不可复制的,关键是要看你有没有选对属于自己天赋之内的东西,如果选择正确,哪怕只有只言片语,对于世人而言也是有巨大价值的,假如选错了,那么无论你写四万首还是八万首,基本上都是徒劳吧。
著名的文学家闻一多先生评价这首诗是“诗中的诗,巅峰中的巅峰”,诗人从美景写到人生,从人生写到宇宙,从宇宙写到哲学,九段三十六句,句句是经典中的经典,让人读后回味无穷,真无愧于那句“以孤篇盖全唐”的美誉。
但我实际上更加倾向于这样一个观点,这首诗本身的美妙固然一直存在,但它的“孤”反而是成就它的重要因素,因为张若虚仅此一篇佳作,自然没有其他作品可以作为参考比较,所以唯一性成为了这首诗最好的噱头和卖点,所以它才能广为传播。
要是张若虚和李白同志一样高产,说不定这首诗也不会如此出名了吧。由此看来,遗憾有时候也不一定全部都是负面影响,至少它有时候还能成就一个伟大的诗人!不是这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