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湘潭:太平天国性价比最低的王,输掉了一场代价最惨痛的战争

血战湘潭:太平天国性价比最低的王,输掉了一场代价最惨痛的战争

原创2021-07-24 11:30·雪滿長安道

此文共计3200余字,阅读预计用时四分钟左右,期待您的浏览、收藏、点赞、评论、转发,原创不易,由衷感谢您的支持


倾覆燃烧的船只,腾起滚滚浓烟;绵延两岸的大火映红了湘江的江面。

爆炸的轰鸣、刀兵的碰撞在寂静的旷野中渐行渐远,除了偶尔几只箭矢发出破空的啸鸣,就只剩被灼热气浪裹挟着飞向高处的灰烬,盘旋在暮春的夜空久久不愿散去。

几道身影从黑夜的深处狼狈窜出,破开薄雾和销烟,亡命般策马狂奔,破碎的衣衫在夜风中猎猎作响,却无法掩盖身后同袍垂死的哀嚎。

湘潭的月光明亮得有些刺眼,照得凄凉逃窜的林绍璋几乎要无地自容——两万精兵全军覆没,数千战船化为乌有,短短数日,太平天国西征的美好前程和宏大愿景就在自己手中变成了泡影。

马背起伏,呼吸急促,混合着污垢与血水的脸庞写满愤恨与不甘,血红的双眼强忍着夺眶而出的泪水。

那些曾经无比鲜活的生命,此时都横陈于身后的荒野之中,逐渐变成一具具冰冷的尸体。而他此时唯一能做的,不过是疯狂的挥舞马鞭,远离这梦魇一般的炼狱。

1854年4月,初出茅庐的湘军于湘潭之役重挫太平军主力,西征主帅林绍璋仅剩四骑,狼狈北逃靖港。

1853年6月到1854年初,太平天国西征军一路披荆斩棘,凯歌高奏,虽然过程曲折,但克安庆、夺九江、攻庐州(合肥)、围武昌,转战皖赣而剑指两湖,基本实现了既定的战略目标。

就在太平军由鄂入湘的关键时刻,东王杨秀清放着当时前线能征善战的曾天养、石祥贞、韦志俊等名将不用,任命从未独当一面的林绍璋为前军主帅,率领西征军主力,南下谋取湖南首府长沙。

林绍璋没有统帅大兵团独立作战的经验,更不具备统筹指挥水陆两栖部队协同用兵的能力,在此之前基本上也都是跟着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林凤祥、李开芳这些骁勇无比,能征善战的猛将后面摇旗呐喊而已。

唯一拿的出手的战绩,就是1853年6月,朱锡琨、黄益芸率6000人北上,支援林凤祥、李开芳的北伐主力,不慎迷路误入安徽六合,又因防范不周,导致营房爆炸起火,混乱之中部队损失惨重,只有后军林绍璋部毫发未伤,安然返回天京。

严格来说,这也算不得什么过硬的作战本领,勉强只能算是逃得比较快而已。

但正是“六合失火”事件中的全身而退,让资质平庸的林绍璋入了东王杨秀清的法眼。随即受赏春官又副丞相,一步跨入太平天国高级将领的行列。

长沙会战之前,西征军计划兵分三路,一路由韦志俊继续围困武昌,牵制清军南下;另一路由曾天养北上荆襄,最重要的主力则由林绍璋占领长沙以南的湘潭,石祥祯则攻占长沙以北的靖港,从而以南北之势,夹击长沙。

军事行动前期进展顺利,太平军主力经武昌沿水路进发,连克岳州、靖港。1854年4月24日,林绍璋独领两万精锐,取道宁乡,占据湘潭。

林绍璋立足未稳,湘军悍将塔齐布星夜兼程,于次日便率四千湘勇先锋接踵而至,两个宿命的对手,终于要在湘潭城下展开真正意义上的对决。

林绍璋于城外工事修缮未必,塔齐布已由城郊高岭猛扑而至,太平军依托城垣开炮攻击,岂料湘军训练有素,“闻炮即伏,炮止即进,数伏数起”,直逼太平军城外营垒。

林绍璋无计可施,只能出城仓促应战,湘潭城下,两军第一次短兵相接,抵死拼杀,无奈塔齐布的湘军勇猛更胜一筹,太平军败退入城。

初战不利,与其说是措手不及,还不如说是太平军在之前的战场上还从未遇见过如湘军般悍不畏死的军队。

次日湘军挟得胜之师,再次进攻,林绍璋主力倾城而出,兵分五路出击。双方纵横血战,互不退让;一时之间两军阵前枪炮如蝗,箭矢似雨,激战半晌太平军渐渐不支,最终再次失利。

就在败退之时,太平军内部又爆发了冲突,队伍中的两广老兄弟和湖南招募的新兵因战事连连失利而互相指责,作为主帅的林绍璋对内部缺乏掌控和必要的安抚,放任双方矛盾激化,从而最终演变成新老士兵的械斗。

太平军本已处于劣势,内讧又极大地消耗了本方的有生力量,谁知屋漏偏逢连夜雨,湘军水师五营的后援部队,在彭玉麟、杨载福的率领之下,水陆并举,于4月26日兵临湘潭城下。

27日,林绍璋派出以老将士为主的部队三路出击,面对塔齐布的猛攻仍不能敌,又被逼回城内,湘潭城外四座木城以及一座望楼全部被毁。

同日两军水师鏖战于湘江,太平军水师溃败,损失大小战船六十多艘。入夜,太平军点燃小船数艘,沿湘江顺流而下,希望能籍此焚毁下游湘军舟楫,又被对手轻易避开。

次日,湘军水师主动出击,太平军水师遭受重创,粮草辎重丢弃无数,上千战船毁于一旦。此役过后,湘军水师彻底控制了湘江航道,太平军再无水面争锋的本钱。

陆战连连失利,水师更是大败亏输,眼见实力不济,大事难为,林绍璋便萌生退走湘潭之意。在构筑工事,打通撤退通道之时,被湘军侦明意图,塔齐布遂于29日领兵分四路猛扑,双方你来我往之间,忽而天降大雨,湘军火器弹药尽湿,林绍璋主动出击小有斩获,虽无关大局好歹得以喘息。

当夜,太平军乘势在上游窑湾征得大船数百艘,准备驶回湘潭,接应城内守军撤退。却在30日被彭玉麟、杨载福率湘军水师两营一路追击,并最终在下聂司两军展开水面激战。

湘军水师船坚炮利,水勇又训练有素,而太平天国征集的又均为民船,湘军开炮猛击,并射火箭以助攻,西征军临时船队根本不堪一击,四处溃散,又时值北风大作,火借风势,数百船只转瞬化为灰烬。

太平军水师收拾残部,重又登岸逃回湘潭城内。

5月1日,林绍璋彻底绝望,率部败走湘潭,湘军闻讯衔尾急追,太平军仓惶逃窜,损失惨重,途中又数次遭遇伏兵,最终入湘西征军主力两万人几乎损失殆尽,主帅林绍璋身边仅余四骑,狼狈逃回靖港。至此,历史八天的湘潭之战,以太平军惨败收场。

湘潭之战是太平军西征开始后最惨痛的失利,甚至可以说是太平天国从金田起义以来,军事行动中遭受的最大挫折。

此役之后,太平军再无余力染指湖湘,前期的优势荡然无存,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守。

常言道“胜败乃兵家常事”又曰“莫以成败论英雄”。诚然,战争中充斥着许多不确定性或者偶然因素,以一次交战的结果来评判某位指挥者的军事能力也许会有失偏颇。但七日之内十战皆输,只能说明林绍璋的指挥能力远远无法达到指挥湘潭这样重大战役的要求。

太平天国将星云集,耳熟能详的永安五王均是举足轻重的人物;求王林凤祥、请王李开芳等五虎上将也都骁勇无匹,后起之秀“太平双子星”忠王李秀成、英王陈玉成更是熠熠生辉。

永安建制

九江的勤王林启荣,安庆的叶芸来,那也是威名赫赫。哪怕公认才具平庸的燕王秦日纲,也有攻破清军江南、江北大营的高光时刻。

与上述太平天国诸多名将相比,同领王爵,章王林绍璋简直黯然失色,领兵一次,太平天国优势尽失,元气大伤,还间接培养壮大了日后的掘墓人——湘军

“一将无能,累死三军”,虽然湘潭之后,林绍璋再未独立出现在太平军一线指挥岗位,但仅凭湘潭一役的严重后果,从使用效率上来说,林绍璋堪称太平天国性价比最低的王。

更为讽刺的是,林绍璋惨败之时,石祥祯却取得靖港大捷,打得湘军主帅曾国藩要投水自尽。试想一下,若林绍璋于湘潭同时取得胜利,则很有机会南北两军合围长沙,进而谋取湖南,再由湘而入两广,何愁大事不成?

但历史没有假设,靖港小胜也难以挽回湘潭惨败的损失。东王杨秀清的用人失当,林绍璋的难堪大任,现实最终在胜负选择的十字路口,抛弃了太平天国。

而湘军原本在初起之时,于湖南境内举步维艰,军队之中也是矛盾重重,太平军若胜,则湘军将失去发展壮大之土壤,湘军溃败之后,也很有可能被迫退出历史舞台,而现实是经此一役,湘军羽翼渐丰,名声大噪,并终成太平天国心腹大患。

靖港惨败后曾国藩情绪跌落谷底,忽闻湘潭大捷,连向来老成持重的湘军主帅信都喜出望外,信心大增道“湘潭一股竟就扑灭净尽,则天下事大有可为

此后,湘军乘胜沿湘江顺流而下,8月攻克岳州,太平军老将曾天养战死,十月武昌再次易手,后又大败十万太平军于田家镇·半壁山防线,太平军水师全军覆没,从此一蹶不振。

湘军兵锋所指,连战连捷。一路由湖南反攻到湖北,再由湖北进而江西,若不是当时太平天国堪称无敌战神的翼王石达开临危受命,力挽狂澜,在九江湖口会战中取得决定性胜利,及时遏止了湘军反扑的势头,否则湘军乘胜沿江东下,直捣黄龙,太平天国的都城很有可能在1856年天京事变之前就要面临灭顶之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