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展点评(楷书篇)
【全国第十二届书法篆刻展入展作品点评】
陈国玉 江西 楷书诸葛亮《出师表》条幅 (全国第十二届书法篆刻展入展作品)
张维忠(中国书协理事、楷书委员会委员):此四条屏系典型的取法魏碑作品,细究其宗以《李璧墓志》为主,掺入近现代书家对魏碑的理解和书写的艺术表达形式,作者在魏碑创作上有相对完整的艺术呈现。从章法上看,以四条屏加“乌丝栏”的传统创作幅式,主题与落款均用同类同号字体书写,作品显得朴实大方,明快而不花哨。从结字看,作者对魏碑的欹正开合表现得很充分,有的字险绝势强,有的出人意料,还有的趣味十足、充满幽默感,这些元素的释放也正是魏碑诱人之处的体现。从用笔看,注意方圆互融,曲直相发,粗细有致,努力展示线条之力感,总之,作者通过笔墨较好地表达了自己的所思所愿。
如果作者在以下方面再多加关注,作品会更好。一是可用“无意于佳乃佳”牵引当前创作思路。作者已具较高的创作水准,如果在结字上克服少数字的结构过于理性,其作格调会更上一层。二是繁简混用现象有多处。三是个别字的写法有待推敲,如“参”“无”“每”等字。
曲庆伟(中国书协楷书委员会委员、书法培训中心导师):此件楷书作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一是取法,主调是《元桢》《李璧》等方笔一路的墓志,还杂糅了唐楷的一些用笔方法。二是写的内容是常见的古文《出师表》。三是四条屏拼接成一体的形式。这种章法形式,属于标准的展览作品样式,在当下的展览中最为常见。此作能够入展,实属不易。
当下一些人对于墓志风格与唐楷风格有一种肤浅的认识,认为唐楷除了褚字之外,都太正太死板,墓志相对灵活,可以写得夸张一些,其实不尽然。大凡墓志类楷书的学习,应先求正、求静。所谓变化,亦应尊重艺术规律的小的趣味变化。在创作中,这个尺度拿捏好比较难。比如,这件作品一些带横析的字,如“而、南、阳、向、伤”等字的圆转外拓处理,夸大右上角的空间,显得有些突兀。有很多字的横画上扬得有些过,如言字旁多横,长短、走势皆一致。结构都要因字赋形,自然生发,贵在自然,想法多了,反而容易做作不自然。建议还是要静下心来吃透古人的精神,这样作品的格调自然就提升上来了。
欧新民 山东 楷书孟浩然诗二首中堂 (全国第十二届书法篆刻展入展作品)
杨耀扬(中国书协楷书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书协常务理事):此作书体更准确地说应称为行楷书,原因主要有二:一是运笔,遍地可寻连贯而行的笔势以及活泼跳动的笔意,其点画虽不连接,但内在的呼应联络可以明显感知。二是点画连起来的也不少,例如倒数第二行的“愁”“心”“极”“枫”,其中三字已成草书。现今楷书行书化的现象似愈演愈烈,笔者去年底赴长沙观展,甚至发现一幅打格的楷书作品,稍加浏览竟找出许多很眼熟的《集王圣教序》行书。这种情况如果我们把“欧颜柳赵”四大家,乃至历史上称为楷书的经典作品翻一遍,恐怕也找不到这样的先例。 此篇楷书的对象,更多经营似在赵之谦和赵孟頫。结构宽博大气,用笔大刀阔斧。起笔重落,继而浑厚刷出,宽阔的线型显示出作品的正大气象。点画质地尤佳,既厚又松,没有姜夔所说的“专务遒劲,则俗病不除”的那种紧实和紧硬。 细读此作的落款内容,还真有点“瑕不掩瑜”的味道。一是既然已经说了“孟浩然诗二首,其诗……” 的自撰口吻,后续的短短10来字怎又抄写起古人语句呢?二是原文为“伫兴”错成“佇兴”。三是“伫兴而作”后面漏掉了“造意极苦”四字,感觉作者是有意漏掉,作者是否考虑了第十二届国展内容要求“健康向上的古今诗文”?还是篇幅上已容不下这四字的位置? 曲庆伟(中国书协楷书委员会委员、书法培训中心导师):此件楷书作品很显然写的是赵体,主要是取法《三门记》。放大了写,适应了展览的要求,相应地运笔、结构的把握难度也提高了,能原汁原味地体现赵氏楷书的韵味,从技术层面看,这件作品是成功的。 学书临帖,不等于机械照搬。学颜似颜,学柳似柳,我觉的还是初级阶段的要求。有人说上国展,集字创作很有“把握”,其实质还是处在临摹阶段。当下的一些入展作品,只能看到古人的面目和技术层面的东西,却看不到作者的取舍与性情,这件作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第五行“慕”字下部写成了“小”(“慕”字从心莫声,“ ”属心部隶变)。第七行“树”字,左边豆,少了一横(“树”字,从木从寸,豆声)。最后一行,“少”字后的“微”字,结字处理也欠佳。拙见,仅供参考。
点击下方图片链接
即可线上免费报名参加抗疫书画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