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批国保--古建筑(11)
本篇要目:
*******************************************
101净土寺
金 山西省应县
102义居寺
元至清 山西省临县
103舜帝陵庙
元至清 山西省运城市
104崇圣寺
元至清 山西省榆社县
105崇安寺
元至清 山西省陵川县
106东羊后土庙
元至清 山西省临汾市
107府君庙
元至清 山西省盂县
108坡头泰山庙
元至清 山西省盂县
109懿济圣母庙
元至清 山西省和顺县
110清虚观
元至清 山西省平遥县
******************************************
101.净土寺
山西省应县净土寺,位于应县城内东北隅,又名北寺。创建于金天会二年(1124年)。主殿为大雄宝殿,大定二十四年(1184年)重建。该寺原有山门、舍利塔、天王殿、钟鼓楼、东西配殿、大雄宝殿、后殿、藏经楼等。如今,仅剩大雄宝殿和配殿。其中,大雄宝殿建于金大定二十四年,平面略呈方形,斗拱疏朗,尚可看出金代建筑风貌。殿内的藻井四面金龙盘绕,造型美观,构图精细,是研究金代建筑学的实物资料。殿内四壁的壁画,始绘于清代,主要记述释迦牟尼佛以及诸菩萨的佛教事迹。
大雄宝殿为全寺主殿,为金代原物,深广各三间,长15米,宽12米,平面略成方形,单檐歇山项,上覆筒、板瓦,檐头镶绿色琉璃瓦,坡度较平缓。檐上为斗拱铺作,斗拱疏朗,四角挑檐升起,呈柔和弧线。虽经历代修葺,尚存原貌。明间装隔扇门,次间下彻槛墙。整个殿宇秀丽雄伟,是典型的金代建筑。
特别是殿内的天花藻井,称为八门九星之天宫楼阁,全为木质雕刻。在复斗形的天花板上,以房梁分为九个格,即九个藻井,每个藻井中心为一个红色圆心,呈八角形,雕刻精细,色泽花丽,是少见的金代珍品。
殿内有清代壁画,内容为佛,菩萨,第子等,构图和技法具民间传统画风。手法熟练,技巧高超,后经补绘,虽失原貌,但仍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1933年秋,我国著名古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考察应县木塔时,发现离木塔几百米之遥处,有一个大型寺庙群,他走进去一看,惊叹不已,连连称赞,说应县有三件宝:一为佛宫寺释迦塔,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伟大杰作,实属国之瑰宝,世之奇葩;二是净土寺的天宫楼阁藻井,构思精巧,妙微入神,玲珑细致,超类绝伦,是国宝一绝;
三是净土寺山门前的一对石狮,“披头散发”,造型独特,雕工精美,全国罕见。当年的寺庙群已不复存在,只剩大雄宝殿,但其内金碧辉煌的天宫楼阁完好无损,那对披头散发的石狮仍然坚强地驻守在庙内。
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公布净土寺为第六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
102.义居寺
义居寺旧称佛堂寺,位于山西省吕梁市临县三交镇枣圪挞村,距碛口古镇10公里,临县古十三官寺之一,属天官寺下院,创建于宋代,几经重修。该寺坐西向东,现存建筑占地5981平方米。正殿为元代遗构,山门、前殿为明代建筑,藏经楼重修于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万佛洞石窟为唐代遗存。集精巧的建筑结构和精湛的雕刻艺术于一身。
山门二侧有钟鼓楼。
山门悬山式顶琉璃剪边,面阔三间,进深两间,前后双步梁,柱头斗拱为三踩单翘。
天王殿(前殿)悬山顶琉璃剪边,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柱头斗拱为五踩双下昴。
大雄宝殿(正殿)歇山顶琉璃剪边,面阔七间,进深两间,四架梁后单步梁,柱头斗拱为五踩双下昴。
藏经楼重修于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藏经楼建筑形式有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石窟等,藏经楼硬山式灰瓦梁,面阔五间,进深两间,插廊式双步梁,柱头斗拱为五踩双下昴。下层为窑洞三孔。东西藏经洞,顶呈平面,上雕刻有龙凤、麒麟、玉兔等29幅方块图案。
万佛洞石窟为唐代遗存,石窟面积60平方米,是义居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系古建筑石窟类。佛洞依山开凿,因岩结构,洞高6米,阔5米,深12.4米,其中有宽0.7米,高6.6米,齐棱平面方柱两根,全部在崖壁的整石上凿成。洞内因塑佛像万尊得名。万佛洞的艺术价值就在于它是一个开凿、雕刻和塑造的综合体。洞门石雕圆柱两根,柱上镂雕张牙舞爪的蟠龙两条,昂首引颈,张吻鼓腮,吞云吐雾,势欲飞腾。门顶凿成石壁一龛,佛像就石雕刻,峭壁之前,镌石成佛,虽系人力,疑是神功,发挥着人人望而称誉的艺术勉力。
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公布义居寺为第六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
103.舜帝陵庙
舜帝陵位于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舜帝陵庙四大部分。其中舜帝陵庙建于唐开元26年(738年),陵庙又分神道、陵园、皇城三部分。神道上连理神柏,世间罕见;陵冢上五子古柏,苍劲肃穆;皇城城墙高大,庙内建筑布局合理,保存完好。皇城已于2001年正式对外开放,接待游客。
舜陵坐北朝南,占地70亩,神道13亩,奉祀香火地17亩。沿舜陵外城遗址缘坡而上,即为神道,两旁夫妻柏夹道耸立。行百余步,进陵庙大门,便见到砖砌的方形墓冢,陵高3米,周围51米。陵前嵌有邢其任书写的“有虞帝舜陵”石碑,旁立“有虞氏陵”石碣1块。陵冢上槐相交翠,郁郁葱葱。
绕陵北行约三十米,即是皇城,又名离乐城。进拱形城门,内以戏楼、卷棚、献殿、正殿、寝宫为中轴线,东西两侧配以廊房及钟、鼓二楼,构造布局严谨,左右对称。主建筑正殿,建造于台基之上,重檐歇山顶,斗拱五铺作,面阔五间,进深五椽。殿内泥塑的舜帝坐像,头戴冕旒,身着衮服,神态庄严,栩栩如生。
正殿之后,原建寝宫三楹,内塑娥皇、女英像,昔已毁于战火。陵庙东南,旧时曾建大云寺,为守陵僧侣居住,亦称“守陵寺”,于解放初拆毁。
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公布舜帝陵庙为第六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
104.崇圣寺
山西崇圣寺,初名崇严寺,又名禅山寺。位于山西榆社县城以西30公里的禅隐山坳。创建于唐,宋嘉佑年间改名崇圣寺,南宋毁于战火,金大定十五年至二十六年(1175—1186年)重新修建,元、明、清均有修葺。
寺院坐北朝南,分为上、下两个院落,中轴线上依次为山门、过殿(南殿)、大雄宝殿及厢房等,寺庙西南有明代实心砖塔1座,元代石塔2座。
大雄宝殿,建于金代,元至正九年(1349年)重修。面宽三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斗栱五铺作,单抄单下昂,梁架结构为四椽栿前后乳栿用四柱。
南殿内保存有元代壁画。寺内还保存有唐代石刻造像6尊。
寺院西侧有元代石塔两座,明代五层砖塔一座。
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公布崇圣寺为第六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
105.崇安寺
崇安寺位于山西省陵川县崇文镇,崇安寺现存主要建筑为明、清遗物,但也部分地保留着宋、金原作。两侧为钟楼二楼,钟楼内现存宋崇宁年间所铸一大铁钟,上饰文字和花纹,中轴线一进院为过殿,两侧为东西插花楼,东插花楼毁于抗战前兵火。二进院为大雄宝殿,面阔五间,进深六架椽,屋顶形制分别为单檐歇山顶和悬山顶,大雄宝殿后有一随唐浮雕石佛龛,为一佛二弟子。
全寺分为两进院,中轴线前为山门“古陵楼”,面阔五间,进深六架椽,二层三重檐,彩色琉璃剪边。
山门二侧钟楼
鼓楼
山门侧面
过殿为面阔五间单檐歇山建筑,殿前有大型月台。西插花楼为楼阁式建筑,平面方形,面宽、进深均三间,二层三重檐,歇山顶,具有元代风格。
过殿背后
东西各有廊房十一间。
过殿正面
大雄宝殿为五间单檐悬山建筑。殿龛内有一佛二弟子二菩萨浮雕石刻,为隋唐作品。寺内保存宋庆历、金贞元、明清时期的碑碣十几通;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年)所铸铁钟一口。
2006年05月25日,崇安寺作为元至清时期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
106.东羊后土庙
山西临汾尧都区土门镇东羊后土庙始建于元至元二十年(1282年),元大德七年(1303年)地震毁,元至正五年(1345年)重修,它的历史久远,原有的规模较大,历经时代变迁,至今仍存有山门、戏台、仪门、后土圣母殿、钟鼓楼和东西配殿等建筑,其中戏台保持着元代风格。
山门及钟鼓楼
戏台坐南朝北,平面正方形,面宽7.47米,进深7.55米。正面敞廊,三面封闭,十字歇山顶。台阶高1.75米,深3.5米,台前竖有二根园形抹角石柱,下有覆莲柱础,柱上浮雕莲花和牡丹花生童子的图案,内檐梁架斗栱三层,叠成八卦形藻井,结构别致精巧,故戏台又称八卦亭。戏台后墙壁画栩栩如生,东羊元代戏台是全国仅存七座早期戏台中最为精巧的一座,工艺精湛。是研究元杂剧在平阳一带发展历史和金元时期戏台建造规制的重要实物资料。
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公布东羊后土庙为第六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
107.府君庙
府君庙位于山西省阳泉市盂县万花山主峰北麓,为窑洞式神祠两间。创建年代不详,据正殿攀间枋题记,元延佑二年(1315年)重修。明清时屡有修葺。
府君庙坐北朝南,二进院落,山门前高台凸起,两边石阶对称,形制独特,实属罕见,占地面积936平方米。中轴线前为一百多平方米的平台,平台左右各有配房三间。山门高居正中,面阔三间,井深六架椽,二层三重檐歇山顶。山门明间有宋代青石门框,二层支出平座勾栏,平座下为双抄五铺作斗拱,屋顶斗拱为单抄单下昂,第一跳为偷心造,昂为批竹形真昂,梁架结构为金代手法。山门两侧各有掖门一道,精雕细刻、十分精美。
庙内有倒座戏台一座,为祭神演戏而建。正殿面阔五间,悬山式屋顶。殿前为卷棚式拜亭一座,左右两侧有配殿和垛殿,另有东西廊房和东西禅院。看其布局应有后殿一座,不知何故现无遗迹。
上祝皇帝万岁圣母太后万春皇后齐年…
庙院内有古柏树两棵,牡丹花两蓬,形成一幅对称图案。明弘治年间(1488~1505年)延州知府李寿游牡丹山诗旧碑立于西侧,因字迹剥落,又于东侧依原样新镌刻石碑一通,供游人吟赏。两间神祠的石粉壁上,一间彩绘四姐下凡故事,另一间绘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万花山之行,画笔清新,人物栩栩如生。
流芳西洲
碑廊
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公布府君庙为第六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
108.坡头泰山庙
坡头泰山庙始建年代不详,庙内元代经幢记载,元至正七年(1357年)重建。明天顺、清康熙、民国六年都曾进行过修缮。泰山庙,坐北朝南,占地面积3240平方米,三进院落。自南向北中轴线上依次为戏楼(建筑已毁)、石牌坊、山门、正殿、后殿;两侧分别对称布局有钟鼓楼、配楼、耳殿、禅房、关帝殿、奶奶殿等。庙宇前部开阔疏朗,后部紧凑严密,形成了疏密有序,高低错落有致,建筑形制多样,元、明、清各代建筑并存的群组建筑风格。
正殿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单檐硬山顶。斗栱四铺作单下昴。梁架结构为前搭牵对三椽栿通檐用三柱。
后殿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悬山顶。斗栱四铺作单下昴,梁架结构为四椽栿通檐用二柱。
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公布泰山庙为第六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
109.懿济圣母庙
懿济圣母庙,创建于元代,寺庙占地面积为2600平方米。庙内,平面布局紧凑,殿台迭层高升。最北端,有木结构牌坊、四柱单檐,通高10米。庙前牌坊,横额成匾,正面书写“懿济圣母庙”五个大字。背面题写有“显泽候神祠”。顺着庙前牌坊往里走,便可看到圣母庙的戏台。这座戏台,坐北朝南,台下是通道,戏台两侧为钟鼓楼。钟鼓楼再往两边延伸,是灵官庙。
献殿,面阔三间,进深四椽,悬山顶,斗栱三踩单翘,柱间施盘龙雀替,梁架结构五架梁通搭前后檐用两柱。
圣母殿为寺内主体建筑,面宽三间,进深八椽,平面方形,单檐歇山顶,灰筒板瓦布顶,琉璃剪边。柱头斗栱为四铺作单下昂计心造,出45度斜栱,无补间铺作。转角斗栱为四铺作单昂出斜昂。梁架结构为六椽栿对后乳栿用三柱,前槽减去金柱,前后槽丁栿皆用爬梁,后尾入蜀柱,六椽栿上蜀柱承四椽栿,平梁上蜀柱、合沓、叉手托脊槫。
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公布懿济圣母庙为第六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
110.清虚观
平遥清虚观位于山西省平遥县城内东大街东段路北,坐北向南,前后三进院落,总占地面积5890.9平方米,是平遥古城内最大的道观,按照道东佛西的传统布局安排,坐落于东大街东段路北。原名太平观,始建于唐高宗年间,几经易名,至清代复称“清虚观”至今。1989年,平遥县文物局进驻清虚观。1998年,清虚观被开辟为平遥县综合博物馆。道观坐北向南,前后三进院落,中轴线上依次牌楼、山门、龙虎殿、纯阳宫、三清殿、玉皇阁。
清虚观建筑布局严谨,中轴线左右分布对称。山门与龙虎殿之间为一进院,只在龙虎殿左右廊下有几通碑记;二进院最开阔。
清虚观内龙虎殿内北侧山墙上的青龙白虎彩绘泥塑为元代遗存,颇为珍贵。另外龙虎殿内那哼哈二将般的青龙白虎为明代彩绘泥塑,纯阳殿和真武窑有八尊清代彩绘泥塑。清虚观还有宋、元、明、清各代碑碣三十通,其中元代碑碣三通为鱼此次寻访的重点。上图为龙虎殿东侧檐下的几通碑记。
这就是阔大的二进院。东西有廊殿各十一间,硬山顶,原供“九天圣母”、“九曜星君”、“七十四司”。民-国18年(1929年),廊殿的塑像遭=毁坏。现辟为展厅。其中平遥历史展详述了从4亿年前到1911年平遥的发展史。
碑亭古朴,硬山顶。东西各一座。内各有一通碑,碑文分别道教经典《阴符经》、《清静经》,均为老碑额,新碑文。
纯阳宫面宽三间,六檩卷棚式,悬山顶,前有抱厦,斗拱五踩,双昂,补间一攒,屋面装饰繁官,色彩华丽,整体风格趋于小巧轻盈,而又有几分柔性之美。纯阳宫内设有神龛。金形泥质、道骨仙风的吕神端坐神龛内。由于吕祖高高在上,人们必须仰视才可观其貌,更可以体现出人们对吕洞宾的敬仰之情。据《县志》载:吕洞宾在清代时曾有清虚观显灵,留下"一心二人仁"的仙迹在玉皇阁柱子上,因此清代知县增修这精巧典雅的纯阳宫供奉吕祖。
三清殿在纯阳宫后面,面阔5间,进深9椽(有资料上介绍为十一椽),单檐歇山顶,四檐斗拱五踩,补间一攒,内、外檐斗拱做法相同。拱眼壁上悬塑龙凤,若飞若动。殿顶琉璃方心、剪边。殿内梁枋间有"大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重修"题记。殿宇高大壮观,神台上原有"三清真人"、"二十八宿"泥塑。现已荡然无存,仅殿内西侧竖记述元代建殿蒙文碑一通。大殿东西两旁各筑有耳殿三间。
三清殿之后为三进院,主体建筑为玉皇阁,窑洞三间,里面供真武及两位侍者塑像。资料上介绍窑顶原有明代建造玉皇阁五间,回廊环绕,但毁于上个世纪四十年代的一场火灾,只留下了下面的真武窑。玉皇阁东西有两廊,各有窑洞五间加前廊,资料上介绍为当年羽上库厨和迎客之所。
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公布清虚观为第六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