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相关信息及内容来自官方媒体,对有关行业及企业的分析不作为投资建议,风险自负。我们的业主招投标效率越来越高了,沸沸扬扬的国投北大桥第七风电场风机带塔筒招标结果不到十天,招标结果就出来了:三一重能预中标200MW,投标报价4.72亿元,折合单价2360元/kW。在开标当天,很多行业人士指出,这肯定是三一重能报价有问题,没有包含塔筒的价格,低于第二名价格远景2702元/kw高达342元/kw,颠覆了行业对于风机价格的认知。其实大家心里也清楚,作为一家在行业竞争多年还在进步的专业企业,怎么可能出现这样的低级错误呢?同时,行业里还有人在琢磨:
作为能源央企之一,国投电力在风电行业耕耘多年,在风电装备领域的经验和技术实力毋庸置疑,敢低价定标给中标候选人,说明他是经过事实证明:平价时代的风机,价格低确实有竞争力!在平价时代,风机的性能和价格直接决定了风电市场的未来有多大,能走多远!这是我们很多行业企业一直困惑的问题,成本更低,性能更好,就意味着风电的开发空间更大,企业才能走的更远。企业的竞争,拼的就是技术实力,而成本的基因来源于技术实力,设计决定成本,这一点我们行业的专业人士都很清楚。
有没有利润,三一重能正在IPO的路上,如果利润很低或者没有利润,我想这家企业估计也不会把自己的未来断送掉。三一自2020年以来,一直在机型和价格上剑走偏锋,每每让行业措手不及:华能上都项目3101元/kw带塔筒中标110万千瓦,这次2360元/kw带塔筒中标20万千瓦,一再颠覆行业标准和认知。可以肯定的是,三一重能此次中标肯定走的不同寻常路,我在之前的文章中也曾经提到过,大兆瓦在目前技术路线没有革命性变化的前提下,大兆瓦肯定是最重要的一个技术方向,而同样的大兆瓦如何能实现最低的成本,这就是我们行业企业各自的技术实力了。明阳的半直驱在曾经过去的几年在中等容量的比拼中,成本方面一马当先,成为低成本之王。但风机的容量到了5MW以上,半直驱的局限性也逐步体现,据我了解,行业内的部分企业双馈机型的机舱重量已经低于半直驱的机舱重量,也就是说,半直驱原来在重量方面的优势,也就是成本方面的优势也不再明显,当然,这个与我们增速机的技术突破有重要关系,单位重量的功率密度大幅提升,导致机舱重量降低。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风机的降载技术也在近两年得到大幅提升,对风机机组的要求降低,使得风机本身的原材料用料降低不少,叶片,塔筒,基础的用料也随之降低,成本也就理所当然的下降了。大兆瓦风机的一个好处是单位千瓦的成本降低了,但对产业链某种意义可不是好事,为什么?以每年5000万千瓦的风机装机,假设2021年的平均容量3.5MW,风机数量是14285台,如果4MW,数量是12500台。单数量减少了1735台,而从成本的角度来看,单位千瓦的用料也会下降,最终原材料的绝对值用量也会下降10%以上(3.5MW到4MW)。当然,技术进步的结果是强者恒强,最后将弱者淘汰出局,从过去汽车行业、家电行业的发展历程来看,无一例外,风电装备产业也必然如此!风机价格刷新低至2360元/kw(带塔筒):2018年光伏的530再现!
2018年光伏的530,没有把光伏打垮,相反促进了光伏组件行业的逆势发展,技术进步突飞猛进,行业自主降本,持续创新,把价格一路降低,直到1.37元/w止步,如果不是今年的硅料持续出现反弹,或许光伏的组件价格如何走向,不可预测。今天的风电,平价刚刚实施过去半年,价格就一路狂降,当然这是技术进步导致的降低,我们也似乎看到了风电的未来,风光之争进入同台经济时代!
风机行业的竞争已经进入透明化阶段,如果换算到元/w,这个价格就相当于光伏的组件加支架,风机2.36元/w,目前组件加支架的价格当前价格已经到了2.1元/w,从硬件层面的成本来看,风电的竞争力已经和光伏可以PK了,现在就看土地和电网的配套了,一旦这两个问题解决,风电的市场将不可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