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平价下的2020风电:疯狂下的“巅峰”思考

2020年已经过去八天,新能源界好消息也是纷至沓来:
  • 华能2020年新能源装机新增突破1000万千瓦
  • 国家电投2020年新能源装机新增预计接近/突破600万千瓦
  • 国家能源集团2020年新能源装机521万千瓦
  • 三峡2020年新能源装机新增突破500万千瓦
  • 中广核2020年新能源装机新增突破400万千瓦
  • 。。。。。。
滩涂风电场(照片来自网络)
“风”狂之年,巅“峰”结果
容量更多:更有媒体宣称,2020年风电新增并网装机将达到4890万千瓦,比行业预期3500万千瓦增加40%,如果信息属实,2020年将成为中国风电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还有媒体统计仅前几名主机厂家出货量超过5000万千瓦,更是给2020年的风电平添几分神秘色彩。
价格更低。2020年,风机单价首次跌破3000元/kw的关口,官方实际价格最低2780元/kw(3.X平台机型),而华能上能项目带塔筒价格低至3101元/kw,首次将实现5MW批量装机,价格也实现了形式上的买风机送塔筒竞争局面。
机型更大。大,再大,无论是单机容量,还是叶轮直径,陆上风机单机国产品牌已经落地5.2MW,海上国产风机品牌已经实现10MW发电,叶轮直径陆地划破165m大关,海上更是突破185m,
2020年:极不平凡的一年,尤其是风电产业
2020年,中国及中国人民经历了历史以来最严峻的一次疫情考验,与其说是一次考验,还不如说是一次抗疫,但是伟大的中国人民在党中央的精密部署下胜利的打赢了这次战疫,而风电尤其是陆上风电2020年底平价补贴到期,风电行业受到了平价“抢装”+新冠疫情的双重挤压,给中国风电行业企业提出了巨大挑战。
战新冠疫情,抢平价风电。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给原本就紧张的平价抢装更添挑战,但是敢于挑战的风电人没有吓倒,无论是风电的原材料供应企业,还是风机厂家,到开发业主,吊装施工单位,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2020年已经过去,最后2020年的风电,光伏新增装机容量最终结果已经不重要了,远超预期的结果是肯定的,尘埃落定之后,是不是值得我们思考呢?
疯狂的价格,疯狂的抢装
从年初的叶片轻木(我的第一篇公众号文章)价格从6000元/立方米(套材价格)飙升至1.4-1.5万元/立方米,叶片的单套价格(70m)连续几次涨价,凭空涨价30-50万元/套;曾经是中国引以为傲的玻璃纤维大国,居然5-6月叶片玻纤缺货;主轴轴承更是拿钱提货,连主轴都买不到。疯狂的原材料和核心部件缺货,让上游产业链2020赚的盆满钵满。
2000万出头一台的700-800吨履带吊,全款提车,当年回本,也就是说年租金直接就把车买回去了(不含进场费等),更高者年租金达到2500万元。过去建筑施工单位找不着活,今年业主求着施工单位,价格不是问题。
过去供应商是孙子,2020年供应商是大爷。几乎全行业的供应商今年都受到了风电产业发展以来最高的礼遇,甲方派人蹲点到乙方走后门请求早点发货,部分部件供应商更是全款提货。
一切非常规的做法都源于2020年的特殊:平价到期和疫情挑战。疫情让施工和供应放缓,平价迫切需要一切加速,这对矛盾让风电行业措手不及,平静之后,我们需要思考。
行业内:产业链安全亟需提升,技术创新亟需突破
产业链安全是大事
球哥曾经多次提到,风电产业的核心产业链还有部分亟需提升保障。主轴轴承,大容量发电机轴承,增速机轴承,IGBT芯片等,部分还在老外手中,如果未来还有几十亿千瓦的风电增量,这些东西还在老外手中,受之于外,这是不是我们风电产业链的一个耻辱呢?
当然,这几天我们行业的企业给我们了信心:瓦轴,新强联在主轴承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希望能有更多的应用。叶片的碳纤维也开始国产化了,中国建材旗下的大丝束碳纤维也实现了盈利,意味着规模效应得到体现。叶片轻木的取代也进展顺利,开始小批量使用。

技术创新永无止境

风电的技术近二十年,就风机技术而言,本质上是没有突破性的发展。技术还是直驱,半直驱和双馈技术,从单位千瓦的价格来看,从6000元/kw到今天的2780元/kw,近二十年的发展,这个下降速度实际上体现了技术进步的速度,过去我们谈到intel芯片的升级速度是12个月一个阶梯,后来到6个月,这种速度我们风电没有。
我们的风机技术,从15年前的1.5MW(单指陆上)到今天的5.2MW,容量上上升了3.47倍,理论上价格就要下降到当初的28%(当然这是我简单的凭空测算),价格应该在1730元/kw,实际上现在的价格高出这个价格1000元/kw(这个算法大家不要深究,就是我从宏观上测算),是不是我们的技术创新还有更多的提升空间。

渔光互补(照片来自网络)

再看纯粹的技术,技术创新的空间还很大。风机的路线上我个人不做平价,但从核心大部件看,无论是发电机,还是增速机,变流器,叶片等方面来看,技术参数无显著性的进步,重量,成本更是无突破性的下降,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又谈到我们的光伏:光伏组件短短十几年,下降82%的成本;效率从16%提升到24%,性能指标i提升50%。风电人值得思考。
是不是我们风电人不够努力,还是我们风电人技术创新意思不强,都不是,而是我们固守在风电的政策性发展思路,有多少补贴,有多大的收益,就有多高的成本,这种政策性创新思路制约了风电创新发展速度(没有批评风电技术大咖们的意思啊)。
行业外:产业危机意识还需增强
先给大家谈谈几个案例:
  • 乐凯,富士胶卷从未想到有一天它被数码相机打垮,逐步没落;而数码相机从未想到有一天被多功能手机打垮(数码相机依然存在,但基本没有人去刻意去买数码相机照相);
  • 小偷从没想到有一天会失业(当然这是个笑话案例),居然被杭州马和深圳马的微信和支付宝搞得没饭吃。
  • 出租车司机从没想到会有一天被一个叫DD的平台软件抢走了大部分业务,而DD仅仅需要乘客在手机上点击几下即可实现车到跟前。
说这几个案例的意思是什么呢,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都需要危机意识。没有一个永恒的行业,在今天技术创新日新月异的时代,风电是不是出现共享单车的故事呢,我们需要思考。
30-60和碳中和的目标,并不意味着风电就可以稳坐钓鱼台,按部就班的去迎接未来,未来可能还有很多更先进,更低碳/无碳的新能源出现,如果风电不积极创新,时刻有危机意识,可能未来某一天就被光伏干掉,或被新的一种低碳能源秒杀(当然目前尚未而看到)。
居安思危,学习华为在通信领域的战略创新
在战略创新和技术储备方面,我们风电要学习华为。华为在操作系统,在芯片,在激光技术方面,一直创新储备。在通信技术方面,都是超出有机用户的想象,从2G到5G,我们一直被华为引导,华为引领这通信技术的潮流。同时在敌人或对手出手时,永远有解决方案,而且是随时可以拿出来。我们的风电产业,我个人觉得从性能上,价格上,技术方向上还有创新的空间,把技术创新做到极致,成本,性能,永远超越客户期待,永远超出对手想象,只有这样,风电就能立于不败之地,风电行业才能基业长青。
备注:球哥今天的文章是个人思考,并无对行业的什么意思,但就风电产业和行业而言,创新是永恒的主题,居安思危是永恒的话题,欢迎大家和我交流
球哥的公众号:球哥看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