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040条:​小青龙汤

040、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小青龙汤方
麻黄(去节)  芍药  细辛  干姜  甘草(炙)  桂枝(去皮)  各三两   五味子半升  半夏半升(洗)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 去滓,温服一升。若渴,去半夏,加桔楼根三两。若微利,去麻黄,加芜花,如一鸡子,熬令赤色。若噎者,去麻黄,加炮附子一枚,炮。若小便不利,少腹满者,去麻黄,加茯苓四两。若喘,去麻黄,加杏仁半升,去皮尖。且莞花不治利,麻黄主喘,今此语反之,疑非仲景意。
先说结论,大青龙汤是治外寒而内有标热,小青龙汤是治外寒而内有寒饮。
伤寒表不解
伤寒表不解,这是太阳病,太阳伤寒,麻黄汤证。
心下有水气
心下,在伤寒论的语境里指肠胃,也就是中焦区域。中焦有水气,这个水气是实,实邪。这个水气是废水,和正常的津液不一样。体内的水只有经过阳气的温煦,加工转化为津液后,才能被人体利用。未经阳气温煦加工的水,都是垃圾,需要排出体外。
干呕发热而咳
发热是太阳表证,干呕在这里不是少阳证,而是因为内有水饮同时又有表证,人体的气血津液都在往表走,水饮被带动向上向表,从而出现呕的症状。
咳是小青龙汤的主证,是因为内有水饮同时又有表证,喉咙里总感觉痒痒的想要咳嗽,这是水气上涌的原因。
或渴
后面都有或,或就是可能有,可能没有。
水气病在金匮里有专门一章来论述,很多疑难杂症都和水气有关系。现在都喜欢说一天八杯水,其实是大谬。很多病都是喝水喝出来的。
现在人普遍阳虚,体内阳气不足,就会寒,就会湿。阳气不足,水就无法气化转为对人体有用的津液,就会成为废水。
心下有水气,说明中焦有水饮了,不是水很多么,为什么还会渴?渴的原因正是因为水太多了。因为水多,阳气化不开,水不能转化为津液,所以感觉渴。
可以想一下,一壶水,下面火太小,水自然一直烧不开,烧不开就是废水,不能被人体利用,所以渴。
一般小青龙汤证是不渴的,因为里面是寒的,所以不会渴。当然特殊情况也有可能渴,这只是一种可能性。
或利
废水太多,人体就要想办法排泄出去,这个时候就有可能腹泄。腹泄只是一种排病途径,有热利,有寒利,把热邪或者寒邪湿邪排出去了,腹泄自然就停止了。腹泄是人体的好朋友。
或噎

渴是因为废水多,缺津液。噎也是因为缺津液。食管里缺津液不润滑,所以吃饭的时候感觉噎。
或小便不利,少腹满
记住,人体的一切功能,排大便,排小便,都是需要阳气来推动的。上面说的腹泄是人体排邪的一种途径,但腹泄也是需要消耗人体阳气的,要有能量去推动腹泄这个排病功能。
小便当然也需要阳气推动。中焦有水饮,本身就是阳气不足,所以这个时候小便排邪的功能也可能会受到影响。本来有水饮,小便排出去就没事了,但是水饮太重,阳气被遏制,就有可能出现小便不利。小便不利,水气聚集于膀胱,少腹就胀满。
还有一点,人体的水液循环是从中焦气化到上焦,然后再循环到下焦膀胱,二次吸收利用后,再把废水排出体外。现在中焦水饮太多,气化受制,也会影响到小便。
或喘者
肺是娇脏,有任何邪气它就要往外排。有热有寒要排,有湿当然也要排。喘,咳,这都是人体排病的途径,和腹泄一样,是人体的朋友。
中焦水饮重的人,看舌头一般会胖大,有齿痕,舌面水湿多。水湿会让人体肿胀,内部的五脏六腑也会肿胀。肿胀后体内空间变得狭小,肺的压力就会变大,肺就要通过喘来释放压力。
小青龙汤主之
外有寒,内有饮,这个时候用小青龙汤。注意,小青龙汤还在太阳病的范畴,也就是恶寒的同时一般伴有发热发烧,如果是少阴病,虽然也恶寒,但不发热,这个时候可能也会咳嗽,也会有白痰,但就不是用小青龙汤了,有可能就是麻黄附子细辛汤。
小青龙汤方
麻黄(去节)  芍药  细辛  干姜  甘草(炙)  桂枝(去皮)  各三两  五味子半升  半夏半升(洗)
麻黄桂枝解表,针对伤寒。
甘草干姜建中温阳。一般有水饮是不加甘草的,这里可以理解为去旧水补新水。
生半夏降水之逆,亦能化痰。
加芍药有助于利水。在真武汤中也有芍药。真武汤是温阳利水的,为什么利水的方剂里要加芍药?因为芍药为阴,阳化气,阴成形。让废水气化通过皮肤表层排出去,比较费力,让水气转化为阴直接通过小便利出去,更省力,效率更快。
细辛这味药,《神农本草经》说它“主咳逆、头痛、脑动、百节拘挛、 风湿痹痛、死肌。久服明目,利九窍,轻身长年”。这段话有两个信息,一是说明细辛的香窜疏通之性无所不至,二是说明这个药是可以久服的,且能轻身长年,不是后世说的“过钱有危险”。
比如这次的清肺排毒汤,细辛用到了6克,怎么会过钱有危险呢?一般细辛如果打粉,量要少用一些。
细辛长得细细的一根,下面有很多根茎,用它的根部。细辛一根独阳往上走,所以很热。
细辛的用途非常广,比如少阴证的时候,麻黄附子细辛汤会用到,细辛可以辛温宣肺。当大便秘结属于寒秘的时候,也有可能用到细辛,比如大黄附子细辛汤。
细辛气盛味烈,疏散上下气机风邪,无微不入,无处不到,上可以达巅顶,通利耳目,开发七窍,中可以宣散郁结,旁可以达四肢百骸,下可以钻通肠腑瘀滞,所以细辛内宣脉络而疏通百节,外行孔窍而直透肌肤。
凡脏腑寒凝壅滞之象,皆可以辛通之,把身体津液带到需要的地方去,这在古籍上称之为辛以润之。
比如冬天的树木跟夏天树木,为何冬天那么多水下去,树木还是干枯,夏天太阳那么烈,树木都那么滋润?这就是辛以润之的道理。
细辛就像阳光,可以把水分带到各个地方出去,可以气化周身津液,带到脏腑最需要的地方去。
所以辛只是一种方式,通过这种雄烈之气,把津液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才是目的。
也就是说同样是津液不足,要分两种情况来看,一种情况是阴虚阳亢造成的津液不足,那就要用地黄阿胶麦冬这些来滋阴。
如果不是阴虚阳亢,而是寒气太盛,阳气输布功能减退,这时津液就像冰疙瘩一样,板结不能很好流通,就会显得相对不足,这时滋阴没用,用辛散的办法,令阳动冰消,津液流通,不补之中有真补存焉,所谓阳中求阴之法。
细辛把阳气带到身体各个角落,把各个角落的废水气化利用,一方面增加阳气,一方面也增加津液。就好像把各个角落的废水给煮沸腾了一样,重新利用起来。
五味子这味药很酸,酸性收敛。一阴一阳谓之道,有阴就有阳,有发散就有收敛。就像肺,有呼也有吸,肝,有疏泄同时也藏血。下蹲是为了更好的起跳,收回拳头是为了更有力的打出去。五味子在这里就类似于下蹲或者收回拳头的意思,本来咳嗽就是为了将邪气发散出去,是很消耗能量的,五味子酸收,将元气更好的回收,这样才能更有力气去宣散。
干姜,细辛,五味子,半夏这几味药经常组合在一起用,温化肺中寒饮效果非常好,人体胸肺中的寒痰留饮,属于阴邪,是阴成形的产物,就像阴雨天有沓水在那里,你只有阳光大出,那水才干得快。
所以唯有阳光可以消阴翳,把脾肺的阳气振作起来,土壤里坑坑洼洼的那些水,一下子就被蒸发掉了。
干姜,细辛,五味子,半夏直接帮助上焦心肺胸中阳化气,把胸中停痰留饮气化,使水谷精微能变成津液,而不变成停痰留饮。
大青龙和小青龙如何区分?大青龙是外寒内热,有烦躁的感觉,鼻涕和痰是黄色的。小青龙汤是外寒内寒,鼻涕和痰是白色的,小便清白色。
方剂后面的加减,最后有一句疑非仲景意,很明显是后人加上的,不足取,这里不讲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