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大佛的实际用途是什么

近期听闻四川乐山大佛胸腹部开裂,国家已经启动对其紧急体检,抢救性勘测修复工程。只有默默祈祷,这尊千年摩崖石刻佛像,能重现昔日风采。也曾身临乐山大佛圣地,近距离观其风采。乐山大佛凿悬崖雕刻而成,背倚凌云山,身高71米,脚下就是大渡河、青衣江、岷江三江汇流奇观,与乐山市区隔江而望。也许有人会问,古人为什么要在此雕刻佛像呢?其实际用途是什么呢?且随有书君走近乐山大佛吧。

乐山大佛是泯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聚的水道险地,多有复杂水流江风,经常有航船出事,在江上四周是近似度很高的山,江面缺少导航参照物,于是有大德禅师,动员人力,开凿疏通河道,开山凿石,凿了一座大佛,当做改善河道的航标建筑,汉,晋,隋,唐,时期,有大批水利人才,对国家各水系进行治理,勘测。隋代是个高峰,但随着隋被唐取代,一些工程计划蓝图被搁置。蜀山兀,阿房出。乐山的林业木材,和石材,大量支持了周围的城郭宫殿,其它建设。水土流失,和采伐矿坑严重威胁航道。在这一大背景下,出家为僧的隋代水利专家,就把这里搞了个巨型石像。如果有兴趣可以在一些重大节日放气球,看看江风走向。大佛建成后,航船远远走到这段江面,就知道快到三江汇流了,航船水难大大减少了。保佑了一方水土,航船。中国大匠的仁爱和智慧。

一,乐山大佛带给百姓心理支撑。

唐朝初期,当时最盛行的是道教和佛教。后来,佛教能独领风骚,皆得益于太宗朝玄奘法师,远赴印度取经,佛法得以宣扬。后来武曌想称帝,假托自己是弥勒佛转世,妄以此说掩天下悠悠之口。其称帝后,为了报答佛教恩德,就大力推广佛教信仰,从而佛教才得以在唐朝大肆流行。乐山大佛正是在如此浓郁的佛教氛围中诞生的。话说唐玄宗初年,有一位出生于贵州的海通和尚。他为宣传佛法,云游四海为家。一日海通和尚,来到了凌云山凌云寺住寺修行。凌云寺就在凌云山悬崖上,海通和尚每天都亲睹三江汇合奔涌而过。大渡桥横铁索寒,我们可以想见大渡河水流的湍急程度。更何况凌云山脚下是三江汇流,唐朝时期江河水量应更丰沛,三江合一水势更迅猛湍急。沿岸百姓驾船经过此处,经常被漩涡旋起撞向崖壁,致使船毁人亡。

众所周知,乐山身处四川盆地,多阴雨天气,一到雨季,暴雨更是平常事,江水暴涨,冲毁堤岸,致使乐山百姓流离失所。海通和尚目睹此景,修行之人佛心悲悯。他发愿心在悬崖峭壁雕刻佛像,想以己之劳感动佛祖,将自己的功德回向给乐山百姓,保佑水患平息,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当时佛教盛行之风,也助其一臂之力,海通和尚经过多方化斋募集银钱,其终于得偿所愿。公元713年,海通和尚梦想中的工程开工了。只可惜佛像只雕完头胸部,他就圆寂了。后有韦皋等人接手,历经九十年,才雕完了这尊弥勒坐佛像。

弥勒佛历来在人们心目,就是未来光明与幸福象征。因而乐山大佛雕成弥勒佛样,正是海通和尚的初心体现。而乐山大佛又不同以往弥勒佛盘坐姿势,却是端坐注视着脚下的江水。有书君觉得,这更体现其悲天悯人之佛心,与百姓共悲欢。同时,乐山大佛双手亦未胸前合十,而是双手扶膝,手指指地,此乃佛教的“降魔印”结法,也许是意在能降住水患。

真的感叹,古人匠心独具,将战胜自然的美好愿望,赋予佛像之中,意在彰显其降魔护佑四方之意。其表象是显示佛法无边,镇江护民。实际有它端坐岸边,能给人们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和支撑。人佛融合,更能消除航运舵手,在漩涡激流中的恐惧之心,增强其闯过险滩的信念。

二,消水坝减缓水势。

说来奇怪,自乐山大佛建成之日起,其脚下江水水势平缓,再无沉船事件。难道这都是乐山大佛的佛力无边吗?

其奥妙还在雕刻大佛时,抛入江中的石块。我们试想,乐山大佛耗时九十年完工,其雕下的石块也应无法计数了。工匠随手将其抛入江中,日积月累就填充了江底坑洼之处,河床逐渐平坦并被抬高。从而,也相应减少漩涡形成,同时也逐渐填出了一个江心岛,从而改变了三江汇流河道。我们应该都知道,水库泄洪都要考虑在前方建消水坝,以消减洪水能量,避免因其能量巨大,破坏下游堤岸造成水患。这座江心岛就如一道消水坝,汹涌澎湃的江水撞击到此,水流回向,既消减了江水水流能量,相应也减缓水势。曾俯瞰,乐山大佛脚下江水,颜色略有不同却泾渭分明,确实是三江汇流之处,只是水势平缓,未有怒浪滔天的景象。也许是随着岁月变迁,江心岛虽已不见踪迹,可是江底沉石仍起着消水坝的作用,消减着三江水势吧。

三,乐山大佛亦对航船有警示提醒作用。

说起乐山大佛选址,海通和尚亦是费尽周折,多方勘察,才将凿佛像地址,选在三江汇流之处。乐山大佛位于凌云山最高峰,佛像头与山齐。古时,大佛外还造有十三层大佛阁,非常醒目,犹如航标。江中航船舵手远远就可望见,知道将到三江汇流处,多加小心。综上所述,海通和尚修建乐山大佛的实际用途,应该是三方合一。

它既有凿石投江,形成简易水坝减缓水势作用,亦有作为醒目航标,警示已到危险路段作用。同时,它亦是支撑沿岸百姓战胜水患的信仰。这些用途当然在科技高速发展的现代,已无用武之地。如今,乐山大佛俨然成了我们了解唐朝文化潮流的通道。如今的乐山,依旧人人敬佛,相信乐山大佛保其平安。乐山乐水乐开心,大家如果有兴趣,也去体验一下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尊佛的佛教文化氛围吧。

乐山大佛虽然确实很大,也伫立在江边,但其实相对于疏通水道、改善风气的实际建筑功能,它更多的只是、仅仅是一座大佛而已。如果真有什么作用,更多的也只是一种想象而已。

不信的话我们来看看这张图:

各位可以看到,大佛是凿除山石,镶嵌在江边的石壁里面的,船从旁边过,水流基本上没有任何改变,特别是江里面比较常见的驳船,连个帆都没有,上面的风向如果有空气动力学上的变化,其实也很难作用到这样的民用小船。这么一来,乐山大佛似乎只剩下一个宗教性的功能,就是希望能够作为佛像,来镇压水里的“妖怪”,从而使得一方水土变得和顺安定。

真的是这样吗?其实也不是的。乐山大佛造于唐朝年间,那个时候人们造佛像、佛塔,不是为了它们出来以后,能够产生什么效果,而是希望自己“造佛像”这个艰苦卓绝的行为,能够感动佛主,从而换来福报。乐山大佛号称有史以来最大的“造像”,就是对造像者的伟大功业的一个展示。中国有句老话——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这个“浮屠”,指的就是佛塔。这句话就说明了,造佛塔这个行为很重要。

仔细想想也是,佛主本来是普度众生之神,如果给它造个像,他就能保佑你,这难道不等于是贿赂佛主吗?这不是侮辱佛主吗?

大别山神话,发布文学作品,传播历史知识,展示搞笑视频,关注,会有更多精彩哦!小编:宋高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