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系尺牍书风的线条连接——草情十足(王羲之《初月帖》)
(四)草情十足
在王羲之的众多尺牍中,有一部分以纯粹的草书状态出现。不过作为草书的早期发展的一个阶段过程,这里的草体更多以独草出现——注重单字的内部连贯呼应,字字连绵方面未能得到强化。从这些作品,尤其像《游目帖》、《七月帖》、《都下帖》等,只要和后世如唐孙过庭、贺知章的作品作一比较,即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小草的发展历程。
释文:初月十二日山阴羲/之报:近欲遣此书,停/行无人,不办遗信。昨/至此,且得去月十六日/书,虽远为慰。过嘱卿佳/不?吾诸患殊劣殊劣,方/涉道忧悴。力不具。/羲之报。
1.《初月帖》
《初月帖》,纸本,草书。纵26.3厘米,横32厘米。辽宁省博物馆藏。《初月帖》中的连接方式有实连、虚连、搭连和综合连四种。
(1)实连。此帖中的实连有连接竖画、连接横画两种方式。其一,连接竖画,如“初月”、“去月”、“遣此”三组。“初月”二字,因“初”字的末画为撇画,恰与“月”字左画连为一线,实出自然。
“去月”字组中“去”字内部断开,下部组合与“月”字连为一体,丝毫分不清结构线与连接线之间的过渡。
“遣”字收笔为走之底的平画,翻转笔锋转锋左向行笔后,顺锋下行,有较短的过渡,顺势带出“此”字左竖。
其二,连接横画,如“近欲”、“不吾”、“虽远”三组。“近”字收笔与“遣”字同,但因启下的笔画为短横,且居中部,故左向摆动不多,连接“欲”字短横(实际上只是一个换锋的动作)后随即转锋左下带出下部组合。
“不吾”字组中,“不”字左部紧密,右部拉开,形成一个富于张力的包裹空间,连接线有一定的绵延感,遒劲有力。为了避免线条的平行,“吾”字的短横呈平势处理,与下部两条左开右合的短(弧)线、收笔“口”字(草化为连接的两横)构成一个丰富的多向线条的分割布势,形成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虽远”二字在笔画数量(相对较多)、力度分配等方面比例相当,故其连接弱化处理,以短促但果断肯定的实线相连。
(2)虚连。此帖中的虚连有连接竖画、连接横画两种。
其一,连接竖画,如“殊劣”。此二字无论在单字构成还是字字连接方面皆给人以漫不经心的感觉,尤其是一些连带的笔画,不管字内还是字外。“殊”字收笔后以一条虽然短捷但还是富于一定节奏韵律的舒缓虚线彼此连带。当运行至“劣”字结构线后随即下按笔锋,此前的连线没有力度上的明显变化,变化只在方向和速度上。
其二,连接横画,如“为慰”、“之报”两组。“为”字收笔带锋,引出一定的锋颖,但“慰”字的首画短横几乎减省到没有,只是一个起笔的动作而已,二字为一个紧密的字组。
“之报”二字的连接意味一如“殊劣”。“之”字收笔后带出较长的舒缓虚线,与“报”字首画短横连为一气,自然过渡。
(3)搭连。“至此”二字为横画左下收笔连接竖线,在行笔上有一定的顺势惯性,更加利于表现二者气息的连贯,“此”字起笔在若有若无之间,笔锋渐渐入纸,至转折处转向折顿,作斜度较大的右上行笔,连续转折,完成一个节奏组合。
“诸患”字组中,“诸”字收笔左下斜度较大,为避免线条的布势疾促,“患”字起笔短横以平势(略呈右下斜势)出之。
从“涉”字收笔的枯竭和“道”字的方厚起笔似可看出“涉道”二字为两个用笔节奏的衔接,“涉”字连接以上内容,“道”字开启余下内容。从 “道”字起笔的微妙笔痕看出二者的呼应。
(4)综合连。“羲之报”三字以多次断笔组字为特点,有些部件虽是粘连一起,但却是另外起笔,如“报”字,另外“报”字的结构亦别出心裁,左右错位强烈,字内多断笔。通过“之”与“报”的首画实连,造成贯气。
“过嘱卿佳”的“过”字收笔左下带锋恰与“嘱”字左竖连为一线,过渡自然。“卿”取草法,收势,通过收笔方向引出下笔。此字组用笔多取按笔铺毫,笔道宽大,故下面组合多取搭连形式,以求行间布势的虚灵。
“行无人”以搭连和实连方式组合而成,此字组中“行”字和“人”字收笔都较长,但方向、力度、斜度有变化。
“办遣信”两条连接线区别明显,第一条以断续状出现,有悠然自若的感觉。“遣信”之间的连接线则富于极强的弹性效果,有张力。
——庆旭《线条的连接之王系尺牍书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