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寒热真相
揭秘寒热真相
有一位患者,四肢末端冰凉,肠胃窜气,医生诊断为太阴虚寒证,治疗用药为吴茱萸、附子、干姜、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之类,每样药都在15克以上,其中附子用45克,久治不愈。
经余诊断,确定为太阳少阴合病,试服几付药以探真假,但服药时症状好转,停药时症状反复。因为有四肢厥逆,疑为四逆散证,服后仍然无效。屡试屡败,便只好“头疼治头,脚疼治脚”。
后来,余腹部胀满,畏寒无汗,睡眠短浅,疑为脾胃虚寒,屡服温阳健脾化湿药无效。据说“湿气难除”,便开始琢磨祛湿办法。既然温阳化湿无效,何不清热化湿?故以柴胡黄芩汤试之。服药后浑身发热微汗,大便稀臭,往日畏寒怕冷的状况得到改变。
为什么服辛凉药反而浑身发热?人体阳气居下,阴气居上。阳气郁于下,不得发散于表,故表寒怕冷。中医讲:“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反之,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虽然话正理端,但遇到实际病案,是阳虚还是阴盛?是温阳还是祛寒?难以确定,甚至有的各种办法都试过了,还是无效。
人体如果非大热大寒,就应该少从阴阳盛衰方面去考虑。动辄附子、干姜,实不可取。人体贵在气机畅通。阳郁则外寒,阴郁则内热。肝郁则外寒,胆郁则内热,寒热往来不就是这个道理吗?这就是本人对寒热的认识。
以上为探讨中医之感悟,不吝赐教!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