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保】氯氟吡氧乙酸使用容易出现药害?不用怕,这里手把手教你怎么用

注:图片为广告,与文章内容无关

氯氟吡氧乙酸是内吸传导型苗后除草剂,广泛用于小麦、玉米、水稻田防除阔叶杂草。杂草吸收药液后,出现典型激素类除草剂的药害症状:植株畸形、扭曲,最终枯死。

但是氯氟吡氧乙酸,使用不当容易产生药害,2016年7月份笔者接到电话反映在水稻苗后除草,出现药害;今年3月份笔者接到电话,氯氟吡氧乙酸在小麦田出现药害。经过实地查看,确实都出现药害,但发生药害的原因却不尽相同,下面我们慢慢分析氯氟吡氧乙酸在小麦、水稻及玉米田的使用技术及注意事项。

氯氟吡氧乙酸在小麦田的使用技术及注意事项

氯氟吡氧乙酸用于小麦田防除大部分阔叶杂草,如常见的杂草:猪殃殃、荠菜、田旋花、灰绿藜等。使用时大多混用其他除草剂,扩大杀草谱,提高杀草效果,常与双氟磺草胺、二甲四氯钠、苯磺隆等除草剂混用。氯氟吡氧乙酸在小麦三叶一心至拔节前用药,安全性比较好。根据实践经验,不少区域,在小麦拔节后,避开扬花期也可以用药,用来防除出土比较晚的灰绿藜(灰灰菜)。

下面来分析一下,今年3月份,笔者实地查看的一次小麦田使用氯氟吡氧乙酸产生药害的症状及原因。

图一:氯氟吡氧乙酸药害麦田全田症状

图二:氯氟吡氧乙酸小麦药害局部症状

从图一、图二可以看出小麦叶子斑驳黄化,特别是老叶发黄枯萎,新叶药害症状轻于老叶;小麦根系发白,生命力旺盛,根系没有问题。但是小麦生长受到抑制,明显矮于隔壁没有出现药害的小麦。

经过沟通,笔者发现农户使用氯氟吡氧乙酸时,为了同时防治小麦纹枯病,混用了苯醚甲环唑,没有想到出现了药害。氯氟吡氧乙酸用于小麦田时,笔者不建议和三唑类杀菌剂混用的,如常用的:苯醚甲环唑、丙环唑等。三唑类杀菌剂,遇到特殊天气,自身就会抑制小麦的生长,混用氯氟吡氧乙酸只能会加重药害,三唑类杀菌剂和除草剂最好分开用药。出现药害后,农户及时叶面喷施芸苔素、叶面肥,田间浇水、追肥等措施,小麦后期恢复的还不错。

图三:小麦全田症状

再来看一下,图三产生药害的情况。笔者去田间查看的时候,已经是药害产生的一周左右了,农户产生药害后也及时采取了补救措施,田间小麦药害症状已经不严重了。据农户反应,使用氯氟吡氧乙酸时混用6.9%精恶唑禾草灵乳油,以防除田间野燕麦等禾本科杂草。用药后产生药害,刚开始药害症状和图一、图二差不多。

在正常的田间用药时,氯氟吡氧乙酸和精恶唑禾草灵混用,是没有大问题的,为什么这次出现药害了呢?经过仔细观察,发现此田块小麦种植很晚,且属于典型的“稻套麦”耕作模式。

晚稻收割前10天左右,田间撒施小麦种子,种子分布在土表,根系扎根较浅,抗冻能力差,耐药性也相对差。另外由于播种较晚,小麦苗领较小,遇到特殊情况,也会加重药害。

氯氟吡氧乙酸在水稻田的使用技术及注意事项

近几年随着直播稻面积的增加,田间杂草越来越多,特别是阔叶杂草,如:水竹叶、丁香蓼、水花生、陌上菜、水芹菜等。20%氯氟吡氧乙酸乳油用于水稻4叶后至拔节前除草,一般20-30ml一桶水,一亩地两桶水,效果还是不错的。

2016年7月下旬,笔者曾经接触到氯氟吡氧乙酸在水稻苗后产生药害的现象,稻叶发黄,严重者萎蔫枯死。经过实地走访查看,得知农户用药时混用其他防除禾本科的杂草,用药时气温都接近40℃了。更加严重的是,为了提高除草剂的杀草效果,存在混用有机硅等渗透剂的现象。在高温情况下用药,还添加有机硅等渗透剂,很容易产生药害的。笔者建议:水稻苗后使用氯氟吡氧乙酸除草时,避开中午高温用药,特别是温度35℃左右时,不要用药;另外也不要混用有机硅等渗透剂,渗透剂提高除草效果的同时,也增加了药害产生的概率。

氯氟吡氧乙酸在玉米田的使用技术及注意事项

玉米苗后除草时,目前常用的除草剂主要有:烟嘧磺隆、硝磺草酮、苯唑草酮、莠去津等。这些除草剂对于田间恶性阔叶杂草,如:马齿苋、田旋花及萝藦等,防除效果不是太好,一般混用20%氯氟吡氧乙酸防除,扩大杀草谱。

氯氟吡氧乙酸在玉米苗后3--5叶时除草,用药时避开中午高温前后,尽量避开玉米根茎部。高温时用药,特别是夏玉米,由于中午温度气温比较高,容易产生药害,主要症状是:玉米气生根生长受到抑制,玉米易倒伏,根茎部变脆(图四玉米倒伏)。出现此药害,不要去扶玉米,让它自然生长。

图四:氯氟吡氧乙酸玉米苗后药害症状

最后再讨论下氯氟吡氧乙酸产生药害如何解救呢?

氯氟吡氧乙酸在小麦、水稻及玉米苗后除草,如果产生了药害,及时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芸苔素内酯、赤霉酸等)和叶面肥,一般药害都会得到很大的改善,对作物产量没有很大的影响。总之,使用氯氟吡氧乙酸防除阔叶杂草时,一定要因地制宜,掌握好用药技术,减少药害发生的概率。

更多新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