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说一说我国古代种植利用棉花的历史
实在令人难以想象,棉花这种非常普通的农作物,竟然会成为某些西方国家的敌对势力对我国无端挑衅的工具了。对于敌对势力的挑衅行为,我国当然要给予有理有利有节的反击。纯白无暇的棉花不容任何势力抹黑玷污。
棉花是当今世界的一种非常重要的经济作物。它不仅仅是纺织工业的原材料,在化学工业中也有重大作用,完全可以算得上是一件“战略物资”了吧。
棉花属于锦葵科,棉属植物。这个棉属共有四种:树棉、草棉、陆地棉、海岛棉等。在古代的时候,四种棉花都曾经种植过。但是,现在广泛种植的棉花是从陆地棉和海岛棉杂交培育出来的了。棉花原产于热带亚热带地区,新旧大陆都有。从世界范围内来看,南亚地区、东南亚地区是比较早种植棉花的。
我国古代的中原地区,在宋元之前,基本没有棉花。棉花棉布在元朝时,在中原地区大量出现,在明朝时期才流行开来。在中原地区引进棉花之前,制作服饰的材料只有丝绸、皮毛、麻等。虽然中原地区在宋朝元朝之前没有棉花,但在我国的西南西北地区却早早就出现棉花了。在西汉时期,中国西南地区和两广地区,率先从印度引入了树棉(可能还有少量草棉)。只不过,当时树棉还不叫树棉,而是叫梧桐木、桐木、木绵等别的名字。比如《后汉书·西南夷传》就记载,东汉时在永昌郡(今云南西部)“有梧桐木华,绩以为布,幅广五尺”。中国新疆地区最晚在东汉时期,也已经通过丝绸之路引种了草棉,织出的棉布被称为“白叠布”。不过,无论是南方的棉花还是西域的棉花,长期都没有继续向中原地区引种。这时候的大部分中国人穿的还是葛、麻、丝绸做的衣服。
元朝时期,南方的棉花已经向北传播到长江流域,而西域的棉花也向东传播到了陕西一带了。然后,在传播棉花和棉纺织工艺的人物中,元朝松江人(今上海郊区)黄道婆是相当出名的一位了。黄道婆年轻时流落海南岛,在那里向黎族人学会了从轧棉(把棉纤维与种子分离)、弹棉到纺纱、织布的全套技术,晚年回归故里,便把这整套技术传授给乡人。她并不是仅仅照搬从海南岛学来的技术,而是做了不少改进,比如改进了纺纱织布的工具,制造出了能纺三支棉纱的三锭脚踏纺车等。
到了明朝中期的时候,棉纺织业就已经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手工业部门了。当然,松江仍然是一个重要的棉纺织业中心了。明朝中后期棉纺织业很繁荣,还有古书里面的话记载着,比如那句“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等。
棉纺织业流行了,于是棉花在明朝就被看作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了。它的种植也从江南地区传到了中原北方地区,而且它还有一些特殊的别名,比如木棉、吉贝等。然后,明朝的著作中对棉花多有记载了,比如徐光启《农政全书》里面就有:“今北土之吉贝(棉花)贱而布贵,南方反是。吉贝则泛舟而鬻诸南,布则泛舟而鬻诸北”。还有其他的人物对棉花高度评价,赞不绝口:“其种乃遍布于天下.地无南北皆宜之,人无贫富皆赖之,其利视丝,臬盖百倍焉”等等了。
棉花能流行,是因为它有丝麻皮毛等等都没有的优势。比如它的质地穿在身上还是比较舒服的,比麻产品强多了。它的成本和造价又不算很贵,比丝绸、皮毛都便宜,可以在平民百姓中广泛推广开来。于是,到了清朝前期的时候,棉布就成为主要衣料了。当然,对北方人来说,它还有一个不可替代的作用,填充在冬装被褥里面冬季保暖御寒不可缺少了。
古代人,当然对棉花棉布高度评价了。 清朝王应奎的《柳南续笔》中记载:“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蚕桑也。”
我国古代的棉纺织业产品,当然都是手工操作的了。从棉花收获开始,弹棉花、轧棉花、纺纱、织布都要依靠一系列手工工具来完成。现在,已经是机器纺织业占据绝对优势的时代了。但是手工纺车、织布机、土布在很多地方仍然存在。当然,那完全是作为“文化遗产”用来制造工艺品、纪念品使用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