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一品大员叶名琛,真的被“抓到印度当猴展览”?

授权自朝文社(ID:ailishi777)

01

这一天,是1858年3月12日。

英国无畏舰抵达印度加尔各答,一位51岁的大清官员从船舱里被押出,随后被囚禁在加尔各答的威廉炮台——

大清体仁阁大学士,两广总督叶名琛,在经过了48天海上押解后,抵达了他人生的最后一站。

在落后就要挨打的中国近代史上,这位有着“六不总督”称号的叶名琛大人,常见被历史票友们嘲贬狠踩。
甚至有人说,他被英国人装进玻璃笼子里,像猴子一样供人参观,一路给英国人赚足了“票钱”,相当活灵活现。
那么,在真实的历史上,这位可怜的叶名琛大人,果真如此低能么?
事实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的大清官场上,叶名琛却也曾是28岁就高中进士的才俊,在39岁那年,就坐到了一个看似肥缺、实则如同火山口一般的“岗位”上——
广东巡抚!

02

为什么说广东巡抚是“火山口”?
第一次鸦片战争打完后,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了一大堆不平等条约,可兑现成了难题。
认真“按合同办事”?
老百姓肯定民怨沸腾,年轻气盛的咸丰帝更不答应。
干脆违约,不承认?
那又得招来英国人的船舰恐吓!
但就是在这么一个简直怎么做都是错的岗位上,当时的叶名琛却混得如鱼得水。每次遇到英国人的逼迫,他都软硬兼施——
一边跟英国人推太极磨洋工,一边武装广东当地乡勇,借“民意”给英国人施压。
当谈判谈到白热化时,叶名琛还时常来个“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竟然精心研究《南京条约》的条款漏洞,逐条逐句把对手怼回去,多次叫英国人吃瘪。
尤其不容易的是,1854年6月,广东又爆发著名的洪兵起义,广州也一度陷入洪兵包围。
而这一年,太平军已经占领了江南大地,剑指京畿要地。
北方打成一锅粥,富庶江南尽失,原本就靠广东输血,这下一闹腾,简直火上浇油。
但就是这般火上浇油的局面,当时已是两广总督兼通商大臣的叶名琛,硬生生给扛了过来。
他治理下的广东,成了当时风雨飘摇的清廷最为放心的一根“支柱”。
这位未来的“昏官”,也因此声誉鹊起,年年被咸丰帝表彰为励志“劳模”和“先进个人”。
《清史稿》:
遂疑古今成功者,皆如是而已。
03
而在1856年10月“亚罗号事件”爆发后,叶名琛的应对,更堪称当时清朝官员里的榜样。
先是面对英国无礼的挑衅讹诈,做到有礼有节回应;而后在手里无兵无钱的窘境下,冷静应对英国的进攻:
他多年苦心培养的民团,给了英军狠狠打击,创造了清军水师击败英国水师的经典战例。
一来二去几个回合,英军虽然迫近广州,甚至击毁珠江口炮台,却无力打进广州城,双方陷入拉锯。
甚至,蓄意挑起这场战争的英国驻香港总督也因战事不利,被英国政府解职。
以当时中英的实力对比,外加叶名琛手里的“牌”,打成这样已实属不易。
当然,叶名琛接下来的槽点也是不少——
比如,他虽然老谋深算,却也极度迷信,还在城里建起了“长春仙馆”,遇到重大决策就抽签算卦。
又比如,他虽然高度重视情报战,但对敌情的了解还是非常模糊,也根本不明白英国此次的战略意图。
所以,他根本不知道英法已经结成战略同盟;更不会想到1857年12月底,英法联军就会攻打广州。
哪怕面对确凿情报,他也固执地不肯相信。
然后,就有了他人生里摔得最惨的一仗:
1857年12月28日,英法联军攻打广州,汉奸张同云等人卖力带路。
叶名琛大败,做了俘虏。次年1月5日,他被塞入英国军舰“无畏号”,押往印度。
04
实事求是地说,即使叶名琛少犯一些错误,这一仗,他也注定赢不了。
中英双方的巨大差距,彼时清廷官员的认知偏差,外加上头那位刚愎自用的咸丰帝,能撑到这个地步才输,当算硬杠到了份儿。
但作为带路党的张同云等汉奸们,以及出卖叶名琛的广东巡抚柏贵,显然不这么想——
只有把叶名琛搞臭,才能掩盖自己的罪责。
作为胜利者的英法联军,当然不这么想。
虽然他们也承认叶名琛“是英勇果断的人”,但为了巩固既得利益,就必须把他搞臭。
而刚愎自用的咸丰帝,更需要一个“背锅侠”来顶缸。
于是,三方“一拍即合”,各种丑化滚滚而来。

但是,在英国人的史料以及叶名琛随从们的回忆中,叶名琛的最后一程人生却是这样的——

押解路上,他一直很坚强。

哪怕在船上身患重病,也是咬牙强忍,绝不在英国人面前喊一声痛。

叶名琛本来想着,能够作为俘虏见到英王,当面怒斥英国人的强盗行径。
当这个可怜的愿望落空后,他随即做出抉择,从此再不进食。哪怕看守他的英国人,捧着食物求他,他也置之不理。
直到1859年4月9日,凄然死于威廉炮台。
死时,他“双目炯炯,怒容未息”。
可以想见,他不惧死。可是,他死得有多么不甘心。
英国人在史料里,也对他留下了心悦诚服的评价:“确有大丈夫气概”。
可无论丑化还是公正,此情此景,对于那个落后挨打时代的叹息与反思,尽在其中…
参考资料:《清史稿》、黄宇和《两广总督叶名琛》、茅海建《入城与修约:论叶名琛的外交》、李贵录《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叶名琛的悲剧》、关河五十州《晚清帝国风云》、史诚《叶名琛的百年冤屈》、张国权,马俊吉《叶名琛悲剧以及原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