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张掖西来寺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张掖西来寺

张掖西来寺位于甘肃省张掖市西南隅西来寺巷,是张掖市佛教协会所在地。

康熙五十九年(1702年)署理抚还大将军平郡王纳尔素赐金赐额,令剌嘛刘劳藏重修,命名为“西来寺”。

寺内原有木刻像五尊,塑像32尊,塑像中有32臂佛像一尊,现均已不存。壁画墙二十一面,内有元代三面、明代十面、清代八面,由于年代久远,已有损失。陨石一块,已佚。

1953年天水冯国瑞教授过甘,指山门前的鼓儿石为唐代物(此石花纹作为飞马形),建议政府移文化馆保管。又寺中旧有殒石一块(旧称落星石)。斗大、椭圆形。寺院中原有木刻像5尊,塑像32尊,在塑像中有32臂的佛像一尊。佛教有显密二宗,张掖各寺院多属显宗,唯西来寺为密宗。

1993年,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亲题“西来寺”及“大雄宝殿”二匾,悬挂于山门和殿门。1995年,从缅甸请来白玉雕释迦牟尼卧佛一尊。1997年塑大殿十八罗汉,玉佛身后塑十大弟子。

如今的西来寺,院内引水凿池,松柏交翠,青石铺道,使这座木鱼清磬,晨钟暮鼓的古寺,倒象一处雅丽清幽的园林。这里是甘州古文物的荟萃之地,寺内香火日夜不熄,朝佛礼拜者和中外游客接踵而来,络绎不绝。

现存藏经楼为单檐硬山顶,两加卷棚顶,面阔5间,进深五架梁八架椽。殿内上有表现“皆大欢喜”的袒胸露腹的弥勒佛像,跌坐蒲团,笑容可掬,生趣盎然;下有宝贝佛像和国师真容塑像。

观音殿单檐歇山顶,面阔3间,殿顶部中心有藻井,围以绘有各种图案的天花板,系明代建筑,文物价值极高。

竹香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