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厥史18——乌古斯与钦察汗(上)
四,乌古斯和钦察。
突厥帝国托生于柔然帝国。从柔然帝国开始,国家便呈现出一种游牧民族部落联盟的组织形式,这种组织形式天生便具有分裂倾向。于是柔然帝国内部产生革命,突厥人取代了柔然人,建立了自己的帝国。但突厥帝国的组织形式仍然延续了游牧民族特有的部落联盟的形式。而乌古斯部落在柔然帝国时期,编入柔然帝国,在突厥帝国时期则编入突厥帝国。在这两个帝国时期,乌古斯人都不是一只安定的力量,反之,他们一直企图争取自己的独立,建立自己的国家,但从未成功。在突厥帝国时期,中央政权变得强大,乌古斯人则依附于中央政权,一旦政权开始衰落,乌古斯人否则起义,否则离去。在西突厥帝国灭亡后,有一部分乌古斯人退入北部草原不知所踪,另一部分乌古斯人继续依附于第二突厥帝国。8世纪中叶,第二突厥帝国灭亡,乌古斯人则在亚洲北部草原上开始建立起自己的国家体系。由于本篇后续需要介绍的两个中世纪突厥穆斯林苏丹国都和乌古斯、突厥蛮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借此机会,我们有必要交待一下乌古斯人的历史。
根据近几十年的研究,仍充满争议,但是比较令人接受的一种说法是,乌古斯人起源于天山北部草原,经历了长时间的迁徙,最终活动区域遍布天山北部以至阿拉海和里海北部。乌古斯人的西征,在8世纪就已经开始。八世纪中叶,西突厥帝国衰弱并瓦解,乌古斯部落联盟中的重要“子联盟”,拔悉密(Basmil)、回鹘(Uighars)和葛罗禄(Karluk)等突厥部落结盟自治。拔悉密首领自称可汗,而回鹘、葛罗禄首领自称叶护。744年,回鹘和葛罗禄联手击败了拔悉密,回鹘首领称可汗,葛罗禄首领称叶护,建立了漠北回鹘汗国。766年,作为著名的塔拉斯之战的最重要的结果,葛罗禄离开中国西部,进入七河地区,建立了葛罗禄汗国。从此,各个乌古斯部落之间发生频繁的军事冲突,导致了一系列的部落迁徙。总而言之,从8世纪开始,乌古斯人开始了从东向西的,漫长的迁徙过程。840年,漠北回鹘汗国亡于黠嘎斯人的突袭,其中一只十分强大的部落西迁,击败吞并了葛罗禄汗国,建立喀喇汗王朝,又进一步促进了部落迁徙的势头。
赤捏格人(Pechenegs)
9世纪最后几年,根据拜占庭方面的记载,乌古斯人和可萨人结盟共同击败了伏尔加河流域的别赤捏格人(Pechenegs)。别赤捏格人也是一个部落联盟,其中大部分部落很有可能也是突厥语部落,其余可能有一部分芬兰-乌戈尔人(Finno-Ugrian),但遗憾的是,史料中没有任何关于他们的记载。乌古斯人和别赤捏格人的战斗残酷而持久,9世纪末别赤捏格人战败后逐渐融入了乌古斯部落。长时间的战争,巩固了乌古斯精英部落的统治地位,逐渐的乌古斯的统治权力集中到了萨拉部落(Salir)手中,形成了乌古斯自己的政权,并在锡尔河下游建造了自己新的都城,养吉干(Yengikant)。
养吉干的大概位置。
10世纪末,乌古斯人改变了中亚政治格局。965年乌古斯叶护和罗斯亲王苏亚托斯拉夫(Svyatoslav)订立反可萨人(Khazars)人同盟。在这个时间中,花剌子模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一开始可萨人和花剌子模协同作战,花剌子模军队帮助可萨人赶走了入侵其边境的乌古斯人,然而据说是由于可萨人拒绝皈依伊斯兰教,这个军事联盟破裂了。在965年之前,可萨人阻止乌古斯人进入富饶的顿河、黑海平原,与乌古斯人进行了长期的斗争,他们控制着从中亚西部和伏尔加河流域去往东欧的国际商路,罗斯人与乌古斯人联合反对可萨人的政治结盟便是出于这些考虑。
可萨汗国的失败,使得乌古斯人的军事影响力进一步加强,985年弗拉基米尔大公和乌古斯人组成联军,进攻伏尔加河流域的不里阿尔人,此后乌古斯人在东欧也具备了政治影响力。10世纪下半叶,乌古斯的统治者阿里汗推行一种经常性的税收政策,引起部落首领的不满,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许多游牧部落反叛,于是11世纪初,乌古斯政权开始衰落。塞尔柱人利用这个时机,从锡尔河下游迁往占的(Jand),并领导了针对养吉干(Yengikant)乌古斯汗的反叛。但是反叛失败,于是只好逃亡河中、花剌子模和呼罗珊。塞尔柱人的反叛加强了阿里汗之子,沙马立克的力量,于是他于1041年召集乌古斯大军,占领了花剌子模。2年后,羽翼丰满的塞尔柱击败了沙马立克,夺取了花剌子模。
乌古斯汗国的大概位置,位于黑海和里海之间以及以北的草原地区。
乌古斯人长久持续的内部反叛,以及对塞尔柱人的斗争,从内部瓦解了乌古斯人,11世纪中期,钦察人侵入阿拉海和里海北部,在他们的冲击下,乌古斯政权垮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