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1993年贺年(有奖)明信片获奖纪念”专用明信片综述
1993年贺年(有奖)明信片获奖纪念专用明信片,集邮界简称“93兑奖片”,它是我国第一个带有邮资图案的贺年(有奖)明信片兑奖专用明信片,兑奖(发行)期是1993年2月17日至4月17日,全套5枚(背面图案均选自河北蔚县点彩剪纸,它们分别是:喜鹊登梅、雄鸡报晓、蝴蝶恋花、孔雀开屏、牡丹迎喜),明信片规格150X102mm,邮资图规格为24X30mm,邮资图由阎炳武设计,广东高明彩印厂胶版印刷,总发行量1200万枚。
本人对该片的收集也是十分的感兴趣,现对已收集到的各种“特色”素材分类进行介绍和研究,在此与各同好师友共同切磋交流。
一、设计图稿
设计图稿是邮集组集素材中最难收集的。目前93兑奖片设计图稿也仅仅见有两种,一种是明信片邮资面设计图稿(图1)、一种是邮资图设计图稿(图2)。该两种设计图稿目前已知的也各仅有一枚。
二、变体
变体也是邮集组集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特别是大变体更是组集素材的佼佼者。目前我收集到的93兑奖片大变体共有5枚。
1、“蝴蝶恋花”折角裁切移位大变体(图3),目前仅见此一件,该变体形成原因是在印刷完毕后进行裁切时,边角部分折叠,导致裁切工序完成后把折叠部分展开时多出了块边角,集邮界也把他称为“福耳”变体。
2、“雄鸡报晓”向左裁切移位大变体(图4),该枚明信片背面图案虽向左裁切大移位变体,但邮资面却正常(图5),这说明在印刷背面图案时印刷全张在进入印刷机中出现移位,致使正、背面图案位置不一致,导致裁切时无论对准任何一面正常裁切均会出现另一面裁切移位,我个人认为这种变体表述为印刷全张移位变体更为贴切。
另外从该变体明信片左边移入图案可以断定,与它左边相连排版的明信片图案是“喜鹊登梅”,图6是“喜鹊登梅”正片与该裁切移位变体明信片复版后的图案。
3、“牡丹迎喜”向左裁切移位大变体(图7),该明信片变体性质与图4的“雄鸡报晓”变体片一致。从该变体片左边移入图案可以断定,与它左边相连排版的明信片图案是“孔雀开屏”,图8是“孔雀开屏”正片与该裁切移位变体明信片复版后的图案。
4、“雄鸡报晓”局部漏墨变体(图9),出现这种变体有好几种,一种是印刷时小杂物粘在印刷机上所致,一种是油墨乳化不平衡所致。该变体片我个人更倾向于是印刷时油墨过度乳化导致局部漏墨。
5、邮资面“龙孩”图案刷色不同(图10),主要表现在蓝色部分印色特别深,怀疑是重复套印。
(图10)
三、邮政使用
在一部邮政用品类邮集中,展示特殊的邮政实寄片也是很有必要的,在我的藏品中,特殊邮政使用片有超前实寄、兑奖首日和尾日等等。
1、超前实寄片(图11)。1993年1月23日(正月初一)湖南衡阳寄贵州贵阳郭润康收,盖衡阳“筒取”戳。现知使用最早的超前实寄片,比兑奖首日提前25天。该片是郭润康老师赠送给我一个集邮好友,后我好友又转赠给我,美中不足的是该片没有落地戳。
2、兑奖首日航空实寄片(图10)。1993年2月17日江苏苏州航空寄金门,1993年3月1日到达。
3、兑奖尾日实寄片(图12)。1993年4月17日贵州贵阳寄本埠,有4月19日落地戳。
4、贴附加费实寄片(图13)。1993年2月20日“野骆驼”邮票首发日,加贴“野骆驼”等邮票安徽合肥挂号寄本埠,收取“给据邮件附加费”0.10元。
5、调资首日航空寄美国实寄片(图14)。1995年12月1日新一轮邮资调资首日福建宁德航空寄美国,寄件人彭瑾。
四、伪造变体
适当的展出一两件伪造品也是能为邮集增加亮点。图15就是一枚伪造背面图案漏印变体实寄片,也就是用高级橡皮擦小心的擦去背面图案,伪造漏印变体,并在伪造好的片上写上一些文字以减少对伪造片的辨伪能力,但造假的最终还是造假,在光线的照射下还是能辨别出有擦痕的痕迹。
五、版式
版式研究是邮政用品集邮中的最基本功课,也是必不可少的。93兑奖片共有3种版式,主要版模特征表现在邮资面左边的“1993年中国邮政贺年(有奖)明信片获奖纪念”中的“贺”字和右边邮资图上的“中国邮政”中的“邮”字(图16),三种版式这两个字的区别如图17“贺”字有缺口、图18“邮”字有缺口、图19“贺”和“邮”两字正常等。
以上观点只是本人的肤浅见解,希望有不同的研究成果来共同推动93兑奖片的更深层次的研究和收藏,比如印刷全张的各图案排列等等,这些都需要有识之士的不断努力而得出成果。
(作者:刘德利)
注:该文章将发表在2014年《邮政用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