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后郑州的众生相里,有技术依赖与脆弱城市的无奈|特评
文 ︳深圳特区报评论员 姚龙华
最近几天,河南暴雨,灾情肆虐,牵动人心。
危难之际,各种各样的人性光辉令人动容,暴雨冲刷之下暴露出的一些问题也发人深思。
7月22日开始,一篇题为《灾后郑州:当一座都市忽然失去了互联网》的文章在网络刷屏。文章展现了灾后郑州断水断电尤其是断网的情况下,失去电子支付、网约车、地图导航、共享单车、外卖配送、酒店网络预订、官方新闻通告推送等技术服务后的众生相。其中的种种无奈乃至荒诞,让人切身地意识到个体的局限、技术的悖论与城市的脆弱。
01
灾难面前人太渺小
“7月20号之后,郑州仿佛一夜之间回到了2000年左右。在这座城市里,到处都是没有电与互联网的荒漠地带。”
互联网时代,人们的行为习惯,市场的交易流程,社会的运行秩序,全都深受互联网的影响乃至塑造。
正常情况下,大多数人都在享受互联网时代的技术红利,乐享互联网技术驱动下的高效便捷的生活方式。它们弥补、延伸乃至放大了很多人的行为能力,成为很多人身体的一部分。
当今世界,尤其是当下中国,对于网络与社交媒体的依赖已经深入骨髓,政府与企业也都在大力推广智能技术。新一代的年轻人中,很多吃饭靠外卖,找路靠导航,支付靠扫码,社交靠微信微博,出门不带现金,证件全都绑定在手机上。断电断网的生活,对于他们来说简直是噩梦,是无法想象和忍受的。
但一切并非那么坚如磐石,也并非那么理所当然。互联网时代的所有秩序,断电断网就会陷入瘫痪。
一场超强暴雨,一次自然灾害,一种极端情况,让断电断网的郑州成为一个巨大的“试验场”。很多身处其中的人,都体会到了深深的无奈感和无力感,都出现了明显的茫然感和不适感。大街上到处都是高举手机找信号的人,是这次暴雨带来的深刻隐喻,也是这个时代带给我们的深刻隐喻。
大的自然灾难面前,人会显得特别渺小,即使是拥有看似强大技术力量的现代人,也同样如此。因为它会很多东西“连根拔起”,让各种前置条件都悬置起来,正如断电断网。现代社会赖以高效运行的重要前置条件一旦崩塌了,所有的便利都有可能变成阻碍。
技术是把“双刃剑”,它在给人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让人的一些能力退化了。
当人们过度依赖数字技术而渐渐遗忘原始生存技能的时候,其实是很危险的一件事。在自然灾难面前,断电断网生活受阻还是小事,应急能力缺乏难以自保那可是要命的事。毕竟,在生死一瞬的突发时刻,即使手机信号满格、电量满格,也很可能救不了你。
02
我们从哪里获得重新站起来的力量
在《灾后郑州:当一座都市忽然失去了互联网》一文中,作者描述的各种场景下的众生相里,都有意无意在说明一个事实:在极端情况下,更新的未必代表更好。
比如,没有网络信号,无法扫码支付,手头又没现金,“以物易物”的原始交易模式出现了;技术升级的共享单车让人不胜其烦,微博系统借助2G网络开辟求助通道留下一线生机;高德地图的紧急情况地点标示功能无网络用不上,熟悉道路险情的大哥蹲守路边提醒路人避免入坑反而更管用……
我们周围的世界,网络无处不在。假如网络崩溃了,我们从哪里获得重新站起来的力量?从原始的生存本能里,从一个个血肉之躯的守望相助里。
自然灾害是我们永远要去面对的事情,但人之为人的不凡甚至伟大,也在面对不可抗力时的本能反应和行动选择中彰显出来。“毫无疑问,在电力和互联网恢复之前,郑州这座城市秩序的缓慢修复,靠的正是一个个普通人,是货拉拉司机、马路边清扫污泥的清洁工,忠于职守的交警,还有酒店楼下免费为路人开网络热点的女服务员,是互联网技术发达之前我们就拥有的同理心、责任感,甚至出于自利的目的。”耳闻目睹的救灾信息越多,我们越能感受到这确实并非为“原始”的事物怀旧或者辩护,而是提醒我们要意识到技术的局限性,要意识到技术之外人与人的真实链接的重要性。
有位网友说得好:“一次灾难留给人的是深深的深思,在这个网络时代,我们一直在独行,从没想过失去之后,是否会像上岸的鱼那样,需要相濡以沫才能生存!”
03
城市的脆弱性与反脆弱性
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如同给城市做了一次全身“CT”,将应急系统、空间形态、社会意识、城市治理等方面的问题无限放大。
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奇·贝克在《风险社会》一书中指出,发达工业社会已进入自反性现代化阶段,进步可能会转化为自我危害乃至自我毁灭。社会越是发展,随之产生的关于其基础、结构、动力和矛盾的知识就越多,同时也提高了行动情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大城市是个复杂的巨系统,具有不可避免的脆弱性,极易因为局部的障碍而导致系统性的不良后果。郑州作为全国首个全场景数字化运营城市,暴雨灾害导致的断电断网,不仅千万人的生活受阻,也让整个城市的正常运行受阻。
一场暴雨再次警示我们,城市需要更高的治理能力,需要更大的韧性。
美国提升国家韧性委员会对“韧性”的定义是,一种为承受、恢复、适应不良事件做准备的能力。增强韧性就是有更好的灾前准备和减少灾害损失的计划,而不是灾害发生后兑付损失的无奈。所谓的“韧性城市”,就是要像弹簧一样有张有弛,在出现不同类型的城市问题时能够从容应对——不论是否能提前预料到灾难,城市的公民、企业和基础设施都有能力迅速抵御、适应和恢复。
面对受灾范围广、不确定性强、破坏力大、灾害易次生衍生的自然灾害,韧性城市强调多元主体参与,尤其是自下而上的城市自我管理与自我修复。同时,强调全过程、全方位、多风险、多灾种共同管理,建立分布式储能系统、做好应急体系不依赖高科技的备案、从集中式转向分布式系统布局降低系统依赖,都是重要的考量因素。
知名的风险管理理论学者塔勒布提出了“反脆弱性”(Antifragile)的概念,揭示了事物“脆弱-韧性-反脆弱”的三元结构特征。如果说韧性是抵抗冲击并恢复原状,那么反脆弱性则是让事物变得更好。
从世界城市发展史来看,城市的每一次飞跃,都依赖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基础设施的迭代。这也是城市反脆弱性的重要途径。断电断网确实影响了灾区人民的生活,但其他没断电断网地区的信息技术应用也极大地增强了应急响应和组织动员能力。可见,技术有局限性,但不能因噎废食,自然灾害的发生,倒逼我们查漏补缺,推动技术进阶升级,有效提升城市的韧性水平和反脆弱性能力。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编辑:王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