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名校:华县杏林小学史略
吉建军:字劳伍,华州杏林人,诗人,作家。
2017 年,杏林小学建校110周年(杏林小学:原华县初等小学堂、华县第四完全小学、杏林中心小学,体制改革后成为杏林小学,为杏林镇中心校,为统一起见,后文一律称为杏林小学),作为华县新式教育的活化石,杏林小学可谓是实至名归。学校的建校历史,可追溯到清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
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这是一个特殊的年份,在之前的1906年,清廷下诏所有乡试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并令学务大臣迅速颁发各种教科书,责成各督抚实力通筹,严饬府、厅、州、县赶紧于乡城各处遍设蒙小学堂。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一直提倡和实践新式教育的杨松轩先生,从临潼雨金两等小学堂堂长任上离职,回到了家乡华州。
杨松轩与友人顾熠山、郑云章组建华州教育研究会,杨任会长。研究会拟办两等小学堂作为教学改革的实验场所,但既无资金又无校舍,困难重重。经他们多方奔走,只筹措到“二两半银子”。
一天晚上,杨松轩与友人通夜开会商议办学之事,熬尽半碗灯油。最后议定,不足的经费继续筹措,校舍就借大王庙的旧房。不久,华州教育研究会附设的初等小学堂正式开学——华州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新式学堂成立了!由此留下“二两银子半碗油,大王庙里办学堂”的佳话。
而新式学堂的选址所在的大王庙就在今天华州区杏林小学的现址上。光绪三十四年三月(1908年),学校迁至县城内少华书院旧址。而曾经的大王庙,继续招收小学生,成为陕东地区新式小学教育的典范。百年小学就从这里开始发端了。
早期的初等小学堂,完全借用当年大王庙的建筑。大王庙是杏林镇保存比较完好的一座佛家寺庙,原先的僧侣在寺庙被作为学堂之后,都四散安置了。整个寺庙的格局一直保持到解放前。
据杏林小学原校长种宝育老师回忆,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他上小学的时候,大王庙的格局依然保持原样。在大王庙的正南面的庙门,仍然作为学校大门,在大门两侧,有两间北向的厦子房,一度作为老师的办公室。
从正门进入校园之后,左右东西两侧是两片菜园,而在东南角和西南角,有两眼水井,东南角的水井还配有水车,水车也一直保留到解放后,才逐渐移除,存在历史相当悠久。菜园中间是一片开阔地,在左右菜园与开阔地之间,有两排高大的黄杨树。
开阔地的尽头,就是原先大王庙的前殿,前殿是僧侣们做功课的地方,面积较大,有五间道檩,改成学校后被隔作几间教室。前殿背后紧接着就是后殿,后殿是佛像所在的地方,佛像被挪走之后,改为会议室,四个角也被隔作四间屋子,是学校领导住宿和办公的地方。
这是最初的杏林小学的样子,一直到了民国中后期,作为当时全县第一所近代新式小学,学校几乎聚集了全县接受新式教育的学生,学生规模也越来越大。而原有的建筑显然无法满足教学。于是,在前殿和后殿紧挨着的西侧,修建了两排木板房,这木板房是两层结构,中间是楼梯,通往东西两边。木板房的顶板上还有学校修建这两栋房子以及扩建校舍的记录。
这两栋民国风明显的建筑一直保留到改革开放之后。而在解放初期,原来的初等小学堂改为华县第四完全小学,尽管年级增加了,学生增多了,而学校硬件设施却没有增加多少。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当时的教育工作者们,想尽一切办法,保证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
学校先后修建了在前后殿东侧的三排苏式风格的教室,每排两个教室,中间隔着两间教师休息室兼办公室,所谓的两间,其实是一间,在这间办公室的中间,东西加一面墙,开两个门窗,一个南向,一个北向。这样一来,学校的教室就多起来了,尽管各个年代的建筑都有,总算是能够容纳更多的学生了。
上世纪六十年代,杏林小学建校以来建筑规模最大的历史时期,几乎是一个建筑历史博物馆,不仅有前清的庙宇建筑,又有民国时期的木板式建筑,更有苏联风格的新建筑。
据原校长种宝育老师回忆,当时有一块杏林小学重要历史见证的一块石碑,就嵌在大殿东南角的热水房的墙内。这块石碑记载着解放初学校扩建时给予学校建设巨大支持(比如捐献土地和资金数量等)的人员名单。曾经出现过有学生因为上面有其父亲名字而受到同学取笑责难并愤而凿坏其父名字的事件。
1985年,大殿才被拆除时,那块原本嵌在墙内的石碑,在拆除大殿的过程中神秘失踪了。种老师多方打听,才得到线索:原来是一个在学校干活的村民,将这块石碑拿回家去了,而且石碑已经碎为两块。种老师花钱将石碑买回来,悉心地栽在学校的中心花园的中央,并沿着石碑的外缘砌了一圈砖,以资保护。后来因为有碍观瞻,在石碑前面修了一个照壁。
六七十年代的校园围墙仍然是原来庙宇的土围墙,在围墙西侧,在木板房之间,有一段围墙豁口,从豁口可以直接走出校园,再往西是个慢坡,坡下是一片开阔地,作为操场之用。操场上有平衡木、单双杠等简单的体育器材。种老师回忆,慢坡后来塌陷得厉害,学校新修围墙的时候,就彻底把西界墙确定了,操场也就固定在了校园东侧。
三排苏式建筑的东侧,也是一片开阔地,也就是后来的操场。模板楼后面是一片小操场,当时学校操场就有三处,面积很大。整个校园的面积超过十五亩。
据种老师回忆,那两栋板房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是学校较好的建筑,1974年,他回校任教,曾经在板房内住过,当时条件非常差,只能用稻草在二楼的地板上打一个地铺,对付一晚上,第二天继续上课,有时候上课的时候,老师身上还带有没有抖落的稻草痕迹。
在这样的条件下,初等小学堂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成为杏林小学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芭树
到了1985年,学校面貌发生了巨大的改观,首先是拆除了原大王庙的前后殿,民国时期的模板楼也在这个时期被拆除,重新修建了砖混木架结构的教室。学校还多方筹集资金,在三排苏式教室的前面修了一排教师宿舍,仍然是木架结构,陈设简单而非常简朴。
与教师宿舍相对的西面,学校修建了一排办公楼,因为经费紧张,比后面的教室短了一部分,时任学校校长的种宝育老师主持学校的建设,后来争取至今,才将这排办公楼短出的部分修齐,至此,整个学校的建筑布局虽然简朴,却也规整大方。
三排苏式建筑的教师和新建的西侧一排教室,基本满足了当时的教学工作。苏式建筑一直保留到新教学楼建成之后,才渐渐退出历史舞台。
苏式教室中,第一排和第二排教室中间是一片开阔地,新建的舞台就建在这里,平时学校开展活动或者全体师生开会,就在这个舞台上主持。后来的操场就建在学校东面一片开阔地上,面积较大,也较能满足学校开展正常的体育活动。
舞台西面有一个较大的花园,花园西缘是两棵巨大的芭树,芭树很粗,有几百年的历史了,三个小朋友也无法合抱。当时这种树极不常见,而学校的老师们却知道这两棵树的名字。我后来能够认识这种稀有的树木,还是在杏林中心小学得到的信息。(芭树,又叫卫矛、鬼箭、六月凌、四面锋、蓖箕柴、四棱树、山鸡条子、四面戟、见肿消、麻药。为卫矛科植物卫矛的具翅状物的枝条或翅状附属物。全年可采,割取枝条后,除去嫩枝及叶,晒干。或收集其翅状物,晒干,有破血通经、解毒消肿、杀虫之功效。)
梧桐树
在芭树的南面,是一棵高达的梧桐树,也是很少见的树种。而我们很幸运的在小学时候就得以见到这样的树种。梧桐树上有一根横着绑起来的木棍,据说是当年大王庙的僧人们挂铜钟的地方。每到春夏季节,梧桐树上掉落白色的絮状物,掉落在地上就化作了水状,如同飘雪一般,非常有趣。
杏林中心小学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全国第一批实施新课改的学校,最早实施拼音教学,为新时期的教育教学改革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2003年8月,百年不遇的大洪水让华县成为泽国,灾区的群众和学生在杏林小学度过了最艰难的日月。很多灾区的学生,就在学校的帐篷小学上课,而杏林小学优秀的教学质量,和蔼可亲的老师、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给灾区的孩子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洪水过后,很多灾区孩子选择继续留在杏林小学就读。为了安顿好这些孩子们,学校率先在全县开始了寄宿制尝试,把原来的教师办公室腾出来给学生们做宿舍,而老师们只能选择“走读”。这在全县是先例,同时也体现了杏林小学百年名校的包容开阔、有教无类的教育教学理念。
2005年,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学校多方筹集资金,修建了新的教学楼,之前的苏式建筑的老教室还陆续存在了几年,最终也都拆除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栋栋窗明几净,样式新颖的教学楼,以及设施齐全的学生宿舍。学校的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那块记载着学校历史的石碑,也消失了踪影。原杏林中心小学校长种老师说,石碑很可能被埋在了教学楼的地基下面,应该不会丢失。
2017年是杏林小学建校110周年的庆典,这座有着110年历史的小学,跨越了清朝、民国和新中国三个重要的历史时期,是华县近现代教育的活化石。笔者有幸成为这里走出来的学子,感到非常骄傲和自豪。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相信,华州区杏林小学一定能够插上腾飞的翅膀,再创教育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