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批国保--古建筑(75)

248.长城

(1)齐长城遗址

横亘于齐鲁大地,始建于春秋时期,距今已2500余年。西起黄河,东至黄海;东西蜿蜒千余里,几乎把整个山东南北分为两半。经实地测量齐长城全长618.893公里,共翻越1518座山峰。主要有长清段、泰安段、莱芜段、五莲段等遗址,其中保存最好的齐国莱芜段57.832公里。


齐长城遗址史称千里齐长城,齐长城源于济南市平阴县,古济水河东岸,从大峰山山顶通过,蜿蜒千里,直达青岛市黄岛区东于家河村北入海。此军事巨防,蜿蜒起伏在1518座山峰上;它历经平阴、长清、肥城、泰山区、泰安郊区、历城、章丘、莱芜、博山、淄川、沂源、临朐、沂水、安丘、莒县、五莲、诸城、胶南、黄岛共19个县市区的94个乡镇、办事处。


齐长城城墙的构筑特点是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地形,建筑材料就地取材。平原和矮丘,以土板筑成宽十二三米,高七八米的土城墙。如岭子头处搞"大寨田"挖掉南侧一半,现遗址底宽仍达5.2米,高仅2.5米。穆陵关西大岘山上坍塌后的遗址底宽达15米,高5米。土筑城墙就地取材,黄土、黄粘土、沙土、砂砾土都有。不论何种土质,都是加盐水板筑,至今盐渍可见。板筑时夯层10—25厘米不等,现裸露处夯层明显。


齐长城源于长清县孝里镇广里村,古济水河东岸,从大峰山山顶通过,蜿蜒千里,直达青岛市黄岛区东于家河村北入海,全长618.9公里,共翻越1518座山峰,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长清县境内有两条齐长城,即主线和复线。主线西起孝里,经双泉、马山、万德与泰山相连,复线均在主线以南长清与肥城、泰安交界线上。两道长城之间为屯兵营房和石砌通道,城墙一般高5米,厚2.5米,城墙内侧有守城马道,高4米,宽2米,马道下依墙建石屋。长清境内齐长城共约97.8公里,翻越山头294座。


长清县孝里镇方峪村地处“中国长城之父”“世界壁垒之最”齐长城起点,中华孝文化源头。


齐长城泰安段


齐长城风门道关位于逯家岭东北处摩云岭和双堆山之间的垭口处莱芜和博山的交界处,俗称“黑风口”。现在昔日的关隘早已荡然无存,垭口处立着一块碑,写的是:齐长城遗址风门道关。风门道关是齐长城上一处重要的关隘。从逯家岭去龙堂,正好经过风门道关。站在关口处,劲风铺面,群山逶迤,峰峦叠障,风景秀美。齐长城沿山脉东西排列,遗址上的烽火台残垣断壁,怪石嶙峋。齐长城风门道关西南面是莱芜的逯家岭、卧云铺、上中下法山5个古村,东北面是淄博的夹山、龙堂2个古村。这里民风纯朴,村落酷似一座座石头城堡,留下一座座石头房子,形成了北方独有的地质山村特色。

齐长城莱芜段青石关

青石关原为齐鲁要道的咽喉,北有齐国国都临淄,正处于双峰对峙之间,中为一线天的谷口之南的制高点上。青石关古道也是在那是建设的,古道长3公里,宽28米,古称“瓮口道”,现称“关沟”,是夹在群山之间通往青石关门的小路。这条不足几公里的夹谷,两侧山峰苍翠,壁如刀削,接近关门处,是关沟最狭窄、最难走的地方,两边峭壁雄峙,山势呈“V”型,最窄处不足两米,过去只能通行一辆木轮车。


青石关素有“齐鲁第一关”之盛名,更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说,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长勺之战、艾陵之战、赢之战均发生于锦阳关和青石关一带。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青石关附近也有战场。所以青石关不仅是齐长城著名的关隘,还是闻名遐迩的齐鲁故道。这里更是军事要塞,又是交通中枢,故设重关镇守。


锦阳关,又称通齐关,位于章丘市文祖镇三槐树村与莱芜市雪野镇娘娘庙村之间的齐长城上,是齐长城三大重要关隘之一。自古以来既是交通要道,也是军事要塞。锦阳关这座城门,1938年被日军炸毁了。现城门复建的。

战国时期,经济实力强大的齐国修筑了长城,以御鲁、楚。齐长城在莱芜境内有青石关、锦阳关、黄石关三大关口。现在锦阳关段齐长城保存相对最完好,锦阳关在抗日战争时期被毁,修建省道242时彻底拆除,现存为原址重建。


黄石关东西各有山头一座,每座山头都筑有一个团城,保存基本完好。东山头团城南北长30米,东西阔10米,墙高1.5米-1.8米,宽0.6米-0.9米,西墙南端有1米出口一个。西山头团城绕山顶而建,南北长约100米,东西阔30米,墙高1米-1.8米,宽1米左右,东墙北侧有1米出口成台阶状拾级而下。远望两山夹一谷,气势磅礴,当为齐长城之重关。


在章丘境内的这一段齐长城,东起阎家峪乡三台村东约3公里的山头与淄博市相连,西至垛庄镇的腰滋西南山头与历城区相连,东西方向沿山脊而筑,全长约70公里。主要有三大关口:锦阳关、黄石关和北门关。锦阳关位于文祖镇三槐树村南约2公里处。关东西两面横锁着烽火台、长城岭山。关口两侧山坡较缓,现存长城为清代咸丰十一年(1861年)为抵御捻军入侵而重修,保存完好。城墙高6-7.5米,垛口间隔1.2米,墙阴马道依稀可辨。该处长城垛口排列整齐,有高大的女儿墙,长城顺山势呈阶梯状上升,远眺蜿蜒曲折,甚为壮观,是保存最好的长城段之一。现被列为济南市重点文物保护段。黄石关位于阎家峪乡三台村正南1公里处,东有劈林尖山,西有俊林山,关口设在峡谷内。北门关位于垛庄镇桥子村东南约3公里处,成马鞍状,关口从山垭穿过,两侧城墙遗存较差,部分为石土混砌的墙体,因倒塌成梯形乱石堆状,现为章丘至莱芜的西路。

齐长城专家介绍,齐长城古遗址经鹿角山、黑虎寨、油篓寨、蟠龙山、雁门寨到太平山出博山境之前的一段,均是以山代城,唯独在劈山上修建了一段齐长城及兵营复线,说明此处的重要性和战略地位。


齐长城黑虎寨段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涌泉村的南部山脊线是齐长城的主线油篓寨-蟠龙山防线山险墙段。齐长城复线劈山段段是从莲花山开始的,其为涌泉齐长城复线(莲花山-达摩顶)的北端要塞。从莲花山往南经过劈山齐兵营,就会通到齐长城的主线要塞达摩顶,东南连接雁门关兵营,西南连接油篓寨、黑虎寨、鹿角山兵营,在这一地区前线的驻军需要相当的后方供应和基地大本营的支持,这条复线实际上是边境前线的后方补给线。分析其原因除了军队成员补充休整、通讯支持外,更重要的原因一是从城子要塞到太平山一段,齐国地域山高林密,只有从口头到涌泉十八盘一线可以行驶官轿子、牲口,是一条通过齐长城防线的唯一官道。


莲花山


齐长城油篓寨段

博山区名胜古迹有世界文化遗产长城的组成部分——齐长城,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颜文姜祠、碧霞元君行宫、玉皇宫、范公祠,凤凰山等


齐长城遗址博山九龙山

临朐段遗址位于境南部。西接淄博岳阳山凤凰岭,经嵩山、九山、沂山、大弁山东去入安丘县,长75公里。城依山而筑,随岭阜沟壑起伏。凡高崖陡壁处,仅用石块砌成2米左右的矮石墙。每遇沟壑,则用巨石构筑。一般地段为土石结构,其基础由精加工的大石砌成,宽8—10米,高3米,上为夯土,层次分明,每层厚约20—30厘米,夯窝均匀,清晰可辨。有些地段为冬季施工,土里掺有盐水;有的尚存木桩痕迹,以加大拉力,保持平衡。


齐长城遗址诸城段永镇关

齐长城诸城段西自郝戈庄的马耳山,沿马耳山向东,经石人山、七泉山、马羊山、大沟山、小沟山,至韩家沟村南岭,以上地段的长城遗址亦是现在诸城和五莲县的分界线,当地群众称为“长城岭”。由韩家沟村南岭向东,越过诸(城)——户(部)公路,进入皇华镇境。穿过庙子村,经黄崖前村北岭,翻越海拔429米的望海楼山进入桃林乡。向东跨过诸(城)——日(照)公路,跃上海拔402米的黄牛山,进入瓦店镇境。又东翻马山主峰,进入桃园乡。


五莲段遗址位于境北,有长达50余公里的城址。它横跨潍、涓二水,历经100多个山头,为泰山山脉之东现存最完整的一段。尤以院西乡西段最好:长1.5公里,底宽6.5米,顶宽3.5米,高2.5米,砂土夯筑,至今十分坚固。遗址座落在马耳、分流两山之间,前后均有长城村,中有古道,东西两侧筑烽火台,今台基仍存。


胶南段遗址位于境北,全长55公里,残垣依稀可见。最东端城址高3米,底宽6—7米,直入大海。古老拙朴的长城与瀚浩壮阔的大海相衬托,气势雄壮,动人心魄,今已成为青岛市著名胜景之一,被誉为“少海连墙”。


千里齐长城,是中外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军事防线之一,是国内外年代最久远、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古建筑遗址。1984年,青岛市人民政府公布青岛境内的齐长城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国务院公布齐长城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2)纳林塔秦国长城遗址

纳林塔秦长城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伊金霍洛旗纳林陶亥乡南山梁上,是秦昭襄王为抵御匈奴而筑的长城的一段,南起陕西神木县,经此向北到准格尔旗,全长40余公里。其中纳林塔长城遗址是伊克昭盟境内保存最好的一段,用自然石片垒筑。遗迹高1.7米,宽3米多。

******************************************

(3)宁夏秦长城遗址

宁夏自古就是中国北部边防前线,素有“关中屏障,自陇咽喉”之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从战国时期开始,历代封建王朝几乎都在宁夏构筑过长城,令宁夏堪称长城博物馆。时至今日,秦长城、隋长城、宋壕堑、明长城等不同历史时期、用黄土夯筑、砂石构筑、石块垒砌的不同建筑材料修筑的古长城,在宁夏境内累计长度绵延3000多里,形成了一道绝妙的景观。

***************************************

(4)燕长城遗址


燕长城是战国时燕国筑造。长城东西走向,由内蒙古赤峰市由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北梁跨越老哈河,进入辽宁省建平县境,经由热水乡、烧锅营子乡、二十家子诸乡镇后入内蒙古敖汉旗境内,再转而向东北延伸。燕长城在烧锅营子乡境内长达10公里之多,燕长城建筑在高山险峻的山冈上,表面用大石压缝砌筑,城墙宽2.5米左右,石墙蜿蜒在起伏连绵的上岗和深谷之中,宛如一条巨龙盘绕在崇山峻岭之中,成为抵御外敌的一道天然屏障。

**************************************

(5)万里长城━司马台


司马台长城位于北京市密云区北部的古北口镇司马台村北,紧邻古北水镇,司马台长城的城墙依险峻山势而筑,并以奇、特、险著称于世。司司马台长城被司马台水库分为东西两段。东段有美人楼16座,西段有英雄骨灰楼18座。中国著名古建筑学家罗哲文曾评价“中国长城是世界之最,司马台长城堪称中国长城之最。”

*******************************************

(6)乌龙沟长城

乌龙沟长城建于明朝,属内长城,修建这段长城的目的应该是为了防止蒙古族的入侵

。网上有人说这段长城的美观作用多于防御作用,目前该说法并不能被证明,明朝疆土地图虽大,军事却一直积弱,军事体制畸形,导致没有一支强大的军队稳定边疆,而中国又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当时北方的蒙古、满族都近距离的威胁北京。俺答汗曾破古北口包围京城三天;明土木之变后的1449年瓦剌曾破紫荆关直逼京城,而乌龙沟就是紫荆关的外围防线,守只有一线,破则京城门户洞开。


修建内长城是明朝特殊的条件下的产物:蒙古未灭,时而降伏时而造反;东北的满族也渐渐兴起,不时与明朝军队发生冲突,在自家后院修建一条内部防御线拱卫京师绝对是无奈的选择。戚继光任蓟州总兵时,曾总理蓟州、昌平、保定三镇练兵事,也就是天津蓟县、北京昌平、河北保定一线,环绕北京,而戚继光当时的主要敌人就是蒙古,这里的长城也是戚继光主持下修建的。

*************************************

(7)雁门关


雁门关之称,始自唐初。因北方突厥崛起,屡有内犯,唐驻军于雁门山,于制高点铁裹门设关城,戍卒防守。《唐书·地理志》描述这里“东西山岩峭拔,中有路,盘旋崎岖,绝顶置关,谓立西陉关,亦曰雁门关。”


雁门关,位于中国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县城以北约20公里处的雁门山中,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以“险”著称,被誉为“中华第一关”,有“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之说。与宁武关、偏关合称为“外三关”。2001年,雁门关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

(8)清水河县长城


长城——清水河段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清水河县与山西省偏关县和朔州市平鲁区接界处。长150公里,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始建,直至明末。建筑包括墙体、敌楼、火墩台、烽火台、烽燧等。墙体以砖石包芯结构为主。重要关险、隘口、城墙、敌楼均为砖石砌筑。这段长城在建筑设计和修筑上都体现了明代建筑技艺,反映了这一时期政治、军事、地理历史状况。

****************************************

(9)镇北台


镇北台是秦长城一部分,明长城遗址中最为宏大、气势磅礴的建筑之一,是长城三大奇观(东有山海关、中有镇北台、西有嘉峪关)之一,有“天下第一台”之称,镇北台建于1607年,属于万里长城防御体系之一的观察所,是明长城中部的要塞之一,台为正方形,四层,外砌砖石,占地5000平方米。


第一层高10.20米,第二层高8米,第三层高4.10米,第四层高4.40米,为万历时巡抚涂宗所书。台的每层有石台阶可登,台依山据险,巍峨挺拔。站在镇北台之顶远眺,金沙蓝天、碧澄水库、逶迤长城、绿色林带和欣欣向荣的城郊建设风貌相辉映,构成了无比绚丽的彩色画卷。

***************************************

(0)

相关推荐

  • 济南莱芜境内齐长城这“三大关”,你都知道吗?

    一脚迈过那道坎,便是两重天,北边是齐国,南边是鲁国.这是公元前6世纪左右的情形了,那坎的名字叫"齐长城". 摄影:王啸 (充满沧桑的齐长城莱芜段) 齐长城,冷兵器时代的杰作.它像一 ...

  • 莱芜“齐长城青石关”“齐长城锦阳关”风景日戳“第五届齐长城集邮文化节”纪念邮戳

    莱芜“齐长城青石关”“齐长城锦阳关”风景日戳“第五届齐长城集邮文化节”纪念邮戳

  • 千年齐长城遗址齐鲁第一关#青石关的探访

    青石关,顾名思义就是青石砌筑起来的一处关口,这里是古代齐国和鲁国的边界,这边是博山,那边就是莱芜,两国通商就从这里开始,博山自古就是就是工业重镇,这边的陶瓷,琉璃和其他日用品从这里源源不断运到鲁国或者 ...

  • 【游记】春风吹度玉门关

    当飞机徐徐降落在敦煌机场,我终于来到了这个梦寐以求的地方.敦煌位于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的交汇点,南枕气势雄伟的祁连山,西接浩瀚无垠的罗布泊,北靠嶙峋蛇曲的北塞山,东峙峰岩突兀的三危山.敦煌市是甘 ...

  • 甘肃省敦煌市阳关景区

    甘肃省敦煌市阳关景区

  • 第五批国保--古建筑(1)

    三.古建筑(共计248处) ************************************** 195 1.潭柘寺 清                           北京市门头沟区 1 ...

  • 第五批国保--古建筑(2)

    本篇目录: *************************************** 200 6.万佛堂.孔水洞石刻及塔 隋.唐至明                     北京市房山区 201 ...

  • 第五批国保--古建筑(3)

    *********************************** 205 11.十方普觉寺 清                          北京市海淀区 206 12.清净化城塔 清    ...

  • 第五批国保--古建筑(4)

    本篇目录: ************************************* 215 21.源影寺塔 金                           河北省昌黎县 216 22.泊头 ...

  • 第五批国保--古建筑(5)

    本篇目录: ******************************************** 225 31.大同九龙壁 明                               山西省大 ...

  • 第五批国保--古建筑(6)

    本篇目录: *********************************************** 235 41.边靖楼 明                           山西省代县 2 ...

  • 第五批国保--古建筑(7)

    本篇目录: ************************************************* 245 51. 觉山寺塔 辽                               ...

  • 第五批国保--古建筑(8)

    本篇目录: ********************************************** 255 61.大王庙 金至明                                  ...

  • 第五批国保--古建筑(9)

    本篇目录: ******************************************** 265 71.小会岭二仙庙 北宋至清                          山西省陵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