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做“塌中”

王瑶卿、谭鑫培《汾河湾》

“塌中”在戏曲界是指原来嗓子好,而到一定年龄时嗓音突然变坏,中气不接,底气不足,逢高不起,出现平槽,无立音,勉强演唱时声音塌底,滋花,冒嚎,不搭调或塌调。发声时失去控制能力,有的人不能唱,这种现象就叫做“塌中”。

现在我们先谈谈一般老年人“塌中”的情况。有的戏曲演员到了五十岁时,由于体力减退,丹田气力,力不从心,在用气方面出现了“赤字”,中气不接,底气不足,嗓音功能渐老化,发声时多数人嗓音变低沉、滋花、冒嚎、不搭调、沙哑、无立音、不能演唱,不能正常发音。还有个别人音调发颤变窄,这主要是人的生理功能走向老化,这是发展的自然规律。

我们国家规定:男同志到60岁,女同志到55岁时退休。这是由于人到了这个年龄,身体已经是老年了,身体的各个器官的功能都在不断地老化,生命力逐渐衰退,这是生理功能发展不可抗拒的规律,也是事物自然变化的规律。但是声音的衰老比全身的衰老要提前些,男同志到50岁左右,女同志到45岁左右(更年期前后),声音就开始有改变。此时身体各部器官的功能开始向老化方向发展,喉部发声器官尤其敏感。所以每个人的声音都有程度不同的变化,有的人变化大些,有的人变化小些,有的人明显,有的人不明显。我们如果听同一个演员唱同一个片断,青年时演唱的和老年时演唱的相比,无论是声音的明亮、清脆、高亢,还是音域都有明显的改变,大大降低了。

每个人都按自然生理规律变老,但是每个老年人不一定都出现“塌中”,有不少老年人声音改变并不明显。我们所知道的著名艺术家梅兰芳、萧长华、马连良、张君秋、谭富英、高盛麟、裘盛戎、俞振飞、叶盛兰、王玉蓉等,在他们晚年的时侯,仍能在舞台上继续演唱,能保持声音的持久性。这主要在于保养身体,他们的生活很有规律,饮食适当,劳逸结合,睡眠充足,永葆旺盛而充沛的精力。他们注意从小开始锻炼身体,练功已成为他们的生活习惯,一直到老年仍不间断。掌握科学的演唱方法,运用丹田气自由,喉部松弛省劲儿,喉部没受过损伤,声音效果又好,因此推迟了自然变老期,永葆嗓音不“塌中”。

“塌中”在生活方面的原因:有的演员在青年壮年时期生活不检点,不注意身体健康。贪馋、酗酒、吸烟无节制,生活放荡,不注意劳逸结合,到了中年或老年期,由于生理性的变化,性格和脾气都在变化,往往爱生闷气或精神忧郁。长期患慢性病。在青壮年时期正是发挥艺术才能的时候,由于演唱任务重,演出过多,身体劳累过度,精力不足,丹田气欲所不达,在用气方面出现了“赤字”等,这些都会引起“塌中”。

“塌中”在演唱方法方面的原因:不讲究发声方法,在青壮年时期有力气,凭力气演唱,到一定年龄或身体一旦衰弱,气力不足就出现“塌中”现象。长期用气不当,横气或憋气,用挤压的方法演唱,是造成喉部发声器官各种疾病的主要原因,如喉肌疲劳,声带局部受损伤,而产生各种病变。演出过多,身体过于疲劳,喉部劳累过度,嗓音功能就减退,随之就出现了前述症状。

1982年7月《戏曲艺术》杂志 史书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