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烯烃期货催生贸易新模式 引领产业新风尚

2018年07月02日 期货日报

  提要

  近一年来,期现价差收窄成为聚烯烃市场最大的亮点。6月中旬,在华东、西北等地走访聚烯烃企业时,期货日报记者明显感受到,随着聚烯烃期货市场的日益完善,现货企业规避风险的手段更加多样和灵活,点价、保价、基差贸易等模式引领了产业新风尚。作为市场中“蓄水池”的贸易商,其贸易模式的更新换代加强了上下游的黏性,进一步打造出互惠互利共赢的产业格局。

  1、期现价差波动幅度收窄

  华东是聚烯烃贸易最活跃的地区,而贸易商是产业链中对价格最敏感的一个环节,市场的任何变化,无疑都会牵动贸易商的神经。

  在华东地区走访时,期货日报记者发现,近一年来,贸易商无一例外地将关注点集中在了基差的变化上。

  “近期,期现价差只有50元/吨左右。期现价差进一步收窄成为今年聚烯烃市场最大的亮点。”华东地区某大型贸易商坦言,基差波动幅度收窄成为当前聚烯烃市场的常态。

  以PP为例,近一年来,基差主要集中在-250—100元/吨,而同期主力合约期价运行区间为7500—9600元/吨。进入2018年,基差波动幅度更小,基本在-250—0元/吨。

  对于上述现象,华东地区贸易商普遍认为在预期之中。在他们看来,这实际上是现有市场中期现套利者、套保商的数量越来越多、产业企业参与期货的力量越来越大形成的。

  “近两年来,越来越多的交易者参与到期货市场中。”明日控股化工事业部沈林海表示,以前的市场以散户资金为主,而2016—2017年,一些大型投资机构、券商也进入市场,到现在,聚丙烯市场交易者的整体素质已经得到大幅提升。

  事实上,大商所的一组数据也证实了这一观点。参与大商所塑料期货交易的客户数量从2007年的8534户增长至2016年的26.7万户。其中,法人客户从2007年的174户增长至2017年的7953户。另外,LLDPE和PP期货法人客户日均持仓占比分别为47.73%和48.32%。目前,大商所塑料期货法人参与结构已经与国际成熟市场相当。

  据大商所相关人员介绍,法人客户对大商所塑料期货的参与程度不断提高,并且涵盖了塑料产业上中下游全链条客户和众多投资机构。

  正是由于法人客户参与比例不断增大、市场以专业机构和产业链内部的资金为主,聚烯烃期货的盘面波动率有所下滑。“对于聚烯烃贸易商来讲,并不是风险偏好者,反而希望有一个相对稳健的市场,这样才更加有利于企业生存。”沈林海称。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聚烯烃期现市场中,套利商和套保商居多,更多的法人客户参与的是套利和套保交易。

  “之前博单边就能尝到不少甜头,而随着市场结构的专业化,'聪明’的参与者越来越多,他们通过期现基差交易来把握确定性的机会。”沈林海表示,现在,无论是投资公司、私募或是期货公司的现货子公司,甚至是一些场外资金,都进入了国内期现交易中。

  在他的印象里,以前,套保盘30万吨就是天量,如今,50万吨也不足为奇。

  中大期货分析师张骏告诉期货日报记者,期现套利追求的是基差波动带来的收益,相对单边而言收益偏低,但风险也偏低。期现交易主要根据对基差走势的预判,对趋势把握的要求相对松一些,使得众多期现公司和投资机构参与进来。而对于生产企业、贸易商、加工企业等产业客户而言,日常经营中往往面临原料、产成品价格的风险敞口,需要借助期货进行套保,从而规避价格波动风险,稳定生产经营。

  2、点价保价贸易模式满足实体需求

  期货市场的发展引发了传统贸易模式的更新换代。

  据期货日报记者了解,传统贸易模式很简单,聚烯烃行业分销利润丰厚,信息不对称,贸易商通过信息差就能赚取相对可观的利润。在这种前提下,很多贸易商选择原始粗暴的方式——囤货赌单边,等待行情上涨。

  然而,近几年,聚烯烃销售方式有所转变。期货定价方式逐渐成为主流,进一步加强了价格的透明化、有效化和市场化。“以期货为重要参考的市场价格更为透明化、规范化,依靠石化开单、销售来赚取高低价差利润的传统贸易模式受到冲击。”上述人员表示。

  “现在,贸易商的风险偏好已经得到了很大改观,特别是经历过2015—2016年的暴跌以及2017年的暴涨,市场交易不再纯粹博绝对价格,更多的是博相对价差,整个风险程度得到有效降低。我们倾向于赚取确定性的利润。”沈林海表示,对于做现货贸易的企业来说,也会进行库存管理,当然这个库存管理跟以前被动囤货有很大区别,现在更多的是依赖研发的力量,通过期货套保进行有效的库存管理。

  不仅如此,让贸易商感到市场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是定价模式也彻底改变了。现货销售定价模式不再局限于上游企业挂牌销售、竞拍、月结等传统模式,随着期货品种的上市和期现商的涌入,基差贸易作为新的现货定价模式逐步被市场接受,甚至有望成为主流定价和销售方式。

  据了解,2016年之前,市场定价以买卖双方谈判为主;2016—2017年,开始参考期货定价;2018年以来,通过大量交易形成的期货价格具有更好的代表性,成为市场定价的重要依据。

  “与以往相比,现在的基差报价轻松很多。”沈林海介绍,现在,可以直接跟客户讲当日的策略,比如准备减多少出货、减多少收货,或是在盘面加多少,减少了资金压力,整个产业效率都得到提升。

  调研中,记者发现,在主要交割基准地的华东地区,从传统的上游定价模式转向利用期货进行基差贸易的发展趋势尤为明显。

  “基差定价相对石化定价更为灵活,在行情配合下,可以让下游以低于市场价拿货,而贸易商通过期货套保等方式,也可以赚取稳定收益。因此,其在近几年被贸易商大力推广。随着更多期现商和下游客户的加入,基差定价有望取代传统定价。”张骏称。

  通过基差贸易的点价模式,下游客户也多了一个采购渠道。例如,一些规模较小的下游客户,现货需求量很少,一般很难从石化企业拿到较低的采购价格,但通过基差贸易方式向期现商拿货,交割地点、品牌都可以商定,几十吨也可以成交,而且价格是根据双方约定的基差和盘面走势而定,点价时机把握合适的话,可以拿到明显低于市场价格的货源。

  据了解,永安资本从成立以来一直从事期现贸易。“期货市场的定价相对合理,有利于规避行情风险,通过基差报价,可以顺利实现现货购销,促进贸易双方公平合理地参与市场定价。”永安资本聚烯烃负责人沈旭炜说。

  今年春节前,期货升水华东PP拉丝200元/吨,永安资本在9200元/吨的价位买入300吨现货,同时在期货上以9400元/吨卖出套保。过完年,行情下跌,期货价格跌到8800元/吨的时候,现货8650元/吨客户有意向买入,于是公司以8800元/吨的期货价格买入平仓,以8650元/吨的现货价格卖给客户300吨PP拉丝现货,期现货合并计算后的收益为50元/吨。

  当期货跌到8700元/吨附近时,有客户觉得行情暂时到了底部,希望锁定加工费,想以8600元/吨的价格买入1个月以后的现货500吨,公司按照“期货-100元/吨”的价格卖出现货500吨,价格为8600元/吨,北方仓库自提。

  一个月以后,行情反弹到9000元/吨,现货也涨到8800元/吨,永安资本从市场以8800元/吨的价格买入现货500吨交给客户,盈利100元/吨,客户也盈利200元/吨。

  “基差贸易方式更灵活,给予交易对手足够的时间来判断行情,结合自身经营情况来结算原料价格。与传统定价不同,基差点价需要交易双方提前沟通协商好细节,比如仓库、牌号、定金等。一旦成交,双方就得按约定执行,对双方的信誉要求较高。”沈旭炜表示,对于下游工厂来说,基差点价可以提前锁定利润,减少资金压力,将精力集中于生产销售方面;对于产业链中下游来说,也是规避风险的较好模式。

  3、互惠互利共赢产业格局风靡一时

  聚烯烃市场中期货定价成为主流,不仅催生了传统贸易模式的更新换代,而且实现了贸易模式全产业链覆盖化,营造出了互惠互利共赢的产业格局。

  “对于贸易商而言,以前扮演着市场'蓄水池’的角色,主要赚取上下游之间的价差利润,同时还需要承担价格波动风险,遇到行情不好的时候出现亏损也很寻常。借助期货进行交易,贸易商不仅可以通过套保对冲现货价格波动风险,还可以通过期现套利和基差贸易等方式获得额外收益。”张骏称,相比过去,贸易商的风险更小了,现货贸易的需求随之增长,其将“蓄水池”的作用发挥得更好了。

  期货日报记者了解到,当前,塑料贸易企业立足长远,一方面,引进、培养优秀人才,为企业发展、创新注入新鲜血液;另一方面,将期货等衍生工具嵌入现货合同,以此来帮助产业链下游企业规避成本波动风险,实现全产业链的共赢。

  以明日控股为例,2015年工业部门去库存周期下,塑料价格跌幅明显,而下游工厂因生产计划需要定期采购原料,但是又对原料价格不断下跌感到恐慌。在此情况下,点价、保价业务应运而生。

  “一方面,在价格跌势不止、期货贴水的情况下,通过合同以及保证金约束,新型业务模式有效缓解了现货销售的困难,从而维持了稳定的市场份额,加强了客户黏性;另一方面,下游企业在订单配对下,通过点价、保价提前锁定订单利润,实际以较低的价格购进了原料,提高了盈利能力。因此,这种互惠互利的共赢产业格局风靡一时。”沈林海说。

  调研中,记者了解到,正是利用自身的优势,物产化工准确判断BOPP薄膜加工费走势,通过场外期权进行贸易,为下游终端客户节省了采购成本,增加了客户黏性,同时获得了一定的收益。

  据物产化工PP负责人张刚晟介绍,2017年12月初,BOPP薄膜加工费在1270元/吨,而他们预判薄膜强原料弱的状态仍将维持,即看多加工费,于是,12月4日,物产化工向BOPP薄膜终端用户开展了BOPP薄膜的含权销售,签订了50吨以10400元/吨结算的远期BOPP薄膜销售合同,另外附加了同等数量的权利金为100元/吨的BOPP薄膜看跌期权。

  该看跌期权以上海某膜厂BOPP膜为标的,到期日为2017年12月18日,执行价格为10400元/吨。同时,物产化工向浙期实业买入以PP1805合约为标的、权利金为100元/吨的看跌期权共50吨,到期日同样为2017年12月18日,执行价格为9130元/吨。

  2017年12月18日,上海标的膜厂BOPP膜的报价为10550元/吨,加工费为1450元/吨,PP1805合约有所下跌。BOPP薄膜终端用户选择放弃行使BOPP薄膜看跌期权的权利,按10400元/吨的结算价执行采购合同。随即,物产化工在现价为9000元/吨时执行PP看跌期权。

  最终,BOPP薄膜终端用户以10400元/吨的结算价加上100元/吨的权利金获得了2017年12月18日当日市价为10550元/吨的薄膜,节省成本50元/吨,共节省2500元的采购成本,而物产化工自终端用户收取了100元/吨的权利金,同时付给浙期实业100元/吨的权利金,并且在2017年12月18日盘中PP1805价格为9000元/吨时执行看跌期权,获得了130元/吨的收益,共计盈利6500元。

  在张刚晟看来,能否做到双方互利共赢,这和场外期权的时机把握、对应的保护措施以及金融工具的合理使用密不可分。

  据了解,年后聚烯烃价格跌,到了8500—8600元/吨的点位,很多下游愿意采取更加稳妥的方式,场外期权受到市场青睐。

  在张刚晟看来,较低的权利金替代点价的保证金,无需追加资金,资金占用比点价少,最大损失就是权利金,理论上收益无上限,企业可以根据采购周期和风险价位灵活调整,有利于企业进行风险管理和现金流管理。进可攻,退可守:价格朝有利方向运行,获利增加;价格朝不利方向运行,锁住风险。

  4、期现结合管理风险成为经营课题

  随着期货市场的日趋成熟,产业客户和期货紧密结合是大势所趋。

  明日控股相关负责人在采访时告诉期货日报记者,期货市场日益完善、成熟,现货企业规避风险的手段越发多样化,价格的金融属性不断增强,套保效果往往更多依赖企业对期货和现货市场的理解以及如何灵活操作、管理风险。

  在张刚晟看来,现货企业对接期货的难点不在期货上,而在现货安全体系如何标准化上。很多企业套保套不清楚,最大的问题是敞口算不清。

  资本市场普遍存在四种风险,即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以及操作风险。如何管理这四种风险,是企业不可回避的重要议题。在期货市场中,企业主要面临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

  针对市场风险,如何规避价格异常波动带来的潜在风险?以明日控股为例,公司成立了研投部、风险管理小组,在对行情趋势把握的基础上,关注现货、期货操作机会。此外,召开周度、月度行情研讨会,分享行情看法,以期更加全面的认识市场。“我们始终认为,风险管理的基础是准确把握行情,在这基础之上,进一步的风控手段不仅可以助力企业实现稳定盈利,还可以帮助企业扩大经营规模。”

  针对操作风险,明日控股采取了期货操作额度统一管理、自主经营的方式。据该负责人介绍,公司按照经营品种的区别,划分为诸多现货事业部,因各自业务模式、库存管理具有多样性,各个部门期货操作也会出现差异。

  “一方面,对期货操作额度统一管理,一定数额之上的期货操作量需要报备集团审批;另一方面,一定数额范围内的期货操作由各事业部自主决定。这样,既实现了期货风险管理的总体把控,又释放了一定的灵活性,满足了各事业部生产经营的多样化需求。” 张刚晟建议,公司的决策者和下单员角色要分离,避免行为偏误。下单需要电话、笔录双重记录,明确操作的数量、价格等因素,尽可能降低操作风险。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思路的转变加上认识的加深,越来越多在价格大幅波动时通过套保成功规避风险案例的出现,将激励更多的企业升级自身的经营理念,从而参与到套保中来。

责任编辑:牛鹏飞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