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课堂的标准是什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不同角度看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不同的时间、情景,不同的教学主体,都会有不同的标准。尽管如此,好的课堂仍然存在共性。
笔者在欧洲特别是德国工作、留学多年,发现在生活、工作中比较成功,处于社会上层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即他们特别容易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向。于是,笔者与上百所大学、职业学院、文理中学、实科中学等进行了大量接触,发现无论是大学、职业学院还是中小学,其教学形式之独特、内容之新颖、质量之高,都为人称道。笔者对这些好课堂进行了梳理总结,发现了他们在教育教学上的10个共同特征。一堂精彩的授课,是对不同教学计划的综合运用。不同教学计划对学生多方位的开发有不同作用。一节成功的教学课程,不只是让学生很好地掌握知识并能有所思考,还要激励他们,同时给他们创造和谐融洽的氛围。如果教师在上课时能够传递自己的教学目的,充分利用学生既有的知识,提供可以刺激学生思考和学习的学习材料,较好地掌握教学进度,及时汇集反馈信息,正确评估学生学习中的进步,并且能最大限度地使知识得到顺利传递。这就是一堂起到了实际效用的课程。 如果一堂课可以使学生集中精力,让学生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学生满意于教学成果,就是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好课堂。 但是上面提到的方法不能孤立地单独使用,而是应该综合运用,才能更圆满完成既定教学目标和任务。在课堂上,应该让学生有机会用反射法学习。用反射法学习就是一个积极、能动的思考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记忆内容被改变、扩展、相互串连、重新排序或被重新加工。
教师在课堂中尽量避免批评,能很好地处理可能的突发事件(比如学生之间的矛盾);
讲课的速度和课程的进度要适当有序,要让教师和学生都有足够的时间思考;
教材和习题部分要清晰、有层次;
始终按照教学计划授课,同时给学生尽量多的练习机会;
重视和支持学生的问题以及学业上的进步;
重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比如,学生和教师是否在一种和谐的氛围中)。
如果教师能够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使学生充分发挥自身优点,并给予积极的引导,这样的教学对学生就非常有价值。同时还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方式(比如主动型的还是被动型的)、学习成绩(口试和笔试)等观察、了解学生的发展潜力,从而使学生的优势最大化地得到拓展。根据有关研究成果,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专业领域方面的具体知识,还要让他们拥有更有价值的、能够帮助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上课过程中应尽可能用直观的示例和练习的方式讲解,并且能用它们解决问题。 如果善于鼓励学生分析、比较、评价和解释所学的知识,就会刺激他们进入分析思考的过程。(这些知识是怎样联系在一起的?) 学生独自制定计划的时候,创造性思维是很重要的。(我能从学到的知识中发掘出什么新内容?)解决问题过程中应用的分析和创造性的思维由以下部分组成:
发现问题(问题是什么?);
定义问题(问题分为几个部分?);
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按照步骤处理问题(我是用什么方法解决问题的?);
对结果的评估(是否成功解决了?)。
批判能力,或者说批判的思想,在知识界被看作是与错误的、不完整的、过时的信息等打交道时必须掌握的能力。
能够区分事实和外表;
能够判断别人话语的真实性;
能够区别重要和非重要的信息;
能够在别人的言语中发现隐藏的看法;
能指出别人观点中的错误。
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进行逻辑性思考;
实际授课时要注意授课目的、教课方式和课程的连续性;
使用漫画形式;
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从法律、经济、生态、社会等角度);
布置角色扮演之类的作业(定义、计划、观察、说明理由);
能提出苏格拉底式的问题(什么、怎样、什么时候、为什么,等等)。
教师系统的讲解可以提高学生的成绩,但是自学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自学中,学生自己掌握学习的进度,还可以根据计划观察和评价学习进度以及制定提高学习效率的措施。自学有许多方法,而学生要在平时上课中运用、展示这些方法,并尽可能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用这些方法解决问题。掌握这种学习方法或多或少都不是依赖专业方面的知识,而是通过以下方面来实施:
很好地记住教材;
理解教材的体系;
制定合理有效的学习计划;
能够不受外界干扰;
能够在情绪低落的情况下学习;
能够选择、评价和改进学习计划。
掌握知识、培养思考能力,让学生形成学习的习惯,这是教学的主要目的。兴趣可以激发学生的潜能。如果学生愿意,他们就会很快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如果学生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并能很好地与同学合作,是他们的兴趣发挥了重要作用。如果能给学生提供对实现他们的目标有帮助的书,则可以激发更多的兴趣。还可以通过树立榜样、有吸引力的教材、教学游戏、故事、笑话、在教师指导下和关系好的同学建立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从情绪管理的角度来看,一堂成功的课要尽可能减少学生的消极情绪(主要是恐惧、紧张和愤怒),培养他们的积极情绪(主要是与教师的共鸣并拥有轻松愉快的学习心情)。学生的良好心态,主要通过课堂上同其他同学和老师的轻松交流获得。把学生更紧密地同课堂教学联系在一起;
学生要掌握基本的沟通规律,关注其他同学的需要,学习与他们和睦相处;
成立学习小组,在小组里,学生们通过共同学习达到教学的目的。
为学习小组制定计划,小组里的同学能够互相帮助解决学习上的问题。当他们的所有感受被关注,能够学习自我调控的能力,通过一堂生动的课程得到快乐,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来学习,学生们自然而然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恐惧、紧张和愤怒都是课堂经常出现的消极情绪,它们应当被减少或消除。
在课堂上尽可能多有一些成功的经验;
将失误看作学习的机会;
在轻松的氛围下工作;
学生学会积极的评价。
学生的成绩得到客观、透明的评价;
展示和发展真实,开朗的自我;
学生得到公平的待遇。
学习怎样对待生气,比如,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比如当要生气时的“叫停原则”);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待这个问题(如,这个问题换个方式看怎么样?);
找到一个合适的发泄方式(比如找到生气的原因);
不要出现口头上或肢体行动上的任何不理智行为。
当今社会在科技、经济和福利方面的发展,要求学校的课程也要越来越多关注和接受社会的发展,学会理解社会上出现的各种价值观,主要是对他人、动物、自然界以及这个社会的尊重及其所承担的责任。以下问题可以让学生得到深刻的思考:
社会和社会成员比较关注的民主法制问题;
道德上的反思(什么该信,什么不该信?);
个体发展以及寻找真理的问题;
社会和个人发展的前景展望(我在自我生活空间里有什么样的任务和目标?);
社会热点问题(比如基因技术,核武器等)。
来源 | 网络,转自 | 新校长传媒,转载请注明出处。教育之窗尊重原创,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yuyansr@163.com。欢迎诸君惠赐精彩教育类原创稿。郑重说明:朋友们的自由来稿(特指教育类原创稿件),“教育之窗”(ID:jiaoyuwindow)采用后,无稿酬,但(原创作品)会开通赞赏通道,所有赞赏所得“教育之窗”(ID:jiaoyuwindow)会全部转给原创作者,平台一分不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