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康熙青花瓷器!
清朝初期,“官搭民烧”,使康熙官窑与民窑的分界变得模糊。康熙十八年以后,官窑瓷器的款识开始规范丰富起来。多采用馆阁体,字体渐趋清秀,楷书年号写得较扁,底下一划较长。主要有青花双圈楷书“大清康熙年制”六字款。字体端庄工整,雄健有力,字与字之间距离比较大。其“熙”字写法略有变化,将“熙”字加一笔,改写成“熈”字。
在瓷器的生产烧制方面,清政 府首先于顺治二年宣布,除辖直省匠籍,免征京班匠价。废除了明代以来的匠籍制度。而后又于康熙二年实行,班匠价银,改入条鞭内征收。这一系列制度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和工匠在封建人身依附关系上的束缚,促进了陶瓷业的长足发展。但由于瓷器的主要产地江西,一直处在南明抗清活动最为频繁的地区,再加之康熙十三年平三藩战争的影响,陶瓷生产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直到康熙十九年景德镇首先恢复了御器厂,陶瓷生产也逐渐走向正轨,而后又实行了将一定量宫廷官窑瓷放置于民窑里最 好的位置中烧制,即所谓官搭民烧。这种烧制方式的实行,使得民窑烧造技艺有所发展。另一方面,民窑瓷器也同样的发挥着重要作用。
人们称誉康熙青花,必谓之“墨分五色”,这指的是用一种青花色料便可在绘画中区分事物的阴阳向背、远近疏密,使画面富有立体感。这种青花,一改元明两代青花传统平涂的单调画风,使青花发色深浅不一,如同绘画中的“墨分五色”,故康熙青花又有“色分五彩”或“青花分五色”之说。
康熙晚期,青花瓷器的装饰手法与此前基本相类,唯图案纹饰更趋向于向局部发展,景观人物均有一定程度的缩小。而随着社会稳定,百姓的心态亦趋于平和,画面上出现了如“耕织图”、“渔家乐”等图案。
康熙青花瓷之所以被称为达到了青花发展的顶峰,并不仅仅是因为价格,通过一些简单的比较可以发现,唐代的青花瓷更多是具有历史意义,在工艺上同后世存在差距。到了元代青花虽然已经非常成熟,但数量较少,而且元代的青花瓷并不是主流。到了明朝,青花瓷才渐渐成为瓷器的主流,但并没有走向顶峰,还有发展的余地。而到了清朝康熙年间,青花真正迎来了春天。康熙青花瓷的出色之处可以归纳为3点,分别可以从胎釉、青料、以及形制体现出来。
康熙时期还比较流行仿制明代青花,主要是仿永宣时期苏麻离青的那种鲜艳带晕散的青花发色特征,也有成化时期平等青的淡描,嘉靖时期回青料的那种南中泛紫的效果。虽说仿明的青花比例较小,但是仿制的宣德青花水平还是比较高的,这时候使用了的是国产料,加之青料提纯技术的提高,其中含铁较少,稳定性较好,为了仿制黑色的结晶斑点,采用了人工重涂积点的方法有意点染形成,这种青花的下沉度以及质感是不够的,釉面泛青且少数有橘皮纹,用手抚摸是比较光滑的,不会显得凹凸不平,而永宣时期的青花釉面常常是带有波浪状的。
随着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开放海禁,中国外销瓷迎来了对外输出的又一个黄金时代,以青花为主的外销瓷通过各种渠道销往海外,至今世界大多国家都有一定的康熙青花瓷传世遗 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