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扶阳 | 阳明病与扶阳法
阳明病属于经方扶阳派三层表里观的里部。代表了整个机体功能细胞的亢进状态。原则上,任何疾病,无论外感内伤,只要出现细胞功能亢进的状态,均属于阳明病。
感染性疾病的极期,是指感染性疾病症状最为明显的时期。此时,机体体温升高并持续保持着最高点,机体产热和散热达到平衡,故不再恶寒、无汗,而是发热、汗出、面色潮红、口渴、心率加快、脉搏洪数。此期由于炎症因子的刺激,全身处于高代谢状态。从中医角度看,则表现为四大证,即身大热、口大渴、面大赤、脉洪大,即所谓的阳明经证。若病情一步发展,机体在高体温、高代谢的状态下肠内容物会逐渐失去水分,而出现舌苔黄燥,不大便。肠内容物所含之毒素若被肠道进一步重吸收,则会出现昏迷、谵语,手足大量汗出(毒素刺激),全身出汗反而减少(脱水)。此时,则称为阳明腑实证。
对于阳明经证,或称阳明气分证,若证脉俱实,则为白虎汤证,需要迅速抑制亢奋的细胞机能。否则,能量被迅速消耗,若细胞转入抑制状态则为阴证,即感染性休克。另一方面,若津液消耗,转为阳明腑实证,则会迅速出现神经系统的症状。腑证不能迅速缓解,肠道可进一步麻痹而形成麻痹性肠梗阻,也属于阴证。阳明病若转为阴证,则虚实俱急,处理起来将非常棘手。
对于阳明气分证,白虎汤中石膏、知母可迅速降低细胞的亢进状态,并能清除病理产物。熬药时放入粳米可使药液形成粘滑的状态,使石膏、知母的成分被机体缓缓吸收,从而避免迅速降低胃粘膜细胞活性,使机体出现整体性的能量不足。甘草在本方中则是利用其解毒和水钠潴留保持血容量的作用,避免脱水。若阳明气分证在细胞机能亢进的同时出现了脱水,则需要加用人参,以起到振奋脾胃和细胞机能的作用,加速对脱水的纠正。
对于阳明腑实证,保存肠道阳气,即肠道的细胞机能是当务之急,可选用大承气汤。厚朴消胀,枳实导滞,共用能激活麻痹的肠道运动机能,大黄促进肠蠕动,可排出宿便。芒硝属于渗透性泻药,可吸收水分至肠道而软化大便,以助排便。排出燥屎后,肠道不再受到燥屎刺激,机能恢复正常,则又可恢复消化吸收功能而为机体提供营养物质。
经文扶阳法所称的“阳”,并不单纯指细胞功能,同时还指与其功能伴随而产生的精、血、津、液。无功能的病理产物为阴,而有功能的精血津液,则属于阳的一部分,与细胞功能共为阳气的一体两面。
故阳明病的“保胃气、存津液”,即是经方扶阳派所重视的“阳”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