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形势下,若想胜出,这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很重要(专给孩子看)
提起高中教育,首先进入公众脑海的词条便是“刷题”。其实在二中的三年学习经历中,令我受益最深的不是堆积成山的试卷,而是用心的整理、归纳和总结。而且新高考改革趋势下,靠单纯刷题已不像以前那样奏效,刷题与整理、归纳和总结相结合才能提升能力、收获成绩。刷题是学习初期的重要方法,能够迅速积累题型,开拓认知视野,为以后的整理归纳提供素材。而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还是整理归纳,它是刷题后对知识掌握和提高的升华过程,也是知识内化的必由之路。
坦白讲,我不擅长刷题,只是完成了学校安排的题目,课下并没有超要求刷过题。但我依靠完备的整理归纳体系,收获了胜于刷题的成效。以数学为例,谈谈我的整理、归纳和总结方法。首先做题是基础,做完后一定会有错题,这时就需要改错。
我不喜欢看答案,除非老师让学习答案中某一步骤方法,我是坚决不会去看答案的。错了就自己思考,独立思考往往就可以解决很大一部分问题了;如果思考无果,可以去找同学交流,在同学身上,也能学习到不同的思路;也可以去问老师,老师轻轻一句点拨就可以让人豁然开朗。然后集中各种方法,自己独立改好这道错题。
积累了一定量的错题后,可以进行整理、归纳。近两年流行思维导图,我认为只靠思维导图是很有局限性的。思维导图体现的是学科或大专题里各种内容的分类与联系,这相对于细碎知识点来说是宏观的,但我们平时处理的往往是细碎知识点,这时需要做一些小专题,用来串联起一个个细碎的知识点,帮助构成学科体系。小专题可以是经典题型一题多解。
比如恒成立专题、多变元专题等,也可以是经典方法多题一解,通过一个方法可以联系起不同板块的知识,也帮助我们建立知识体系。我还在整理本上标注了页码和索引,自己制作了目录,把目录按板块来写,分为函数、几何、统计与概率等大板块,再由此细分类,一点点构建起了自己的学科体系。
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后,还需要做好总结,我的小总结周期是一天。这是在网课期间培养的习惯。当时担心网课期间虚度光阴,就强迫自己每天写出每个学科在学校网课之外的收获,不一定很详细,写上自己解决了的问题即可。这样做可以督促自己,我曾经有一天生物没有多付出什么,等到睡觉前写不出总结的时候,内心十分不安,第二天就积极地去做生物专题,效果显著。等到后来开了学,我还是保持着这个习惯,现在回过头来看,备考的每一天都有总结可以用来追溯,很清楚哪一天做了哪些事,每一天每一步都走得很踏实。不时地翻看,也能增加自信,鼓励自己继续坚持下去。
学习绝不仅仅是刷题,刷题之后的整理、归纳和总结的价值往往大于刷题。新高考改革下,国家已经不需要单纯的做题家了,而是需要有能力把知识内化的人,这样的人更有可塑性,也值得投入资源培养,也更有可能成才。所以从现在开始,养成整理、归纳的好习惯吧。
小马同学毕业于衡水二中,在2021年的高考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已被南京大学录取。
高考报志愿,关注“古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