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汤哲学:本末
一位茶商朋友电话打来给我倒苦水:他的几款之前拿来我这里做过标准开汤的茶,无论是香气汤质,还是体感茶韵,表现都很优异!于是他拿去几位茶友那里分享,心说再如何也该妥妥儿地收获一堆赞誉。但事不遂人愿,没料到人家压根儿就没想把这些茶喝出好来,先是佛系的随意泡,然后是类似于审评的“峰值体验式”泡法 —— 重压。最后就苦涩、香气、汤感、叶底挑剔一番,说得头头是道,他们认为这茶都有毛病,—— 众口铄金,讲得我的这位朋友都开始怀疑自己,怀疑人生了。
所以,才打来了这个电话,问我这究竟是为什么。
我这边当时还有客人在,不好发作,但心里早已经刹不住车了:
“你怎么想的啊!你的食材已经足以呈现为国宴级的菜品,你觉得还用得着谁对你的食材品头论足么?再顶级的食材落在三流的厨子手里,那也注定是道三流的菜品。人家吃到这三流的口感,理所当然的把你这食材定义为三流。到头来,您这不是自讨没趣么!”
这话,我终于还是没说,忍住了。但也瞬间让我想到了一个概念 —— 事物的本末 … …
茶这东西,说到底还是要喝的,尤其是以非产区品饮者为代表的茶叶消费、消耗群体,就更是这样了。既然如此,那茶汤滋味就是根本,以汤感品质来衡量干茶品级就成为了一种必然。当然,这一定会涉及到呈现的能力 —— 开汤技术。倘若你不具备将一款茶的汤感呈现到最佳的能力,你是没资格通过所谓“正常开汤”去评判一款茶之好坏的。
因为根据“木桶原理”,人们通过汤感对这款茶的感知评价取决于你开汤技术的上限,—— 如果你的开汤技术很Low,那基本上过你手的茶都不会评价太高,哪怕是那棵65万的老班章单株。
当然,即便开汤技术再高,我们也做不到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一个不具备品饮价值的茶,我拿它也是无能为力的。之前讲过,我们只不过是在对一块确定的璞玉进行雕琢,使其得以呈现出最美的自己。
看到这儿,很多人会知难而退,选择看似简单的“审评法”。但习茶一途上没有捷径可走,—— 这条路同样走不通。
如果你没有正确感受过标本茶款的标准汤感,只是一味的使用“审评法”之“峰值体验式”的汤感来评判茶品,你是压根儿就不知道当下这口浓浓的茶汤对应于标准浓度下会是个什么表现,甚至还奢望在这口浓重的茶汤里能找到什么好的滋味,—— 这就是典型的“本末倒置”。
另外,“审评法”产生自产区,也最适用于产区。用于筛选几十上百个茶款效率非常高。但在审评过程中,对于原料、工艺、仓储等环节的细节甄别则是要积累多年的感知经验才能够掌握的,这对非产区茶友而言是望尘莫及的。
所以我说,非产区饮茶者筛选评判茶品的最好方式,就是正常冲泡,平日里怎么喝就怎么泡,就怎么试,就行了。或者再专业点儿 —— 标准开汤。
“它好像没听起来那么简单,技术含量应该也蛮高的!”
“对,—— 去学!想喝到好茶,喝懂好茶,偷不得懒的。”
但这才是我们所应该遵循的“本末原来” … …
我是空山,这里是空山茶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