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身经历,经穴的奥秘

本  期  导  读

跟人沟通中医经脉的奥秘,第一步是做好一个简单通俗的介绍。我一直在不断寻找一个更形象、更生动、更简单的方式为经穴做一个全国各地区都适用的介绍。

一次生病的偶然经历,让我找到了灵感......

只要找到有效的「开关」

病痛就会豁然而解

今年秋天的一个早上,醒来的时候,我的左侧下面的大牙肿胀疼痛,难以咬合,哪怕是大米粥里面的米粒也无法用牙齿触碰,每次碰到都疼痛难忍。这一天的早上,我在洗脸的时候,同时感觉左手腕处的肌腱象是错位一般,酸痛感明显。

吃完早饭,坐在沙发上,仔细反复的寻找手腕肌腱最不舒服的地方,然后开始按揉,大概按揉了十五分钟,猛然感觉左侧下面的那颗大牙,可以轻轻咬合了。趁热打铁,我用一根一寸半的针,斜向牙齿的方向刺了进去,虽然刚才已经按揉了一会儿,但针刺进去后,酸胀感依然明显。一边行针,一边开始用力咬合牙齿,每隔5分钟,又重复这样做一次。留针了半个小时,牙齿已经能够用力咬合,牙床肿胀感已经完全消失。
疼痛虽然消失了,但是造成牙床肿胀的原因是什么呢?很简单,就是几天前和几位朋友,喝了几次白酒,我的体质是属于肝热较重的,秋天万物气机内收,经言「收敛神气,使秋气平」;另外,按照中医五运六气理论看,丁酉年,属于气克运(司天阳明燥金之气,克丁木之运。)的天刑年,全年肝肺气机逆常。今年秋天又恰好逢上,阳明燥金与厥阴风木相逆的时段,个人体质因素加上天地「体质」因素,两者相合,必然肝热上冲,导致牙龈肿胀,牙齿无法咬合。
这次亲身经历,令我明白,古人发现经穴的奥秘。
大概过程是:人在生病的时候,身体上一定会有某个地方的「开关」处于「打开」的状态,也许「开关」不止一处,可能两处,甚至更多……,但是,无论多少「开关」,只要找到有效的「开关」,并用手指或针做工具,对这个「开关」进行微调,病痛就会豁然而解,效果非常明显。而这个「开关」,就是中医所说的「穴位」。
举几个例子,来看看其他人使用「开关」的过程。
病案分享
1、病案一
1974年上海第二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正在进行一台在针刺麻醉下行颞颌关节成形术,当在合谷穴行针刺麻醉时,奇妙的现象发生了!患者的嘴可以张开了。于是手术临时取消,后经几次针灸治疗痊愈出院。
——上海第二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报道
2、病案二
日本某医院中一位日本老妇人,原因不明,不能张口,无法进食,多种治疗无效。试着针刺右合谷穴,一针下去,患者口开。
——日本梅田玄胜博士报道
3、病案三
某患者在做扩展手拇指与食指这个动作时,总是引起同侧足背部不可忍耐的疼痛。试着在足背疼痛处注射10ml的局部麻醉药,使该处失去痛觉,这时再做扩展拇指与食指这个动作时,依然会引起足背部的疼痛。这种现象用西医学无法解释,只好从中医学理论考虑:食指是大肠经行处,足背是胃经行处。考虑到大肠经与胃经共通的器官是齿,于是便问患者:「你是否牙痛」,患者答道:确实牙痛。于是试着治疗牙齿,患者动食指而致足背痛的奇怪现象消失了。
——日本山下九三夫、竹之内诊佐夫教授报道
4、病案四
患者,女,49岁,半年前右上后牙痛同时左侧足拇指痛,服止痛药无效就诊,诊断为牙髓炎,开放后患牙疼痛缓解,足拇指痛消失。2个月后,患牙再次疼痛,同时足拇指也开始疼痛,患牙拔除后,足拇趾痛消失。
——山东文登市第二人民医院口腔科2002年报道
以上这些医生患者,以及我自身的经历,古人在几千年前也一定都经历过,《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第十篇》里面,就这样记载「大肠手阳明之脉,……是动则病齿痛颈䪼肿,……」,意思是,当口齿、面颊部有病,齿痛,䪼肿时,除面颊部脉动异常外,手背桡侧凹陷(阳溪)至第一二掌底间(合谷)脉动也会异常;《杂病第二十六篇》「齿痛,不恶清饮,取足阳明;恶清饮,取手阳明」;《素问·缪刺论第六十三篇》「齿龋,刺手阳明,不已,刺其脉入齿中,立已」……。
中国古人观察到合谷穴到阳溪穴之间,能够治疗牙齿面颊病之后,以后当口齿面颊再生病时,古人就会在这里找「开关」,当位置逐渐固定下来后,这些开关就有了专门的名称,今天我们都不再说是「开关」,而直接说合谷穴、阳溪穴。既然当口齿面颊部有病时,合谷到阳溪之间的部位与面颊部疾病上下相应,而针灸此脉又能治疗齿痛,于是便断定这上下二处是相通的,由此将口齿与合谷相连,遂将此脉称作「齿脉」。这个过程,正是古人形成「齿脉」(后称「手阳明脉」)的简约过程。而牙病出现足拇指反应的几率明显低于反应于手拇指侧,或足背部冲阳脉异常出现牙痛的几率也明显低于手背脉,因此古人虽将起于足背的冲阳脉也与齿相连,但不是该脉的终点。
中医经穴的奥秘

上面的过程,就是中医经穴到经脉逐步形成的一个简要过程。这里有个有趣的现象是,西医生即使见到过这个现象,由于其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比如天文周期理论,河图洛书理论,五运六气理论等等,)也会忽略或放弃这类的医案,并提炼完善。

而中国古人早早就有意识的收集、观察这类医案,并用河图洛书,天文周期等等理论作为指导,逐渐形成了完整的经穴到经脉的理论。前者,孤立的看待临床现象;后者,才能完整的「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的看到人体的「开关」是彼此连通,贯通周身的。

讲师介绍
范英志
◆ 正安文化特约老师。在正安开设《中医心法与健康管理》、《伤寒与温病》、《辅行诀》、《六壬心法》等课程。
◆ 辽宁中医药大学毕业,在国内行医多年,后在英国行医十年。英国皇家医学会会员,曾在国外传播中华文化,深受欢迎。
◆ 对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难经》有深入研究。对中国传统术数:风水、八字、紫微斗数、大六壬、奇门遁甲;和西方术数:古典占星;经典《易经》《德道经》《孙子兵法》《西游记》有独到而系统的研究。尤能把东西方术数和各大经典与中医打通授课,构建清晰的学习框架。
◆ 执业中医师,擅长治疗内科五脏系统疾病与妇科、儿科病症。
助教:凤凰老师
◆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跟师学习中医多年,致力于传播传统文化,在家庭关系、亲子教育、女性成长(坤道)等课题有系统研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