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国最大水灾回望:370万人死亡背后的国家苦难

水的平静和柔顺,很容易让人忽略它猛然狂暴时的巨大杀伤力。所以,人们总是在河堤坍塌、大水围城时,才意识到大事不妙。

中国多大江大河,自然也是一个多水灾的国家。且不说古老的大禹治水传说,史载,仅从公元前206年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2155年间,大水灾就发生了1029次,几乎每两年就有一次。至于20世纪中国最大的洪灾,则是发生在1931年。近一个世纪后,这场造成400万人死亡的惨烈水灾,几乎已快被人遗忘。

1931年入夏,中国气候出现明显异常,长江、黄河以及淮河,乃至北方的松花江等众多大河会合区,都出现了超强降雨。据《中国历史大洪水》一书记载:

“从6月28日到7月12日,许多地方雨量在400毫米以上,有的地方雨量一天就超过200毫米……”这雨量,几乎都是这些地方过往年份同期的好几倍。

7月18日到28日,大暴雨持续,如安徽安庆“连日大雨如注”,铜陵“急雨倾盆,连绵十数昼夜”……。

当时的武汉街头“大船若蛙,半浮水面”

之后,雨区北移到黄河流域和汉江下游:山东平阴两天雨量约达370毫米、湖北钟祥三天雨量达250多毫米。雪上加霜的是,这一年长江汛期也比往年提前了,“长江中下游干流水位随之迅速上涨,5月10日,汉口站水位超过22米,7月5日接近24米,8月19日超过28米,最大洪峰流量接近每秒60000立方米。”

7月29日,汉口丹水池铁路堤等堤防溃口,洪水汹涌奔入市区,汉口、汉阳顿成泽国。

民国时期,汉口高度繁荣,经济贸易“驾乎津门,直逼沪上”,被誉为“东方芝加哥”,是仅次于上海的全国第二大城市。但在这场大水灾面前,它几乎毫无抵抗力,这很大程度上是一场人祸:时任汉口市长兼两湖防汛主任何葆华,竟妄将防汛麻袋每个提价1.5元,还把麻袋豆沙比例从七比三改为三比七,从中大肆贪污材料费用。结果,张公堤溃口——那是1905年张之洞任湖广总督时修建的。

武汉地处江汉平原低洼处,临江多水,是一个频繁被水灾袭扰的城市,平均每三年就有一次水灾。但正因如此,这一次,谁也没想到竟会如此惨烈。张公堤一溃,洪水汹涌入城,武汉三镇顿时江河横流,人为鱼鳖。很多人根本来不及逃跑,就被巨浪吞噬。据民国《申报》记载,当场溺死者至少2500人。

当时,汉口市区平均水深3米,最深地区可以达到5米,武汉三镇就在这么深的水中泡了至少一个月。而更严重的次生灾害还在后面:武汉白天似火炉般闷热,曝晒着积水里那些肿胀恶臭的人畜尸体;入夜则全市一片黑暗,蚊虫鼠蚁与人争地。此间,武汉城中还有20万人无家可归,他们或露宿于高地和铁路线两旁,或困于高楼屋顶,有的甚至蜗居树上:每天都有上千人死于饥饿、瘟疫、中暑。

一位运送食品的苦力安然站在齐脖深的水中

此后两个月间,武汉共16.3万户被淹,受灾人数达到78万人,洪水退去之后,寒冷的北风又突然到访,因此,天气转冷也丝毫没能降低难民死亡率。

受灾的不仅仅是武汉。数月之内,“长江之水未退,黄河之水又增,汉日之难未纤,洛阳之灾又起”,这场水灾扫荡了中国16个省。南到珠江流域,北至长城关外,近三分之二的国土都被大雨所冲刷,处处洪涛滚滚,14万人直接被洪水淹没,总共死亡人数达370万,受灾人数至少1亿,这是真正的生灵涂炭、满目疮痍。

然后,为了活下去,灾民开始流亡,他们四处乞讨,甚至沦为土匪。

造成这场水灾后果如此严重的原因,除了降雨本身强度很大之外,更多的是还是人祸。20世纪上半期的中国,兵连祸结,战乱连年,政府没有经费用于水利维修、河道疏浚。比如黄河,上游冲下来的许多泥沙,都淤积在河道中,中下游有些地方甚至形成河洲,水路严重受阻;武汉张公堤,原本只要进行加固即可应对洪水,但维修经费无着,加上人为贪污克扣,最终酿成了惨剧。

此外,当时洞庭湖、鄱阳湖等大湖,一直在被农田侵占,蓄洪功能大大下降,这又加剧了洪水的杀伤力。

以上种种,最终使得1931年的洪灾成了中国史上最严重的洪灾,也是20世纪人类最具毁灭意义的水灾。

生活还要继续,微笑就是未来的希望

洪水发生后,南京政府全力救灾,但当时国家财政极度困难,于是全国民众纷纷慷慨解囊,大力援助灾民。财政部长宋子文则通过发行公债方式筹集资金,于当年9月17号发行了第一批赈灾公债3000万元。而当冬天将要到来时,各地纷纷赶制棉衣,帮助灾民过冬。

同日,国联通过决议,“一切会员国非会员国一齐救助中国水灾。”并派团队来到中国参与水灾后卫生防疫。据湖北水灾急赈委员会统计,他们共掩埋了尸体32605具。

这些举措,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洪灾危害,减少了灾民死亡。但总体看,仍是杯水车薪。

然而就在中国全力救灾,国际社会大力支持的时候。盘踞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趁机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占领了中国东三省。日本人敢如此冒险,除了看到中国积贫积弱,内部各方势力矛盾重重外,大水灾使得中国政府难以抽身应对,恐怕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