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京地区政策看医联体上下联动治疗糖尿病心得

2021-03-20

医联体上下联动,使常见病、多发病、慢病等在基层得到有效治疗。

本文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今年的新冠疫情牵动着全球人的心,流行学数据显示,患有慢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的患者更容易感染新冠病毒,出现并发症和死亡的风险也显著增高。而我国糖尿病、高血压和血脂异常这3种慢性病发病率高,在老年人群中更多见。

在疫情下为更好地对糖尿病等慢病进行管理,上庄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积极推进医联体的建设。医学界有幸邀请到了该医院的陈春艳医生,给我们分享他们在医联体建设中的经验与成果。
 
医联体建设的主旨
 
陈春艳医生认为,作为基层医生,需要充分利用医联体服务模式,提高基本医疗服务水平;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建设区域医疗中心;提高社区医疗能力;推进分级诊疗;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加强中西医结合。
 
医联体建设中主要涵盖了4个方面:针对医联体建设,得到患者的优先诊疗;统一资源配置,建立了卫生人员双向流动机制;统一业务管理,建立了医护质量管理体系;统一信息平台,建立了医疗机构间医疗信息的共享。
 
从“临床治疗”到“预防控制”
 
在防治慢病工作中紧紧围绕一个“防”字做文章;积极开展慢性病检测、高危人群筛查(如,免费为65岁以上的常住居民提供高质量的健康体检服务);实施综合干预措施;切实践行未病先防、已病防变、预后防复发的“治未病”理念(用居民喜闻乐见的方式普及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居民的自我保健和管理能力,让居民自己意识到自己才是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通过医联体实施取得成果
 

经过一系列的举措,陈春艳医生给我们分享了他们通过医联体实施取得的一些成就:

  • 通过实施医联体的服务模式,使常见病、多发病、慢病等在基层得到有效治疗。疑难杂症及时转诊,得到专科医生诊治,这对引导居民基层首诊,逐步改善其小病直接到大医院找专家的就医观念和习惯,起积极的推进作用。

  • 实施医联体服务模式,促进了基层卫生人才的培养,把优秀的医务人员下派到基层医疗机构工作。一方面直接处理疑难杂症,解决病人痛苦;一方面现场施教,提高了医护人员水平,实现了人员、业务、病人、管理的四方互动。

  • 我院依托国家基层卫生综合改革联系点工作,逐步向紧密型医联体发展,真抓实干,推送医联体机构间人、财、物的统一管理,调动成员单位的积极性,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保证医联体科学可持续地发展,最终实现有序的就医格局。

 

小结:

最后,陈春艳医生认为,做好疫情常态化的准备,社区是疫情防控的主战场,也是慢病防治的主场战场,基础医疗和公共卫生是我们基层医生的主要任务。家庭医生是四方责任的执行人、疫情防控的责任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贴心人。提高自身服务能力,充分利用医联体,利用互联网,为辖区居民提供“防、治、康、管”全方位、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照护。

参考文献 共5篇

[1]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应急响应机制流行病学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20,41(2),145-151.
[2]Wang L et al. JAMA.2017Jn27:317(24)2515-25234.
[3]Wang Z, et al. Circulation. 2018 May 29: 137(22):2344-23566.
[4]李苏宁,张林峰,王醫,等2012-2015年我王235岁人群血脑异常状况调查中国循环杂志,2019.34681-687
[5]关于准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htp//www.lov.cn/zhengce/content/2015-09/11/content_10158htm

仅供医学人士参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