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趣品茶韵》第四集:和·敬·清·寂
无论如何忙碌,手边总可以有一盏茶,除了解渴,还可以养心——在某一瞬间,如坐草木之间,如归远古山林,感受到清风浩荡。有茶的日子就是一段好时光。
“人在草木间·趣品茶韵”茶文化专题讲座,主讲人是著名文化学者于丹。让我们在紧张忙碌中,在茶的陪伴中,让心灵澄净清澈。
人在草木间·趣品茶韵
04
- 和·敬·清·寂-
-点击收看-
主讲人|于丹
今天大家喝的茶,有不发酵的绿茶,有半发酵的乌龙茶,有全发酵的红茶,品类繁多,但是陆羽说的茶性治寒,讲的可真的基本都是不发酵的绿茶。
绿茶为什么美好呢?古人说,合座半瓯轻泛绿,开缄数片浅含黄。你想一想,淡淡的叶子泡在水里,慢慢释放出茶香的时候,清清浅浅的翠绿,凄静早晨的朝霞,在浅浅绿色里边,你能听见山峰吗?你能够看见山泉吗?一泡绿茶前世今生,就在清亮中给唤醒了,所以这是中国人的写意之美。这是中国人遇见一泡茶时候最迷恋的心情。
所以你想想一泡绿茶,它能够喝的时间其实很短,它喝不了很多泡,所以一定要静下心来。
独饮得茶神,两三人得茶趣,而七八人乃施茶也。过去古人说,一个人跟一盏茶懂的是它的神韵;两三个人颇有意思,这是茶的趣味;要是七八个人一起喝,那不跟施舍茶解渴一样了吗?
可惜就是今天喝茶,往往呼朋唤友,人声鼎沸,虽然热闹,但是对茶神茶趣,咱们还真是忽略了。想一想中国文化,你的一杯茶、一壶酒,其实可能都是一个缘分,也都是一个仪式。
我们走出国门。茶是态度,茶是精神。
大家都觉得日本的茶道讲究,其实它核心的精髓四个字都是从中国文化来的,那就是和、敬、清、寂,这和中国茶道同脉同宗。
和:和平和悦中和之美。人能不能够悠闲地喝出一种内心的和谐安顿呢?无论跟自然、跟朋友,大家是不是有一团和气?我比较不喜欢现在朋友约我喝茶说,老师今天我们有好茶,来几个名家斗斗茶。我想如果要是连茶都要斗,我们还有什么不斗呢?喝茶首要一个字是和。
第二个字“敬”,这就源于禅宗心佛平等。敬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都是有基因的。孔夫子讲,人做任何事情,修己以敬。修炼自己的身心,对别人有恭敬。所以喝茶的人没有高低贵贱,彼此有恭敬之心,所以来了客人我们叫做敬茶,请喝茶。其实这就是中国人最基本的一个精神。
茶的第三个字是“清”,这就是刚才说这样一种清茶是指茶的清雅,是指茶秉天地至清之气,透透亮亮、草木氤氲。茶的魂魄还原到一泡水里面,一点一点释放出来。茶的成长是一个慢慢的过程,四季风雨经历的霜雾雹露,我们喝着的茶都是大自然孕育的精华。所以《道德经》里面说一句话叫“光而不耀”,你喝出的这种清气入骨,其实就是内在有光,外在不可耀眼,让今天的人少一点戾气和锋芒,而多一点点内心的澄澈。这样的话,天地至清之气是不是也就涤荡了我们现在的好多焦虑了呢?
古人说,“平生于物元无取,消受山中水一杯”。这个水一定很淡,所以清茶一定是不浓郁的,一盏清茶喝下来,草木清新,充盈到生命之中,这也是一种结缘。
那么最后一个字是“寂”,这是今天的人最不理解的。我们老是害怕孤单,还是要在网上聊天,呼朋唤友,怎么样能够远离孤寂?喝茶为什么要求寂呢?
真正的寂是一种生生不息的虚静、空灵。今天网上有一句话,说一个人独处绝对是高于社交的能力。因为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才能够越来越接近自己的真相,不受外面的干扰,一个人“空固纳万物,静固了群动”,心不空哪看得懂这么纷乱的世界。
老子曾经解释什么叫道的时候,他说过,“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有一种东西比世间万物生发都早,它的特点:“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这个寂兮寥兮,就是为其寂寞,独立不改,生生不息,周行不殆,生命柔软坚持的状态,多么从容美好。
所以和敬清寂的寂,可不是死寂一片,而是清雅生机中一点非常灵动的清寂之气。
现在我们中国人喝茶,很少讲和敬清寂了,是我们的茶文化影响了日本。而日本现在还在讲这四个字。
我们看看这几个字回到咱们的母语中,对今天喝茶是不是还有点启发呢?如果我们自己对一泡茶还能够有和敬清寂之气,那是不是就不再争茶的价格,不再斗茶的年份,而让自己真正能够静下来,很宽容地品出来茶的本味,那个本味是不是也对着自己生命的本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