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桃树坪梆子腔

邢台县路罗镇桃树坪村特有的地方剧种。“梆子腔”在清朝末年通过太行驮道传入桃树坪村,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它源于陕西流传而来的秦腔,是戏曲中最早采用板式变化结构的声腔。秦腔流传至此,村民与当地老弦子腔相结合,再融入本地方言形为独具特色的“桃树坪梆子腔”。2016年,收录河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桃树坪村地处邢台县西部深山区,太行分水岭东麓,位于太行古驮道上,是连接山西、河北的一条交通要道,也是历史上文化传播重要通道。

梆子腔,是我国传统戏曲四大声腔之一,因以硬木梆子击节而得名。陕西的同州梆子和山西的蒲州梆子(今蒲剧)是现存最早的梆子腔剧种,它们对梆子腔基本音乐风格的形成起了很大的作用。明清时期,通过太行驮道陕西、山西的商人与艺人进入河北冀南。特别是清代中叶,梆子腔已越出秦地,大量向其他地区流传。至乾隆年间,梆子腔已流传到北京、河北、河南等地,在所流传的地区,梆子腔银快与这些地区原来的乡音土调结合起来,形成了各具地方特色的地方戏剧。

对梆子腔的确切起源时间,已无法考证。清代中期,“梆子腔”早已传入桃树坪村并与本村的老弦子腔相依并存。据村中民国二年立官戏房碑(1912)记载的官戏房与戏台的位置、格局、轮廓来分析,梆子腔至少可推到清嘉庆年间。民国初时,梆子腔剧团活跃在太行山区两侧的周边县区。1960代,桃树坪梆子腔形成一个发展高峰,剧团活跃在太行两侧河北、山西境内的邢台县、沙河县、临城县、内丘县、武安市、左权县、和顺县、昔阳县等城镇乡村,成为一支深受人们欢迎的演出团体。

桃树坪的梆子腔,具有鲜明的地方文化特征和浓郁的民间生活气息,在发展过程中融入了本村的大秧歌等元素,分生、旦、净、末、丑等角色,个性张扬,庄谐并重,妙趣横生,其表演风格不拘一格,极具观赏性和艺术性。

梆子腔唱腔优美动听,演唱时使用地方方言,独具特色。表演时主要伴奏乐器有板胡、笙、笛子、二胡、边鼓、锣、镲、小锣等。唱腔分为起腔、二板、三板、娃娃腔、慢板、流水板、朵板、紧工八板、慢工八板、紧勾挂板。角色分为老生、须生、花脸、三花脸、老旦、青衣、花旦、小旦等。梆子腔特色鲜明,形式独特,且有浓重的时代特征和清晰历史印记,演员表演不拘一格,个性张扬,庄谐并重,妙趣横生,唱腔时而高亢,时而委婉,时而滑稽,灵活多变,为群众喜闻乐见。

梆子腔演出剧目以历史朝代戏为主,重点剧目取材于汉代、三国、唐代、宋代和明代。主要作品有50多个,如《阴阳伞》、《五凤岭》、《反西塘》、《雷振海征北》、《抄杜府》、《李炳下江南》、《铡陈霸三本》、《路明征西》等。

已经传承了五代。第一代为浆水镇河东村人樊王柱;第二代有乔福库、乔仁正、乔勤正、王乔锁、乔增义等人;第三代有尤供起、乔金明二人;第四代有乔秀臣、赵东林、赵老三、王书花、尤四妮等。现在已经传承到第五代,有传人乔老二、赵小三、郭喜林、乔海秀等。

王书花,梆子腔第四代传承人,桃树坪村人。高中毕业后即拜王乔锁为师,学习青衣。在老一辈艺人的培养下,加上自身积极进取,刻苦好学,舍得下功夫下气力,一年后便成为剧团的主角,到处随团演出,逐渐开始形成自己的演出风格。从艺30年,其青衣帅旦角色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是地方剧团不可多得的人才。在演出的同时,精心培养乔海秀等四个年轻演员作为桃树坪梆子腔青衣行当的传承人。演出的代表剧目有:《东家岭》、《寇准背靴》、《樊西堂》、《对花枪》、《五凤岭》、《二龙山》、《八王说媒》、《路明征西》、《抄杜府》、《燕王归北》、《下河东》、《七黄归位》等。

郭喜林(1965),桃树坪村人,梆子腔第五代传人。初中文化。从15岁开始在桃树坪村学习梆子腔至今。以演出老生角色为专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