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丐僧》原文、翻译及赏析
聊斋志异《丐僧》原文济南一僧,不知何许人。赤足衣百衲[1],日于芙蓉、明湖诸 馆[2],诵经抄募[3]。与以酒食、钱、粟,皆弗受;叩所需,又不答。终日未尝见其餐饭。或劝之曰:“师既不茹荤酒[4],当募山村僻巷中,何日 日往来于膻闹之场[5]?”僧合眸讽诵[6],睫毛长指许,若不闻。少选[7], 又语之。僧遽张目厉声曰:“要如此化!”又诵不已。久之,自出而去。或 从其后,固诘其必如此之故,走不应。叩之数四,又厉声曰:“非汝所知! 老僧要如此化!”积数日,忽出南城,卧道侧如僵,三日不动。居民恐其饿 死,贻累近郭,因集劝他徒,欲饭饭之,欲钱钱之。僧瞑然不动。群摇而语 之。僧怒,于衲中出短刀,自剖其腹;以手入内,理肠于道,而气随绝。众 骇告郡[8],藁葬之[9]。异日为犬所穴[10],席见[11]。踏之似空;发视之,席封如故,犹空茧然[12]。[1]百衲:此从青本,底本作“白衲”。即百衲衣,僧服。百衲,谓以碎 布缝缀。[2] 芙蓉、明湖诸馆:芙蓉衔、大明湖,两处邻近,在济南旧城西北隅, 为当时繁华、名胜之地,多茶楼酒馆。[3] 抄募:零星地募化财物;指僧人化缘。[4] 茹:吞食,吃。[5] 膻闹:膻腥喧闹;谓不洁不静。[6]讽诵:念佛号、诵经文。[7]少选:义同“少旋”,一会儿。[8]告郡:报告济南知府衙门。郡,明清作为府的别称。[9]藁葬:草草 埋葬。语出《后汉书·马援传》。此指以藁荐、芦席裹尸埋葬。[10]穴:穿洞。[11]见:同“现”,露了出来。[12] “席封”二句:草席封裹完好,但像无蛹蚕茧,不见尸体。
聊斋志异《丐僧》翻译济南有一个和尚,不知叫什么名字。他赤着脚,穿着百衲衣,每天都到芙蓉街、大明湖各酒店念经化缘。人们给他酒饭、钱粮、米面,他都不要。大家问他要什么,他也不回答。终日没见他吃过一口饭。有人劝他说:“师傅既然不吃荤酒,应到乡下去化缘,为什么天天在这腥膻的地方呢?”和尚仍闭眼念经,耷拉着一指多长的睫毛,好像什么也没听见。过了一会儿,人们又这样劝他。和尚瞪着眼睛厉声说:“我就要这样化缘!”说罢又念经不止。他念的时间长了就自己走去。有些好奇的人跟在他后面,要问个究竟,为什么必定这样化缘,可和尚始终不应声;再三问下去,他又厉声说:“你们不懂,老僧就是要这样化!”又过了好几天,和尚忽然出了南门,躺在路旁像僵死了一样。一躺三天,一动也不动。当地人怕他饿死,把他抬到城墙边,都劝他到别处去,若要钱就给钱,若要饭就给饭。但和尚一直闭着眼,一句话也不说。大家一齐摇着他对他说,和尚大怒,从百衲衣中抽出一把短刀,一刀剖开自己的肚子,用手伸到肚子里掏出肠子理一理放在路上,于是气绝身亡。大家都害怕了,赶快报告了官府。官府来草草埋葬了他。后来,包和尚尸体的席子被狗扒了出来。人们用脚踏踏,好像是空的。打开一看,死尸没有了,席子原样捆着,像个空茧壳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