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构《解忧杂货店》等等

我试着这样给你讲一个故事。

在一个沿海小城市有一家孤儿院。孤儿院的不远处有一家杂货店。都是有历史的建筑物,尽显沧桑。有一天,忽然听说孤儿院被某房地产公司收购了要拆除。这天晚上,孤儿院里年龄小的孩子们都被转移了,只留下三个年龄大的在留守。这三个孩子没有家嘛,按年龄也到了走向社会的阶段,他们感到孤独彷徨,对前途充满迷惘、恐惧。晚上他们准备去绑架房地产老板,于是先撬开孤儿院的一间资料室找作案工具。这时候发现有那么几份儿比较老旧的资料,尘封的档案。

第一个是关于创始人张妈,原来她年轻时候和那边儿杂货店的老板龙大爷是恋人。当时受到女方家长反对,他们商量要私奔,但是因为送信的人送错了,结果产生了误会。他们终生没有再结婚,而是这么各自守着各自的这个事业,一个孤儿院一个杂货店。

第二份资料是一个年轻的歌唱家或者一个音乐爱好者的。当年他也是很孤独,很彷徨,因为在“北漂”群伙里一个人儿孤独打拼了好多年没有成名。他曾经咨询过这个杂货店的老板,老板引导过他,给他做过分析,鼓励他。然后呢,他就再次远行坚持了下去,就在将要成名的时候,他来这个孤儿院给孩子们唱歌,唱了一个原创的歌《重生》,当晚不幸遇到火灾,救孩子时候他死了。

若干年后,《重生》这首歌被他拼命抢救出来的那个叫张维维的女孩唱火了。

还有一个画家张默的故事。画家小的时候是一个富家子弟。经常在杂货店买东西,也给老头儿倾诉父母和家庭带来的的苦闷。他的家庭虽然是富裕,但是经营出现了问题,有高利贷。杂货店的老头儿也对他有所鼓励。后来,他们全家被黑社会逼迫逃亡,在路上小孩儿赌气留下来,而其父母被车祸撞死了。然后小孩儿就到了这个孤儿院,改名张默,最后成为画家。

还有一个舞女的故事。年轻时候跳舞卖唱的舞女张美娟,也很迷茫,于是到杂货店来咨询。杂货店呢,对她有鼓舞也有警示。资料随后显示这个舞女其实也是在孤儿院长大的,在孤儿院长大后到了社会上做舞女。但是,杂货店的老板写信鼓励她要学习,要投资,要上进。结果知识改变命运,股市、楼市的红利她都赶上了,最终成了房地产老板,现在就是她来收购这片孤儿院的土地。

看到这里,这个三个小孩儿忽然明白了。原来这个来收买土地的房地产老板不是想把这片孤儿院拆除、毁灭,而是想要重建。于是,他们心头的仇恨就释然了。天色渐渐明亮,他们忽然看到档案里杂货店老板亲手写的一页纸,说“成功要靠自信和努力”,他们顿时对人生有了积极向上的看法。

这是一晚上的故事,我就这么讲你们可能觉得比较平淡,甚至庸俗。但是如果把它放在一个时空隧道里呢,会是什么结果呢?

放在一个时空隧道里,让这三个孩子亲身经每一次——就是那几个人的每一次的人生抉择。对人生的迷茫,思虑,选择和付出行动,每一个紧要关头都让他们亲身经历一下。他们那些用心做的文字记录在生命时空隧道回放,让三个孩子看到,并且执笔回信。在决策人生的那几段时间里亲身经历每个人内心的波折。将真实的往事亲身经历,所以冲击会特别暴虐。如果真能做到——这个剧情会是什么结果呢?

这样一个有点朴素的成长、励志故事,到了日本作家东野圭吾笔下,就变成了《解忧杂货店》的故事。

我再给你讲一个故事。

就是有一个人出差从美国坐飞机到伦敦去。可能是无聊吧,路上带着一些资料,有关于耶稣诞生的故事,还有一个关于石匠联盟的故事。后来石匠联盟变成共济会会,和信仰耶稣基督的人斗争。后来历史上有过大概与共济会相关的很多诡秘事件。再有故事是关于达芬奇画的那个蒙娜丽莎,这幅画儿后来贵可敌国,据说被盗了。

然后还有一个人把一个离子炸弹(这个炸弹是能够毁灭地球的离子炸弹)放在一个特殊装置里,然后就存在距离那个罗浮宫很近的一个银行地下库。怎么样把这个炸弹找到?这个好像是也发生了一些离奇的故事。这些故事是这个出差的人打发无聊的时间的,唯一的联系只不过同时被这个人带到飞机上。

忽然,这个坐飞机出行的人想把这些人、这些东西串在一起讲一个故事,讲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故事。是的,是一个完整的、要不断地吸引人们看下去的,环环相扣的故事,这个故事该怎么讲呢?

这样几个八卦故事,到了美国作家丹·布朗笔下变成了传销全球的《达芬奇密码》的故事。

如果说再讲一个故事的话。

说伦敦有个收购旧报纸的,大概就是垃圾场收集报纸的,发展成业余收藏家了。有一次他手里拿着些旧报纸在翻看,上面有好多故事。一个故事牵扯到私家侦探特别能破案,侦探和伦敦警察(苏格兰场)发生了一些互相协助的故事。虽然他们之间互相瞧不起或者互相暗斗的故事,但是最终还是协作为主。

他这些故事牵扯到哪些案子呢?一个比一个有趣,其中有一个海盗故事。海盗合伙偷了一批宝贝,后来因为分赃不均形成一代一代的报仇仇杀(《血字的研究》)。另一个挺有意思的故事发生在一个贵族庄园,因为遗传继承得非常不公平,于是形成后代之间的仇杀(《巴斯克维尔猎犬》)。这么一些故事,这个收藏报纸的人,有一天忽然想:“我把它们串在一起讲会怎么样?”

这个创意,我们想象一下会怎么样呢?

到了英国的柯南▪道尔福尔的手里,成就了经典的《福尔摩斯探案集》的故事。

副一

《巴斯克维尔猎犬》与《天龙八部》对比来看,猎犬与天龙(的段家)都是贵族世家继承人被谋篡的复仇故事。但是猎犬专注于讲一个故事,层层推理、抽茧剥笋;而天龙同时讲四家的故事,重叠交错、互相印证。

说小说是“讲故事”是穿着唐装时候的说法;换上西服再说同一个话题,就叫“小说的结构技巧”了。

《解忧杂货店》与《芳华》两部电影几乎同时投放市场。前者的技巧是西方的,把故事集中在一个场景里,集中在一天时间里,集中在同一主人公的经历里,形成一个完整的叙事——很符合“三一律”。就像一棵大树,从下到上有地衣植物、苔藓植物和寄生攀援植物,还有树懒、还有猴子、还有啄木鸟、还有顶层的鹰巢。

而《芳华》是中国的传统技巧多一些,小时候我们听评书,经常被“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引语由一个故事带到另一个故事,一个场景带到另一个场景,中间时间、空间的距离由读者自己去填充。相当于是几株矮树生成的灌丛,好像没有太大差异,只要能形成一个生存的环境,确实是有生命的,也是鲜活的境界。

副二

如果追溯,是不是可以分别往前探究到《史记》与《山海经》以及《历史》(希罗多德)与《荷马史诗》?追溯的路太长仿佛进入莽原深夜,要走这样的路,唐装与西服都太薄了。

还是要说说读后感。我看完《芳华》之后,心情是郁闷、无奈。想到了不同人的不同人生——是撕裂分化的。而看完《解忧杂货店》之后呢,心情是自信昂扬。我看到了不同人的相同人生——是统一向上的。同样可以对照的是《青铜葵花》与《佐贺的超级阿嬷》,几乎与上面一组一一对应的感觉。

副三

学贯中西的林语堂先生说过:西方人修养到最后是至刚至强的,而中国人修养到最后都是好好先生。我还看到网上有个帖子,说中国逻辑是反逻辑的。好了,又到了我知识储备的边缘了,这个问题不能再说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