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尘不偶老师讲《四圣心源》生平简介(一)
黄元御刚开始学医的时候啊,他有一个堂哥也是一个当大夫的,就指点他说你可以先看看《伤寒论》,先看《伤寒》,所以他这个学医是从《伤寒》开始看起的,因为黄元御他本身的文化基础很好,诸子百家啊尤其这个历史,史书他看了很多,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很深厚,所以咱们有一句话说:传统文化基础好的话学医这个小菜一碟,很容易。所以他学习《伤寒论》很有心得,很快就能找出感觉来,他看了好多伤寒各家注释,感觉都说的辞不达意或者没有说透,没有说到这个真正的问题上,那么后来他就自己去悟这个伤寒到底说的什么意思,那么看了三年之后,他把这个《伤寒》历代注家啊也看的差不多了,然后在这个基础上他都不满意,觉得都没有把伤寒讲透,那么他自己去琢磨,这有一天晚上呢静夜沉思的时候想着想着就睡着了然后做了一个梦,一下子把伤寒给想通了,恍然解矣,一下子就理解了,通透了。所以他讲“三年忧思,一朝而解”,学了三年《伤寒论》才明白《伤寒》到底说什么,说的什么意思,才明白了这其中的道理。
但是黄元御他这个人做学问很认真,他没有说浅尝辄止,一有小得就沾沾自喜,他没有这样,他觉得自己已经理解了《伤寒论》,已经领悟透了,但是他觉得这还不是根源,他觉得张仲景写出《伤寒论》来必然有他自己的学术根源,所以他就追本溯源,又往上找,看这个《伤寒》是根据什么写出来的,源头在哪里?源头就是《内经》《素问》《灵枢》,《难经》这些,所以从伤寒呢,学了三年《伤寒》之后他又开始往源头学习,又去学习《内经》,学习《素问》、《灵枢》、《难经》,他又去研究这个源头,从一个更高的层次去来学习中医,实际上也是自己对《伤寒》的这个理解这种领悟,到底是对还是不对呢,他实际上是从源头去找一种认可,那么通过《内经》、通过《难经》这些经典著作的这个学习,最后他觉得可以对自己的领悟做一个肯定的这个评价了,那这个时候他才敢去著书留世。
你看黄元御30岁开始学中医,学了三年,33岁的时候他觉得自己小有所成,已经把《伤寒》给学透了,他都没敢去著书立说啊而是继续学习,直到36岁的时候,到了他本命年,他又把这个《内经》、《难经》这些中医经典又学了三年,对自己的这个学习心得有了一个肯定的评价,这个时候他才敢著书立说。这时候他写的第一本书,他一生当中的第一本书是什么呢,就是《素灵微蕴》,咱们在这个《黄元御医书十一种》当中有这个《素灵微蕴》这本书,这本书也是一本小书,前面主要讲一些这个医学理论,后面是一些医案。这是黄元御的第一本著作,小试牛刀,把自己这个一些心得体会都和自己的案例,先简单的总结了一下。那么他这个《素灵微蕴》一成稿之后,流传出去引起很大的争议,有些人认为这个不得了,这一代大家出世了,评价很高;也有些人认为这是无所事事,现在这个写书有什么用啊,还不如出去开个药铺挣点钱去。黄元御针对这个种种传言,他没有动摇,而是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叫《杝元》赋,记载这件事情,表明自己的立场说我啊不会去做这些沽名钓誉的事,我只是做学问,不会为名利所动。
大家想想,黄元御这一生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成就,这个与他这个最初的发心,跟他的初衷是密切相关的。假设他学医仅仅是为了养家糊口,当然他也不需要靠行医养家糊口。如果他靠行医来牟利来发财,那么我想他可能不会有这么大的成就,正因为最初的发心就是不为名利,只为学术,只是为了中医学术的传承,所以他把自己一生的心血全部都放在了对中医的体悟研究上。全部都放在了著书写作上,他这一生呕心沥血。
刚才讲到黄元御之所以有这么大的成就,就是因为他发心很好,不为名利所动,所以他这短短一生能有这么多的著作留世。那么黄元御在他的第一本书《素灵微蕴》成书之后,他就继续学习,继续去学习张仲景的《金匮》,学完了《伤寒》学《金匮》——《金匮要略》,然后在随后的几年时间,他是一边到江南到南方去游历,跟游学一样,去了很多地方;另一方面,也是借这个机会,进一步拓宽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这几年的游学啊,黄元御自己研究《伤寒》,研究《金匮》,心得越来越成体系的时候,对中医这些经典著作,《内经》这些也有了比较好的领悟的时候,他觉得自己可以去注解《伤寒》和《金匮》了,他认为《伤寒》流传千载,没有人能够很好的理解和很好的注解,所以他想这个事情我应该把它讲清楚,流传下去,不能再一直这么稀里糊涂的传下去,所以他这个时候,从三十岁开始学医,三十六岁有了自己的第一本著作,一直到四十四岁十几年的时间,他才开始写他的第二本医学著作,那么第二本他写的是《伤寒悬解》。
《伤寒悬解》他三个月写成。《伤寒悬解》一本书很厚,大概有二十几万字,那个时候你想他既没有电脑,也没有钢笔圆珠笔,全是毛笔写,用买笔写字,三个月写二十几万字,大家想想,这个工作量非常大,所以这就是呕心沥血,披肝沥胆,你这么来形容都不过分!这么一部巨著,几个月时间把它写成,如果没有前面十几年的沉淀啊,不可能一下子写成。所以黄元御讲自己写《伤寒悬解》序言,原文我既不清了,意思是“十年忧思,三月而定”,就说我学习体会领悟了十几年,我三个月的时间就把它写出来了,把它总结表达出来。写完《伤寒悬解》,接着就写《金匮要略》。这两本都是巨著,大部头的书,都是在这一年写成。这就是厚积薄发,在把这个《伤寒悬解》和《金匮悬解》悬解完毕,什么叫做悬解,悬解就是很独特的见解,或者说他这个见解,认为他自己的这个解释非常的高明,可以说是超出前人的水平,说到了问题的实质,就是这个解释,所以他的很多著作都是悬解,悬解就是把所有的疑问都去掉,把问题的实质给讲出来,讲得很透彻,所以从这个书名上咱们可以看出,黄元御是很自负的。他不是说自大、自夸,他是有这个坚实的根基的,是有功力的,有本钱来自负的.
那么黄元御把《伤寒》、《金匮》,注解完毕之后,他感觉得医学的源头实际上是很圆融的、很完美的,单纯对《伤寒》和《金匮》的注解,不能很好的表达他领悟的这些东西,照着这个就像照猫画虎一样,还是解说前人的东西。要受到《伤寒》、《金匮》的文字形式的约束,还是不能按照他的心意把医学理论很好地表达出来,第二年他四十五岁那年开始着手写《四圣心源》,目的是他想把自己领悟到的中医理论体系,这个源头,医学的源头是什么?他的核心是什么?是个什么结构?实质是什么?尽管《内经》、《伤寒》、《金匮》都已经做了很好的说明解释,但是文字都是解释的工具,它不是中医的实质。他认为这个还是不够简洁完美,他想用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重新描述一下,这就是他写《四圣心源》的动机,是他的一个方向。所以大家看,张琦在《四圣心源》后序里,称赞黄元御这个《四圣心源》是诸书之汇集,就是说《四圣心源》这本书在黄元御所有的著作里面是功力最高的、水平最高的一本书,这不是夸夸其谈,这是一个很中肯的评价。
刚才讲到黄元御之所以有这么大的成就,就是因为他发心很好,不为名利所动,所以他这短短一生能有这么多的著作留世。那么黄元御在他的第一本书《素灵微蕴》成书之后,他就继续学习,继续去学习张仲景的《金匮》,学完了《伤寒》学《金匮》——《金匮要略》,然后在随后的几年时间,他是一边到江南到南方去游历,跟游学一样,去了很多地方;另一方面,也是借这个机会,进一步拓宽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这几年的游学啊,黄元御自己研究《伤寒》,研究《金匮》,心得越来越成体系的时候,对中医这些经典著作,《内经》这些也有了比较好的领悟的时候,他觉得自己可以去注解《伤寒》和《金匮》了,他认为《伤寒》流传千载,没有人能够很好的理解和很好的注解,所以他想这个事情我应该把它讲清楚,流传下去,不能再一直这么稀里糊涂的传下去,所以他这个时候,从三十岁开始学医,三十六岁有了自己的第一本著作,一直到四十四岁十几年的时间,他才开始写他的第二本医学著作,那么第二本他写的是《伤寒悬解》。
《伤寒悬解》他三个月写成。《伤寒悬解》一本书很厚,大概有二十几万字,那个时候你想他既没有电脑,也没有钢笔圆珠笔,全是毛笔写,用买笔写字,三个月写二十几万字,大家想想,这个工作量非常大,所以这就是呕心沥血,披肝沥胆,你这么来形容都不过分!这么一部巨著,几个月时间把它写成,如果没有前面十几年的沉淀啊,不可能一下子写成。所以黄元御讲自己写《伤寒悬解》序言,原文我既不清了,意思是“十年忧思,三月而定”,就说我学习体会领悟了十几年,我三个月的时间就把它写出来了,把它总结表达出来。写完《伤寒悬解》,接着就写《金匮要略》。这两本都是巨著,大部头的书,都是在这一年写成。这就是厚积薄发,在把这个《伤寒悬解》和《金匮悬解》悬解完毕,什么叫做悬解,悬解就是很独特的见解,或者说他这个见解,认为他自己的这个解释非常的高明,可以说是超出前人的水平,说到了问题的实质,就是这个解释,所以他的很多著作都是悬解,悬解就是把所有的疑问都去掉,把问题的实质给讲出来,讲得很透彻,所以从这个书名上咱们可以看出,黄元御是很自负的。他不是说自大、自夸,他是有这个坚实的根基的,是有功力的,有本钱来自负的。
那么黄元御把《伤寒》、《金匮》,注解完毕之后,他感觉得医学的源头实际上是很圆融的、很完美的,单纯对《伤寒》和《金匮》的注解,不能很好的表达他领悟的这些东西,照着这个就像照猫画虎一样,还是解说前人的东西。要受到《伤寒》、《金匮》的文字形式的约束,还是不能按照他的心意把医学理论很好地表达出来,第二年他四十五岁那年开始着手写《四圣心源》,目的是他想把自己领悟到的中医理论体系,这个源头,医学的源头是什么?他的核心是什么?是个什么结构?实质是什么?尽管《内经》、《伤寒》、《金匮》都已经做了很好的说明解释,但是文字都是解释的工具,它不是中医的实质。他认为这个还是不够简洁完美,他想用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重新描述一下,这就是他写《四圣心源》的动机,是他的一个方向。所以大家看,张琦在《四圣心源》后序里,称赞黄元御这个《四圣心源》是诸书之汇集,就是说《四圣心源》这本书在黄元御所有的著作里面是功力最高的、水平最高的一本书,这不是夸夸其谈,这是一个很中肯的评价。
我们从黄元御写书的顺序也能体会出来,他先写《素灵微蕴》。《素灵微蕴》是他对医学一个初步的体会,是初稿,一些东西已经成型了,但是表达的还不是很完美。《伤寒悬解》和《金匮悬解》,只是在经典著作的基础上讲述他自己的见解,这种表达方式仍然不符合黄元御的心意,没有更直观更直接的表述出来。所以这个时候,他才打算写《四圣心源》,所以我们说《四圣心源》这本书不是黄元御自己拍拍脑袋自己想了想就写出来了,他不是这样的,他是黄元御在对这个经典中医理论有了十几年的深刻体会,有了自己非常真切的体悟,并且他认为对经典中医理论的核心体系,如何去表述、如何去表达,他认为目前还没有一个最简洁、最完美的理论体,连《伤寒论》、《金匮》甚至《内经》,他认为都过于繁琐,所以他想把这些经典的东西,把他的核心简化、抽出来,用他自己的话讲,他想自己做一件前无古人的事情,没有人做这件事情,他是不得已而已,那么《四圣心源》这本书的著作这本著作不象《伤寒悬解》、《金匮悬解》那样一气呵成,它很坎坷,好几年才写完。
刚开始写了个头,写了一个框架,后来有事就辍笔了,停写了,出去江南巡视了,跟着乾隆皇帝回驾侍医,所以耽误了很多时间,直到最后等他48岁的时候,已经三四年过去了,那么他把《四圣心源》杂病的部分都写完了,其他部分也都写得差不多了,觉得还不是很完美,最后写成了《天人解》这本书才算正式写完。所以我们看《四圣心源》的写书过程,我们看书的时候看的第一章是《天人解》,实际上他写书的时候《天人解》是最后写成的,为什么呢?就是因为黄元御感觉怎样才能把医学理论核心更好地表达出来,单纯靠一个一个的疾病来解释,还是流于泛泛,所以最后他把所有的东西又重新概括了一下,都概括在《天人解》中,就是把最基础的核心理论,总结成《天人解》,放在《四圣心源》的第一章。因此我们可以看到黄元御本人对《天人解》这一章的重视,它是最后写成的,而放在书的第一部第一章,正中之正,这就是基础中的基础。
那么我们前面把黄元御本人的生平,以及他著作的简要情况做了一个介绍。黄元御写完《四圣心源》之后后面还有一些书,后面的书其实有点勉为其难,因为他年龄慢慢也大了,精力也慢慢差了,以后有些书都是他学生帮着他写的。他口述,学生代写,象他后面写的《道德悬解》、对《灵枢》、《素问》的《悬解》、《周易悬解》,还有他最后的两本药解——《长沙药解》、《玉楸药解》,这些都是为了求全,他希望自己的医学体系能够非常全面地传承下来,核心其实还是《四圣心源》。等他写他最后一本《玉楸堂稿》,《玉楸堂稿》主要是记述他的一些日常的文稿,包括医案,比较杂的一本书,现在没有正式流传、出版。《昌邑本记》据说现在还有一些零零散散的流传版本,还不是很清楚。所以我们看到,黄元御他是中年之后才开始他主要著作的写作。他是有比较深的沉淀、有比较好的积累。黄元御他自己对《四圣心源》这本书也颇为得意,所以我们看《四圣心源》的时候,经常看到他,不说指点江山,对历代名医都是指指点点,很不客气,没把他们放在眼里。确实,以他的高度和水平,他觉得所谓的很多名医实际上还是有很多的缺陷,当然也不是一无是处。可能黄元御因为受庸医误治而有些偏激,用词是有些偏激,但是至少他敢这么说,在书里敢这么很不客气地指点前人的错误,说明他是有底气,有相当的资格,有这个功力,要不然你没有资格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