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东鄂西纪行”系列画·陆路11图

始作“川东鄂西纪行”系列画。首得11图:

1、《兹建始也·心系秭归》,示山区野县河滩,秋意萧然,一子闲行桥畔,似有所思。

2、《川东峡雾》,写僻河一隅,偶见房舍;崇山峻岭尽在云雾之中,而隐觉河声喧哗。水之急缓处,一舟自横,似含意味。

3、《暝昏绝壑·恩施大峡谷纪行也》,如实记载当日穿越那“恩施大峡谷”时所见之情景,黑雾浓云暝暮之间的山水,也算别有意趣。

4、5、两作,为同名之变体画:《绝壁残照 1·恩施大峡谷写景也》;《绝壁残照 2·恩施大峡谷得之也》。其俱得自于当时回眸一观之强烈印象:陡峻高崖,夕阳微照而流霞轻飞;一径绕勒岸坎,低脚下隐见溪壑,则路弯处三二房儿,情味亦属别致悠哉。

6、《峡中霜叶渐红时》,作极厚重黑沉之崖岭,似劈面扑来。清亮之涧水,缭绕于薄云飘飞的峡壑间,近前角落,亦有两座亮白之小房儿,依排于叶已变红的高树下。岭麓之间,也多已见有赭赤之树。

7、《峡底人家·漫游川东鄂西所得》,概括抒写车行高岸所见之景。其画中之境也,不单颇具地域特色,且是画儿本身,最觉洒脱不羁,那一气呵成之感,堪称同批次画作之上乘。

8、《最是山中好风景 冬来已觉橘橙赤》,画题自是受到“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苏东坡句)之影响。画则相对仔细描绘此秋尽冬来川鄂山区之景致。那星星点点,赭赤紫黄之色斑,融汇却又跃出于苍黛之墨,似乎微得静寂却觉“响亮”之意趣。

9、《山云缥缈 冬麓浑茫厚实》,示延绵大岭,其间烟云缭绕,近前亦尚有一二人家。一子徐行屋前,神意略与山之所蕴两相感应。斯画也,旨在于山岭本身之韵味;其沉厚之势及奔趋呼应节律,兼之直接抒写、毫无拖泥带水之感的整体视觉效果,甚称己意。

10、《奉节秋尽 霜风渐赤 云壑之间 隐听猿啼》,当属会意之作。画面单一简净,意蕴微显凄寂:萧疏山野,云迷深壑,渺茫之间,焉知有猿又在何处!或此亦是某种心境之显示罢。

11、《山径既毕 云外初见长江水》,意象得自乘车长时颠簸山中、末后眼前一亮,终于远见淡白云日下江滨城市之影的情形。其今世之游趣,固已迥别古人。此批画作,皆乃往来于此行陆路途中之所见所感。

2017、9、14-10、1

启事

从本期起,各栏目后缀中,网络及现实友人对吾辈作品之赞誉文字,一律取消。

当时启用这些文字,确也是本着类似“小店菜品口味如何须由食客评判”心态,如实将此前从网络论坛等处撷录来的内容,转附于此。略作说明:当初网络上对吾辈的评辞,又何止这些,在自己意识到有必要进行收录的时候,有许多,事实上已经是找不到或者是没精力去一一搜寻了。再者,所录赞语,少数明显是“过火”的,或“空泛无物”乃至“伧陋不文”的,自己肯定不会选用在这儿。当然,至于那等不接受吾人艺术的,亦自是不会“张挂”在这“店铺”里,正如所有真正的饮食店堂,也都不会将食客接受不了它们菜品的味道那类话语张挂出来(虽则有可能其仍会暗中思考在不变更菜品基本特质的前提下作些改进)。这皆是人之常情,想必也不消细说了。

今者取消往昔观众评赞之语,亦因一小事触发。近期本“公众号”订阅者中,有位人士,在整体认同吾艺的情况下,认为像达某这般自信之人,长将这类评语置后,似有不妥。常言道“响鼓岂用重槌”。达某既闻此言,当即已表示,再次编辑新一期刊物时,便自会将此撤消。今之举,当称践言。

达某确实自当相信,读者诸君多系具有识别眼光之士。且是以小小“童山雷公众号”或“江南蜕心堂”这般纯粹之“艺文渊薮”,断非是像社会热点资讯自媒体,会走向红火,而永远都只可能若“冷庙”样的。在此情形下,诸君仍能坚持关注于此,便已算是明证。在此亦不妨坦言:吾久已细加辨识网络论坛、博客及各种“个人空间”,连同这微信公众号,心知后者其实是一种相对最为封闭的传播方式。之所以既识之而坚持不懈地仍将此继续办下去,一则是自己似乎从来还没有做事半途而废的先例;再说,也不能辜负了读者们的信任啊。所以就想:无论如何吧,既已创设了这小小“沙龙”或“会客室”、“艺文吧”甚的,那么,倘没特别的原因,就还是一直把它办下去。且这本身也属意料之中的事、并丝毫未违初衷。顺带仍说一句:倘诸君读此之后有点什么感想,俱可于文尾“写留言”处点击它,然后就可以发言并提交了。因知咱们这一辈许多现实生活中的亲友,可能都不熟悉这点,在此特地提醒一下。从前有好友的评语,是写给我本人,然后再由我转贴进去的。现既觉不妥,还是当由各位自己填写提交为是。拜托了!

最后,向一直有兴趣关注吾艺的各路朋友,致以深切的敬意与衷心的问候!愿大家在这物欲横流的当世,坚守住心底那一小块宁静而清美的田园!

…………………………

吾之画艺追求

浑天成纳万象,澄静水泛崇光;

涉虚灵远狂怪,缘尘世类仙乡。

不依成法,不玩花样;

不拘真切,不入抽象。

广拓画境;

显立人格;

巧融诗、书、画、印;

穷究笔、墨、水、色。

宁苦涩毋甜腻:

宁复沓毋单薄;

宁散乱毋板结;

宁霸悍毋柔弱。

于画种本身所允许之范围内,力攀旨、趣、法、技之综合高度,且于假定三维空间内,全力驱使笔、墨、水、色混合运动,即令咫尺方寸之间,其势亦犹如大兵团之“立体作战”……

静思己艺何之……

详略意趣求于宾虹、子庄间,皴染技术跃出傅、李两家外,兼谋潘、吴二公之构架造境,更体味寄萍堂神髓与大风堂气势,并旁涉如莲、秋园之纯然逸兴,由此融入一己文魄诗魂,及毕生生命体验,再另假以天然之拙笨手法,而后看看是否可以渐成独立面目。此吾画之终极所觅也,即使觅之无果,死于途中而不憾。

另,以一人之力而欲取众多大师之长,宁非痴人说梦;况其各种优长本身,亦或相互抵牾,虽欲杂揉也决不可能。吾言不过愿置身于此上好气场,受其潜移默化影响而已。画道中君子,得明此意,吾辈乃称幸甚。

我之为艺意态

景仰然非直袭而唯扬弃古典艺术,认同与爱好并介入于近现代艺术,关注亦理解却不跟踵于当代及所谓后现代艺术。或换言之:仰止于古典殿堂前,置身于近现代队列,伫足在现当代圈外。致力用心五十年,虽居草野,亦觉可以平视今之艺海文滩。毕己事,每常潜入古今中外艺林细细体味各家各派之艺,也尝精心挑选出数人刻意研习。其时也,精魄膜拜而神志清醒,唯思:当作何为,方可避免死在这株株巨树之下。与此同时,却又遥遥地对一切行于不同艺路但确具造诣之士,默怀敬重之情……

·精研艺术,细品人生·
·
见悖于当世,遂求诸永恒·
·
人生甚难者:尽历尘世辛苦、洞悉存世悲凉之后,依旧能够兴致勃勃且是诗意地对待生活·

读千卷书,行万里路。体验万千风俗人情,乃得万千诗词文句、万千翰墨画图……

江南蜕心堂:原创艺文渊薮……

扫一扫或按一按,关注“童山雷”订阅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