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勋卓著的一代战将(15—16)

本书发行旨在传播红色文化,不以盈利为目的。图文由作者尹高朝先生本人提供,并经尹先生授权发布。

从大别山走出的共和国将星

湖北卷 · 卷一

主编:尹高朝   副主编:范从政 尹烁勋

卷一已发篇目相关链接

《一位军事奇才的悲剧人生》章节阅读

(1) (2)    (3)    (4)

《党之元老  国之元戎》章节阅读

(1)   (2,3)   (4, 5)   (6)   (7)
(8,9)(10,11,12)   (13,14)
(15,16)  (17,18)

《从乡村“博师”到国家主席》章节阅读

(1,2)  (3,4)  (5,6)  (7,8)
(9,10)  (11,12) (13,14)
(15,16) (17,18)
《无衔将军  “衔”在人心》章节阅读

(1,2)    (3,4)   (5,6)  (7,8)  (9,10)

《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章节阅读

(1,2)(3,4)  (5,6)(7,8)(9) (10,11)

《 “你回来就是胜利!”》章节阅读

(1,2) (3,4) (5,6) (7,8)

(9,10) (11,12,13)

《功勋卓著的一代战将》章节阅读

(1,2) (3,4) (5,6) (7,8) (9,10)

(11,12)  (13,14)

◆ ◆ ◆ ◆

功勋卓著的一代战将

——开国上将陈锡联

◆ ◆ ◆ ◆

本篇本期小节目录

15、为国防建设献策出力

16、“特殊年代”中的是是非非

15.为国防建设献策出力
1950年10月,经毛泽东亲自点将,陈锡联出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司令员。1957年兼任炮兵学院院长。
1958,炮兵司令员陈锡联(左三)和沈阳高级炮兵学校校长孔从洲(左二)、宋承志(左一)、邱创成(右二)、王文介(右一)等在一起。
在党中央、中央军委的直接领导下,陈锡联按照“大量发展新的炮兵,同时加强提高老的炮兵”的方针,为我军的炮兵建设做了大量开创性工作。
1955年9月, 他被授予共和国上将军衔。
1958年初,陈锡联奉中央军委命令,执行我国第一个导弹试验基地勘察选址任务。他带领专家组,乘飞机穿越戈壁沙漠,骑着骆驼多次出入无人区,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向军委写出了翔实的报告,得到毛泽东主席和中央军委的批准。
上将陈锡联
同年8月,他参与协调组织炮击金门的战斗。
1959年10月至1973年12月,陈锡联任沈阳军区司令员,并先后担任军区党委第二书记、第一书记、东北局书记处书记。
1968年5月任辽宁省革委会主任,1971年1月任辽宁省委第一书记兼省革委会主任。
在沈阳军区工作期间,陈锡联认真贯彻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指示,同军区领导班子成员密切配合,为加强部队全面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作为东北战区的主要指挥员,他对东北的战场建设、战备和战略防御工作抓得很紧,组织制定了一套适合特定历史条件下东北战区的作战、设防原则和作战方案,积极整修设防工程,加强边海防和民兵建设。
他亲自组织军事演习,大力倡导群众性比武竞赛活动,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他十分注重发现培养典型,善于运用典型指导工作。
六十年代初,沈阳军区涌现出了雷锋、“学习毛主席著作模范红九连”等一批全军性的先进典型。他和军区其他同志一道,积极组织和指导机关在全区开展学雷锋活动,使部队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
陈锡联(左一)把毛泽东题词送给雷锋生前所在部队。
他始终坚持把加强军政军民团结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抓。1960年,东北地区发生特大洪水,他亲自到灾情严重的地区视察,组织抗洪斗争,并号召全区指战员节衣缩食,支援人民群众重建家园。
六十年代后期和七十年代初,陈锡联为保持部队稳定、边防稳定和地方稳定,做了大量的工作。在保卫国家主权的斗争中,他组织领导军区部队胜利地进行了珍宝岛自卫还击作战,捍卫了祖国的尊严。
珍宝岛自卫还击作战纪念馆
1973年12月,党中央、中央军委决定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陈锡联调任北京军区司令员。
他到任伊始,就组织勘察了北线地形,调整了作战部署,进一步巩固了华北边防。他坚决执行中央军委关于“一定要把训练放在战略问题的一个重要位置”的指示,从难从严治军,狠抓部队训练,使全区部队的军事素质有了很大提高。他坚决落实邓小平关于“军队要整顿”的指示,下大力对军区部队进行整顿,加强了部队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
1975年1月至1980年1月,陈锡联先后任中央军委委员、常委。1976年2月,经毛泽东主持亲自同意批准,主持军委日常工作。他积极参与组织军队建设和国防建设大政方针的研究、制定,为保持部队稳定、加强部队建设做了大量工作。
陈锡联陪同毛泽东视察沈阳军区
在同“四人帮”反革命集团斗争过程中,陈锡联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同江青一伙的种种倒行逆施进行了坚决抵制和不懈的斗争。
在毛主席逝世、江青一伙阴谋篡夺党和国家的最高权力、党和国家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陈锡联和当时处于核心位置的政治局其他同志一道,精心谋划,果断决策,执行党和人民的意志,毅然对“四人帮”采取隔离审查的组织措施,彻底粉碎了“四人帮”反革命集团。在这场惊心动魄的重大斗争中,陈锡联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党的十二大、十三大上,陈锡联当选为中顾委常委。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期,他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关注部队建设,关注国家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自觉维护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权威。
1998年抗洪斗争取得重大胜利后,他无比欣慰地说:“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有知识、有威望、有能力治理好国家,我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江泽民(左一)与陈锡联(右二)握手
作为一代功勋卓著的战将,陈锡联从不居功自傲,视名利淡如水。战争年代,刘伯承、徐向前称他为”红四方面军最优秀的干部”。但他从不愿宣扬自己,总是把自己的进步和成绩归功于党,归功于人民,归功于革命烈士。
党的十届三中全会后,不少单位请他写回忆文章,介绍个人的历史功绩,都被他婉言谢绝。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中共红安县委决定为红安籍老将军立传,派县委党史办的同志去采访他。他说,“不要写我了,要写就写红安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坚持斗争的事迹,写为革命牺牲的烈士,写董老、先念同志,我个人又有什么呢?只不过是带着部队打了十几年的仗。”寥寥数语,充分体现了他以党和人民为重的高尚品德。
陈锡联克己自律,生活俭朴,始终保持了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他的住房从来不让装修,家具已很陈旧了也不让更新。他常坐的一把藤椅用了几十年,破了拿绳索缠一缠继续用。工作人员见坐上去便发出“吱吱”的响声,提出换把新的,他都不同意,一直用到他去世。
他和夫人王璇梅常以党的要求互勉,对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要求严格。他们的四个子女都在部队工作,却从未向子女所在单位的领导打过一个电话、写过一张条子,总是要求子女好好工作,不要搞特殊化。
1982年4月,二儿子陈再东在驾机执行任务时,不幸牺牲。当儿子生前所在部队的领导来看望他时,他忍住悲痛反过来安慰部队的同志说:“你们不要太难过,战争年代有牺牲,和平年代也会有牺牲的。”在场的人无不为他这种革命家的风范所感动。
陈锡联关心故乡红安的建设与发展,他先后两次回乡,多次在北京家中接见红安县、乡、村干部和群众代表,反复叮嘱县委、县政府领导要抓住机遇,带领群众扎实苦干,把红安老区建设好,使农民群众早日富裕起来。

  1990年,几位大别山老将李德生(左起)、陈锡联、陈再道、徐深吉在一起。

16.“特殊年代”中的是是非非
一个将才的产生需要很多因素的集合,比如时代,比如处境,比如机遇,比如运气,比如勇敢,比如智谋,比如忠诚,比如性格等等。在星汉灿烂的中共战将系列中,陈锡联是比较突出的一位——终其一生,他是较为幸运的,也给人们留下了一本比较耐读的“书”。
然而,在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中,这位以“忠厚谨慎本分”著称的将军还是自觉不自觉地卷入到是是非非之中。
1970年庐山会议上,陈锡联的谨慎起了大作用。九届二中全会开幕式,林彪发表了设立国家主席、维护“天才”的讲话,掀起轩然大波。
陈锡联主持东北组,看到其他小组纷纷表态拥护设立国家主席,要揪出反对毛主席的坏人,东北组的同志也要求出简报,跟上形势。陈锡联却想到,虽然林彪、陈伯达都表了态,但参加东北组讨论的周恩来总理却对设国家主席的事情一句未提,这肯定不是一时疏忽。
于是陈锡联说:“你们个人要表态,这是中央委员的权利;但是我们东北组在简报上不能表态,因为中央没有要求我们表态。”他还指示秘书,东北小组的简报要经过他的签字才能上报。
最终,陈锡联和东北组得以在那种非常复杂的形势下全身而退。当然,在中共愈演愈烈的“路线斗争”中,特别是在“文革”那样敌我不分、是非不分的乱世之中,光凭谨慎忠厚是不解决问题的。
应当说,毛泽东在1976年初要陈锡联代替叶剑英主持军委工作,成为军队实际上的第一主管,是看到了陈锡联1970年庐山会议上的表现,同时也不能不说有毛远新的因素——当时毛远新是唯一能随时见主席的“联络员”,他的“小报告”导致了邓小平的再次倒台。推出陈锡联,至少毛远新没有说反面的意见。
陈锡联与毛泽东的侄儿毛远新(左)
在1975年秋调到北京之前,毛远新是辽宁省革委会副主任,陈锡联的副手,实际上坐东北第一交椅。陈与“小毛”的关系处得很好,这是事实。在陈锡联的整篇回忆录中,我们看不到他曾经与谁有过对立或激烈冲突。
微妙的是,陈锡联承认自己“文革”期间在“在辽宁及东北地区的‘三支两军’和地方工作中,曾经犯了严重错误:“为此在1980年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上,我辞去了所担任的领导职务,并诚恳地做了检讨,虚心接受同志们的批评和帮助,认真地吸取教训。我多次说过,这是我一生中最大的教训。”
但是,陈锡联的“严重错误”和“最大的教训”究竟是什么,回忆录中一字未提;那个对他主政东北影响和牵制最大的毛远新,他也一字未提。把错误全揽在自己身上,不符合实际;推给毛泽东的大侄子,又说不过去。陈锡联的为难可以想象,也可以理解。“文革”中的陈锡联,可以单写一本书,一本难以读懂的书。
如果我们把端着机枪向敌人扫射的陈锡联,与对小青年毛远新毕恭毕敬的陈锡联连在一起;如果我们把指挥奇袭阳明堡机场的陈锡联与被讥讽为“陈三两”的陈锡联连在一起,会感到遗憾和无奈。
时势造英雄,时势也能颠覆英雄,无论是忠厚谨慎还是机智潇洒都不能改变这一规律。我们很难想象,假若是那个机智大将军陈赓活到“文革”,又会是怎样的境遇。
但是,陈锡联毕竟是一位忠诚的战士,明智的将领。他受命主持军委工作,并没有忘乎所以,而是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忠厚和谨慎仍然在发挥正面的作用。
同绝大多数老干部老将军一样,陈锡联对四人帮厌恶至极。
1976年10月5日,是一个历史性转折的前一天。那一天,陈锡联在唐山地震救灾现场视察、慰问。
“就在当天下午三时许,华国锋从北京打来电话,要我赶快回京,说《光明日报》发表了一篇文章,情况非常紧急,要我马上回去商量事情。”陈锡联意识到局势严重紧迫,没顾得等其他同行人员,就在三点四十五分登机回京。陈锡联从自己家里拿到《光明日报》,匆匆赶往华国锋处,华明确告诉他明天要动手对付“四人帮”,还做了一个抓的手势。
毛泽东逝世后,华国锋与陈锡联“曾经几次”谈过解决“四人帮”的事情,陈锡联都表示坚决支持。看来事先就知道要搞掉“四人帮”的远不止以前所说的那少数几个人。
华国锋对陈锡联说:“你先回去,吴德、吴忠他们还要找你。”也就是说,“二吴”也是事先就知道的。陈锡联说:“按照规定,动部队必须经军委批准。吴德、吴忠他们先后来到我家,我当面授权他们可视情采取行动,不必逐级请示。”
当天晚上,和陈锡联住得很近的华国锋步行到陈锡联家,又谈了第二天的详细部署,华要求陈锡联不要出去,在家等消息。
10月6日晚,华国锋的电话来了:“事情解决了。”陈锡联当即赶往玉泉山。看来,陈锡联作为主持军委日常工作的负责人,在那个关键时刻起的是一个开绿灯的作用。华国锋和叶帅调动部队,还要经过陈锡联。
文革结束了,文革的错误要清算和纠正,个人有个人的帐。十一届三中全会前,邓小平邀陈锡联夫妇到家里去,卓琳和王璇梅另到一室聊天,两个男人谈正事。邓对陈说:“你在北京不欠账,你的问题主要在东北,群众对你有意见,你做个深刻检讨”,“有错误不要紧,改正就是了。”
许多人对陈锡联代叶剑英主持军委工作的事情有看法,认为他在叶帅“养病”的问题上起了不好的作用。陈锡联对此表示理解,并作了说明,“在我主持军委日常工作期间,经常向叶帅汇报工作,听取指示。叶帅也经常过问军委的事情,支持我的工作。”
陈锡联的说明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据他后来在回忆录中说:“记得有一次我在三零一住院,粟裕同志也在住院,他来看我。对我说:原来不了解情况,现在搞清楚了,根本没有那回事。小平同志在找我谈话时也说,他是了解你的,你是没有野心的。”
辞了职的陈锡联后来被选为中顾委常委,应当是中央对他的肯定和信任。

你“在看”我吗?

(0)

相关推荐

  • 1949年8月,陈锡联准备率领部队解放大...

    1949年8月,陈锡联准备率领部队解放大西北.一天,陈赓带了一个姑娘来到陈锡联指挥部说:"胖子,看看漂亮不?"陈赓不等他回答,在他耳边轻声说:"这是我妹妹,看中了就娶来做 ...

  • 叶帅为何说:不要换小班,要准备接大班,你是战将,要准备打大仗

    在1965年下半年我国北边和东南沿海安全环境紧张,战备工作摆在了领导们的面前.随着战备工作的开展,粟裕这位著名的沙场战将,又受到了高层的注意. 1965年10月2日,主持军委日常工作的林彪找正在上海休 ...

  • 1952年周总理说了一番话,为何“逼”彭老总多次请辞告老还乡?

    1952年的一天,远在朝鲜战场上奋勇杀敌的彭德怀,被毛主席.周总理突然紧急召回国内,同时又派出陈赓代替了彭德怀的位置.回国后,周总理向彭德怀说了一番话,结果此后彭德怀就开始多次递出了辞职申请,想要心甘 ...

  • 战将被调离前线,心情矛盾,罗瑞卿开了句玩笑,他马上去报到

    1951年4月23日拂晓,志愿军第39军副军长谭友林赶到君子里矿洞志愿军司令部,准备向彭德怀汇报39军第五次战役的布置情况. 志愿军副司令员韩先楚见到谭友林就问道:"老谭,你怎么还在这里?不 ...

  • 上将陈锡联:14岁参军,18岁当师长,40岁成为开国上将

    湖北红安县,被誉为"中国第一将军县",这里诞生了233位将军,还诞生了两位国家领导人.今天,我们要讲的将军,也是来自湖北红安,他就是开国上将--陈锡联. 从放牛娃到我党高级将领 1 ...

  • 功勋卓著的一代战将(11—12)

    本书发行旨在传播红色文化,不以盈利为目的.图文由作者尹高朝先生本人提供,并经尹先生授权发布. 从大别山走出的共和国将星 湖北卷 · 卷一 主编:尹高朝   副主编:范从政 尹烁勋 卷一已发篇目相关链接 ...

  • 功勋卓著的一代战将(9—10)

    本书发行旨在传播红色文化,不以盈利为目的.图文由作者尹高朝先生本人提供,并经尹先生授权发布. 从大别山走出的共和国将星 湖北卷 · 卷一 主编:尹高朝   副主编:范从政 尹烁勋 卷一已发篇目相关链接 ...

  • 功勋卓著的一代战将(7—8)

    本书发行旨在传播红色文化,不以盈利为目的.图文由作者尹高朝先生本人提供,并经尹先生授权发布. 从大别山走出的共和国将星 湖北卷 · 卷一 主编:尹高朝   副主编:范从政 尹烁勋 卷一已发篇目相关链接 ...

  • 中医推拿手法学『视频』第15~16集

    推拿手法就是推拿中所施行的各种技巧动作.它通过不同形式的操作方法刺激人体的经络穴位或特定部位. 其中有的以按捏为主,如按法.压法.点法.拿法.捏法等;有的以摩擦为主,如平推法.擦法.摩法.搓法.揉法等 ...

  • 【智力脑】15/16/17.培养孩子记忆力不需要参加培训班

    15.记忆力-让游玩变游"学":爸妈会聊天,孩子记得牢 我们通常说的孩子"记事",是指孩子能回忆个人信息,或个人经历的生活事记.研究表明,4岁左右的孩子就已经记 ...

  • 《薛兆丰的经济学课》第15/16周:权利的保护和限制

    导读:如何界定我们的权利?如何维护我们的权利? 057.产权的兴起 只有当权利的安排带来好处足够大的时候,人们才去操心,怎么样才能界定产权,怎么样才能行使产权,怎么样才能保护产权. 产权兴起的动力: ...

  • 黄帝内经白话译文<15>16

    五常政大论篇第七十    黄帝道:宇宙深远广阔无边,五运循环不息.其中有盛衰的不同,随之而有损益的差别,请你告诉我五运中的平气,是怎样命名?怎样定其标志的?岐伯答道:你问得真有意义!所谓平气,木称为& ...

  • 【专辑解读-泷】19段伤害斩杀三人?15.16星天赋提前曝光还是泷的bug再现?

    泷大招19段伤害 详情 居然造成了19段伤害,并且击杀3人 总体来说泷目前的BUG还是比较多的,不知道修复以后他的表现是否还能像目前一样强势,这一点令小编很忐忑  结语  那么本期视频就到此结束,喜欢 ...

  • 视频·每日读论语卫灵公15.16吾末如之何也已

    [荀卿庠读书会每天读论语]卫灵公15.16吾末如之何也已 [原文]15.16 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翻译] 孔子说:"从来遇事不说'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