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王之乱 第十七节 不再醒来的噩梦

原创 史图馆专栏作者 史图馆

本文作者:锦帆游侠

随着司马越的胜利,司马衷在鲜卑兵的“护送”下,乘着牛车返回了洛阳,而羊献容也恢复了皇后的身份:这已经是她第五次被废立了。
但他们还算是幸运的:在关中的百官们得知鲜卑兵的到来,一哄而散,逃入深山中,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生活,甚至被迫采橡果来充饥,而在战乱中流离失所,妻离子散的百姓们的日子就更苦了。
随着司马颙的倒台,司马越任命出自安定梁氏,名医皇甫谧的大舅哥梁柳镇守关中,随后带着大部队返回了洛阳。
司马颙就职以来,一直在与当地的地头蛇们斗智斗勇,如今任命梁柳镇守关中,司马越很有些奖励这些地头蛇们的意味在里面。
但司马颙毕竟当了七年的关中都督,也有不少忠实的部下,例如金谷二十四友中的牵秀。他们杀掉了梁柳,然后把逃到太白山的司马颙给找了出来,打算再把司马颙给扶上位。
司马颙一开始还有些犹豫,毕竟自己好不容易逃得一条命,现在又窜出来,不是找死么?
“殿下放心,我们就说梁柳是自己病死的,和您没关系。”大家安慰着司马颙,他这才进入了昔日的关中都督府。
梁柳人都死了,位置也让你司马颙坐了,现在一句病死就打算把司马越给打发了,这是把司马越当傻子看。
司马越显然不是傻子,他立即派出武威豪族贾诩的曾孙贾龛、贾疋(yǎ)前往讨伐司马颙。贾龛和贾疋很快杀死了牵秀等人,将司马颙团团围在长安城中。
司马越打算快刀斩乱麻,于是给司马颙发出了诏书,封他为司徒,向他表示:只要你来洛阳,就一切既往不咎。
司马颙显然不会相信司马越就这么放过他,但自己就算扛到底,也无非是个死,既然如此,不如死的痛快点。
抱着去死的决心,司马颙踏上了去洛阳的路,而司马越也确实将这条路变成了黄泉路,他让弟弟司马模派人在路上将司马颙和他三个儿子一起杀掉,让司马颙成为了八王之乱中第七个死去的宗王。
第六个,则是两个月前被处死的司马颖,讽刺的是,司马越原本其实并不打算处死司马颖。
此时,司马颖已经被搜出来囚禁在邺城,交由他的堂叔司马虓看管。
原来的豫州都督司马虓和冀州都督司马模因为在辖区内各自出现了刘乔和公师藩的叛乱,被司马越调换了防区,司马虓因而成为了新任的冀州都督。这位堂叔对司马颖很够意思,他给司马越写了一封信替司马颖求情,表示司马颖本来也是受人蛊惑,他本人并没有什么大的过错,何况司马炎的子嗣们从元康年间到现在基本已经被杀的差不多了,好歹给先帝留一点骨血,将司马颖改封以示惩戒,也就差不多了。
司马越给面子,仅仅只是将司马颖关起来了事,司马颖也就这样苟活着,如果就这么发展下去,司马颖应该也能有一个不错的结局。
但一个月之后,司马虓暴病而亡,司马颖的命运也随即发生了改变。
冀州是司马颖的老地盘,就算成为了阶下囚,司马颖在这里威望依然很高。任何想要染指冀州的人,都必须考虑司马颖在这里的影响。司马虓替这位堂侄求情,本身应该也存着利用司马颖的威望来安定冀州的打算。
但随着司马虓的死亡,冀州的新旧势力冲突也开始愈加明显:如果让司马颖死灰复燃,司马虓的部下们显然不会有什么好日子过。司马颖的旧部公师藩,便是这样被苟晞解决掉的,现在,该轮到司马颖自己了。
刘琨的哥哥刘舆压下司马虓的死讯,伪造了一封诏书,连夜赐司马颖自尽。
得知诏书的司马颖十分平静,似乎明白了些什么,向看管他的人问道:“是范阳王(司马虓)死了吗?”
看守的人回答:“不知道。”
说是不知道,然而司马颖已经感觉到了空气中的异样。
但他没有继续纠结这个话题,而是问了一句:“你今年多大了?”
“五十。”
“都说五十而知天命,你知道天命吗?”
“不知道。”看守仍然面无表情。
司马颖叹了一口气:“不知道我死之后,这天下是能安定下来呢?还是继续乱下去?”
看守仍然冷冰冰地看着司马颖,司马颖向看守提出了一个小小的请求:“我从邺城逃离到现在,已经过了三年了,在这三年中,我鞍马劳顿,都没有好好洗个澡,麻烦给我些热水,让我洗洗干净再安心上路吧。”
看守打来了热水,司马颖将自己清洗干净后,安静着等待着死亡的降临。他的两个儿子也明白死期已到,不禁嚎啕大哭。
司马颖有些动容:“把他们带去别的房间吧,别让他们看着我死。”说完,司马颖解开了自己的发髻,披头散发,向着东方躺了下去。
“动手吧。”
名震一时的成都王司马颖,就这么死了。
虽然司马颖的本事不算很大,但他也有着自己的优点:得人心。因为得人心,出自范阳卢氏的卢志在司马颖兵败逃亡的时候,仍然对他忠心耿耿,鞍前马后;因为得人心,在江东士族们纷纷南返的时候,陆机兄弟仍然选择成为他的僚属;因为得人心,就算他失去了冀州都督的职位,公师藩等人仍然愿意为他出生入死。
如果在一个稳定的时代,司马颖应当能做一个声望不错的安稳王爷:毕竟一开始,他也抱着忠君爱国的思想驳斥了贾谧的无礼行为,也参与了讨伐司马伦的战事,对治下的冀州百姓也还算不错。但在这个乱世,面对最高权力的诱惑,他最终迷失了自我,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司马越成为了这场大乱中最终的胜利者,然而他收获的果实,已经千疮百孔。
在并州,匈奴单于刘渊已经称王,不断扩大着自己的地盘;在四川,氐人李雄自称成都王,带领着流民们建立起了政权。而最让司马越头疼的是,他昔日的下属陈敏,已经准备在江东割据了。
此时的陈敏刚刚消灭掉石冰,正处于极度膨胀之中,他的父亲看出儿子不是个省油的灯,一气之下丢下狠话:“让我家灭门的,必然是这个混账东西!”一病不起,就这么死了。按规矩,陈敏需要辞职服丧,但司马越还离不开陈敏:他正在和司马颙交战,极度需要各种资源。借着机会,陈敏请求去扬州替司马越募兵征粮,一到历阳就反了。
除开对自身实力的自信,江东士族们的支持更是陈敏自信膨胀:帮助他平定石冰之乱的,正是以顾荣、周玘、甘卓等为代表的江东士族们。甘卓为了他,更是丢官不做,和他结成了儿女亲家,一起合作在江东干事业,颇有些当初孙策和周瑜庐江相会的样子。
当初孙策起家,连本部兵都是找袁术要回来的,江东士族们一开始甚至还跟孙策对着干,我现在的外部条件比孙策还强点,凭什么干不成呢?
甘卓假称皇太弟司马颖的名义,任命陈敏为扬州刺史,陈敏同时向周边的江州和吴郡等地扩张地盘。原任的扬州刺史和丹阳太守手里没有兵,只得弃城逃跑,就这样,陈敏顺利拿下了一块基本盘。
按说,孙策创业都没有这么顺利,陈敏割据的野心,应当能顺利成功了吧?然而并没有。
之前和陈敏合作的江东大族们,除去陈敏的亲家甘卓外,贺循装疯,周玘称病,纷纷采取了非暴力不合作的方式表示自己的态度。这让陈敏极其愤怒,打算把不为己用的江东名士们杀干净。
顾荣劝解说:“您势力这么强大,保有战乱较少的江南当无难事,这些名士们不过是暂时心存疑虑,您尽力去求得他们的信任,解开他们的疑忌,江东的地盘就可以传檄而定,不然,没有这些人的支持,您的事业也不会成功。”陈敏这才打消了念头。

[1]甘卓的曾祖父甘宁

江东士族们为什么态度突然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呢?因为膨胀的陈敏刚拿下扬州,便兴冲冲地让下属推举自己当了江东都督,给自己加上了大司马、楚公等一系列头衔,甚至还给自己加了九锡。
这就玩大发了。
按这些江东地头蛇们的想法,既然晋王朝本身就看不上他们,而他们在江东本地仍然保有很强的实力,那在朝廷纷乱无比的情况下,扶持一个能维护他们利益的人来割据江东,复兴吴国,便是对他们最为有利的选择。
陈敏的出现,适时满足了他们的需求,于是江东世族们在平定石冰叛乱时选择了与陈敏合作,一方面固然是保护他们的产业,一方面也是观望陈敏是否有孙策或是孙权的实力。
但陈敏让他们失望了。虽然孙权在军事上被黑得一塌糊涂,但陈敏的政治水平和孙权一比,连提鞋都不配。陈敏割据时的条件相比孙权继位时的条件要好得多,但孙权收拢人心,举贤任能,一步一个脚印,最终成就了吴国割据一方的霸业,而陈敏刚打下几块地盘,就迫不及待给自己加官进爵,任人唯亲,把自己的弟弟们安插到重要的位置上去肆意妄为,江东世族们却没拿到什么好处。
要知道,江东的地头蛇们不是慈善家,和陈敏合作,是要确保他们的利益的,更何况,晋王朝再烂,在当时也是唯一合法的中央政府,任何人野心再大,想要割据一方,也得把表面功夫做好,安定内部,发展实力,时机成熟了之后再一步一步往上走。然而陈敏上台之后,一步登天,自己好处通吃,作威作福,江东的地头蛇们却要一起和陈敏背上犯上作乱的大锅。
没有好处还要背黑锅,傻子才跟你合作。
把控朝廷的司马颙自然也不会坐视陈敏无法无天,如果他不对陈敏进行制裁,以后大家有样学样,争相割据,他这个宰执也就不要当了,何况陈敏还派自己的弟弟前来进犯荆州,不出手教训教训还了得?
司马颙派出了一支军队,会同荆州都督刘弘一起讨伐陈敏。司马越这边也乐得看到陈敏被教训,默许了司马颙的行动。
刘弘这边派出了自己的王牌陶侃前去对付陈敏,但有人发现了一个问题:陶侃和陈敏是老乡,又是同年一起被举荐成为官吏的,这个情分实在是不浅。于是便向刘弘进言:“陶侃跟陈敏是老乡,他现在还在大郡担任太守,一旦有异心,荆州的东大门可就不保了!”
刘弘十分信任陶侃:“陶侃这个人我了解,忠心耿耿,很有本事,肯定不会做出这样的事的。”
陶侃得知消息,便把自己的子侄送去刘弘身边当人质,刘弘非但没有将他们当人质看待,还将他们封为参军,并对他们说:“你们的叔叔即将出征,而你们的祖母年事已高,还是回去侍奉祖母吧。村野匹夫的交往尚且互不辜负,何况是大丈夫呢?”给他们发了盘缠,让他们回了家。
老大这么信任自己,陶侃自然战斗力杠杠的,将陈敏的弟弟一通暴打,而在淮南,新任扬州都督也也在江北给陈敏施加着压力。
政治能力不咋样,打仗也不行,陈敏的出身也更是让江东世族们嗤之以鼻:他不是什么高门士族,也不是什么地方豪族,甚至连江东本地人都不是,本来江东世族们就心有疑虑,他的表现还菜成这样,实在是一言难尽。
若是九泉下的孙策兄弟得知陈敏的事迹,一定会发出如下的嘲笑。
孙策: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
孙权: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卿不如我。
江东世族们:算了,陈敏大哥你还是洗洗睡吧,那边司马越已经搞定了司马颙,朝廷也闹的差不多了,我们还想多活几年。

[2]孙策

[3]孙权

江东世族们私下里开始商讨解决陈敏的办法,他们秘密联络了朝廷新任的扬州都督、征东大将军刘准,准备充当内应。随后,周玘找到了陈敏弟弟的属下,暗地里让他杀死了陈敏的弟弟,然后宣告陈敏已经死了,扰乱了陈敏的军心。
为了安定军心,陈敏把自己最强的兵力都派给了甘卓,让他前去平定叛乱。
要想对付陈敏,就必须解决甘卓。顾荣自告奋勇回到了陈敏的身边,一方面是为了方便找到甘卓,另一方面,也是解除陈敏对自己的怀疑。
顾荣既然回来,陈敏也不再怀疑,让他四处巡视,顾荣趁机找到甘卓,劈头盖脸给了他一顿教训:“要是陈敏这货能在江东成事,我们一起扶持他,成就孙吴的霸业当然没问题。但你看看现在的情况,陈敏这货还有救吗?他现在已经必然失败,然而我们却还在他身边当官。等他大势已去的那一天,官军们把我们的脑袋送去京师,上面写着'逆贼顾荣甘卓的人头’,你不觉得丢人吗?”
甘卓吓得魂不附体,连忙装病,将自己的女儿接回家来,然后切断了建邺城中朱雀桥的交通,将船都收拢到南岸,与顾荣、纪瞻一起向陈敏发起了进攻。
陈敏得知消息,勃然大怒,带着自己剩下的一万多军队前来讨伐甘卓。甘卓的士兵对着对岸陈敏的士兵们喊话:“我们之前为陈公效力,都是看在顾荣和周玘的份上,现在他们都反水了,你们还愣着干什么,快跑啊,等着给他殉葬吗?”
陈敏的士兵们还有些犹豫,此时,顾荣挥舞着白羽扇出现在他们面前。这显然是宣告,顾荣的反水是真的,士气崩溃的士兵们争相逃跑,陈敏很快成为了孤家寡人,在逃亡路上被抓获,不久便被处死。

[4]307年5月

朝廷刚结束此起彼伏的纷争,地方上叛乱连连,总要有人为这一切负责任。
作为八王之乱最后的赢家,司马越显然是不会背上这个黑锅的,那么能背锅的人,便只剩下了司马衷。
这天,司马越让人给司马衷送来了一块面饼,面饼里有毒。司马衷狼吞虎咽地吃完,没多久便驾崩了。
西晋的第二位皇帝就这样结束了十七年的皇帝岁月,对这位皇帝任上所发生的一切一切,实在不是一声叹息所能概括的。
或许他从登基的那一天起,便陷入了一场噩梦,如今,这场噩梦便再也不会醒来了吧。
如果知道后面所发生的事,司马衷一定会庆幸自己还算死得早。
而对于皇后羊献容而言,她的噩梦还远远没有结束。为了让自己的位置稳固,她必须选对帝国的继承人。
正确答案只有一个,便是前太子司马覃,也即是司马遐的儿子,同时在名义上也是司马衷的养子。
因为司马颙册立的司马炽,身份是皇太弟,而嫂子显然是不能当皇太后的。只有司马覃即位,羊献容的位置才能坐得更加牢固。
羊献容决定搏一搏,改立司马覃为新任皇帝。
侍中华混觉得这事不靠谱:好不容易皇帝不是一个白痴了,总不能让十二岁的小孩司马覃再当皇帝吧?那这国家还有救吗?
他劝谏羊献容:司马炽皇太弟的身份是天下人认可的,最好不要轻易改变。
但羊献容不想再过上反复被废立的日子了,她希望自己能有一个稳固的位置,便没有听从华混的谏言。华混连忙去找司马越,让他赶紧召司马炽入宫登基,不要夜长梦多。
司马越也是支持司马炽继位的:如果立司马覃,他还得跟羊献容一起平分权力,实在是太麻烦了,还不如立司马炽,方便自己掌权。于是司马炽立即入宫,而这时候,羊献容也召司马覃进入了尚书阁,在其他公卿们的连哄带吓下,司马覃托病回家,司马炽成为了晋王朝的第三任皇帝,年号是为“永嘉”。
没能当上皇太后的羊献容继续回到了自己的寝宫蛰伏,她继续静静等待着机会。

[5]羊献容

权力的斗争总算暂时落下了帷幕,而在这场被欲望所笼罩的噩梦中,每个人都在思考:我还要不要醒来呢?

参考资料:

[1]房玄龄(唐)等·《晋书》

[2]司马光(宋)·《资治通鉴》

[3]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

[4]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