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之父:来做神州袖手人(附音频版)|诗坛轶事
要从知名度上来说,陈三立远比不上他的儿子陈寅恪如雷贯耳,甚至也不比他的父亲陈宝箴名声卓著。
自陈三立与父亲一同支持的戊戌变法失败后,不管纸面上的理念多么空前绝后地好,他也不再接受来自任何政府的邀请了,彻底成为一名布衣诗人。
但是人们不禁会问,那他怎么生存呢?我想,除了颇有家底外,那时候还可以卖文为生。据说,自变法失败后,陈家家道已经衰落,尤其是陈宝箴去世后,更是如此。
诸位肯定好奇,请你当官给你俸禄你不干,这不是给饭碗不要汤盆吗,还能让你卖文卖画啥的么?
看来还真能!比如陈三立的朋友画家李梅庵,连民国政府的间接资助也坚却不受,只靠卖字鬻画的收入一样维持残生,那时候社会管理还不够健全,绝不会有工商城管文化啥的去婉转帮助他“改邪归正”的。
我们还是先看陈三立的一首短诗。
《为海客索赠鼓娘刘翠仙》
吟虫鸣鸟送残年,老卧青溪钓石边。
一为成连寻海上,琴音歇绝鼓音传。
他给翠仙至少写了三首以上的诗,貌似都是同光体,一派宠古的pose。
陈三立是“同光体”诗派的核心人物之一,由于特殊时代带来的政治上的分歧,他和另一位同光体核心人物郑孝胥最后恩断义绝,不再来往。郑孝胥那时已成为爱新觉罗溥仪东北小朝廷的总理,在陈三立看来是汉奸行为。
这让人想起了嵇康与山涛的往事,嵇康因为山涛违背誓言而出仕为官,让“竹林七贤”剩下六贤,于是写下《与山巨源绝交书》的著名作文。可是他俩绝交于江湖,依然相知于内心,嵇康被砍头后,他的孩子由山涛抚养成人。但是陈三立与郑孝胥却未能如嵇、山二人,相知于内心了。
1919年,郑孝胥60岁,那时候,这位郑哥哥还没有与溥仪搭上线,陈三立给他写了《读郑苏盦六十感愤诗戏和代祝》
乙盦登七十,苏盦亦六十。
海滨成二老,觞辰差旬日。
一楼一天帝,据之各无匹。
乙盦杜德机,奇哀寄示疾。
苏盦徇变雅,腾吟如草檄。
二子痴则同,苏盦益傲物。
不知老将至,胸伏万锐卒。
待世非弃世,天护龙蛇蛰。
屋山垂海云,揽结溢渴笔。
传观助张目,余年六十七。
苏盦是郑孝胥的字。
陈三立写诗,少有他人的痕迹,且气势很大,当然,他的大多数诗里隐藏着荒凉感,一种遥远无助的不可把握心情,比如这首《题于省吾山居读书图》
玩世穷年簿领间,
茅庵佳处托荆关。
藏身一影如文豹,
雾雨层层海上山。
于省吾,辽宁省海城县西柳镇中央堡村人,中国古文字学家。
对于一个深度入世并在戊戌变法这样的不仅是政治而且更是思想大变革的过程中打过酱油的人,陈三立以后的岁月远离熙熙攘攘的政权山头,不知内心作何感想。他的选择不像是因为父亲陈宝箴在变法失败后受到处分并很快去世的影响,从他对郑孝胥的态度上看,他是一个民族主义者。
套用现在的话说,他的爱国立场很明确。但是那些个代表着“国”的政府,他却与他们谨慎地保持着距离。由于他的见识很大,他并不封闭保守,但是依然保持着一个传统文人的风格。
泰戈尔来到中国,这位1913年的诺奖获得者是东方人,很容易让人们联想起大唐中国与印度的经书交往,也有很多人蹭了这位梁启超、蔡元培的客人的热度。林薇因和徐志摩全程陪同。在泰戈尔的中国旅程的第二站杭州,陈三立与泰戈尔面晤。
泰戈尔以印度诗坛代表的身份,赠给陈三立一部自己的诗集,并希望陈三立也同样以中国诗坛的身份,回赠他一部诗集。陈三立接受书赠后,表示谢意,但谦逊地告诉泰戈尔,“您是世界闻名的大诗人,是足以代表贵国家诗坛。而我呢,不敢以中国诗人代表自居。”
这件事被记载在《陈三立年谱长编》中。
陈三立的原配夫人罗氏,早在1880年末去世,时年26岁。他的继配俞明诗也是大家闺秀,是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于一身的陈寅恪的亲生母亲。陈寅恪12岁东渡日本留学后,开始与家人离多聚少了。1937年,在父亲丧事完毕后,陈寅恪随校南迁,自此,开启了他颠沛流离的旅途生活。我们也来看一首陈寅恪的诗吧。
《无题》
【陈寅恪】
乱眼繁枝照梦痕,寻芳西出忆都门。
金犊旧游迷紫陌,玉龙哀曲怨黄昏。
花光坐恼乡关思,烛烬能温儿女魂。
绝代吴姝愁更好,天涯心赏几人存。
与他父亲的诗相比,陈寅恪技术性更强了一些。
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爆发,时居住在北京的陈三立受到新统治者日本人的重视,想邀其出山装点大东亚共荣,遭到陈三立拒绝。日本人仍不死心,派人监视陈三立。陈在怒斥监视人之后,绝食5日而离世。第二年,他曾经的老朋友郑孝胥在长春撒手人寰,据说是死于日本间谍下毒。
同光体诗派的陈衍也在1937年病逝于福州,另一位核心诗人沈曾植早在1922年就去世了,值得一提的是,沈先生多年致力于边疆历史地理及中外交通史事研究,是这个领域研究的开拓者。
1895年,甲午战争失败后,陈三立写过一首诗叫《高观亭春望》。
脚底花明江汉春,楼船去尽水鳞鳞。
凭栏一片风云气,来作神州袖手人。
那时候他刚刚不惑之年,没有资料显示“高观亭”是否与“高官亭”有谐音上的联系,但从年谱里找到的证据是,李鸿章代表大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一事令书生陈三立很愤怒,表达过对李鸿章的不齿。
然而从诗的内容揣摩,如果此诗是表达自己的心境,是不是在戊戌变法前,他就萌生退出大清江湖之意了呢?
现在,我们也只好揣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