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好戏连台(1942年元月28日)
1942年元月28日毛世来 李盛藻 郭春山 王福山主演合作戏《庆顶珠》1942年元月28日(农历辛巳年腊月十二日)星期三,新民会北京特别市总会冬赈义务戏(第一场),毛世来、李盛藻、郭春山、王福山合演《庆顶珠》。
1942年元月28日(辛巳年腊月十二日)星期三庆顶珠(倒三)毛世来李盛藻郭春山王福山北京新民会北京特别市总会冬赈义务戏(第一场)群英会得意缘(下山)牡丹亭蟠桃会钓金龟鸿鸾禧清河桥谭富英 侯喜瑞 叶盛兰 萧长华刘砚亭 哈宝山尚小云 筱翠花 姜妙香 马富禄张蝶芬 任志秋李世芳 贾世珍 乔玉林宋德珠 全武行李多奎 赵春锦崔喜云 孟庆惠 刘玉泰全班合演三庆戏院《梨园拾趣 之 形形色色冬赈戏》戏迷知音每年的年底,梨园行都是很忙的,除正式的营业演出外,还有一些义务戏,这些义务戏里,规模最大的就是为穷苦人的义务捐款演出,因为在一年快终了的时候,又恰逢冬季,所以叫冬季赈济义务戏,一般习惯称为为冬赈戏。冬赈戏举办的时间没有确切规定,一般从阳历的9月底10月初就陆续开始了,组织者多为官方或社会团体,比如贫民救济会,慈联会、各商会,佛教会、红十字会、蓝十字会等等,筹集的款项,主要用来救济难民和穷困潦倒的人,购置冬季御寒物品,主要还是开粥场,舍粥成了当时一大善举。冬赈戏一般都是合作戏,很少有反串戏,以前都名伶挑梁组班演出,为了能吸引更多观众,会由班社出头或由主办方牵头,邀请其他班社的名角参加,以增加演出力度,约请其他班社演员的费用由约方担负,所有的票价收入,则由官方或权威主办方支配。《庆顶珠》,清代花部乱弹作品。又名《打渔杀家》、《萧恩杀江》、《讨渔税》。据留春阁小史《听春新咏》记载,嘉庆十五年(1810)前,大顺宁部等戏班已演出此戏。作品描写梁山好汉萧恩在起义失败后和女儿萧玉芝(京剧叫萧桂英)打鱼为生,因不堪土豪丁自燮欺压,到官府告状,反遭责打。萧恩气愤难忍,便以献庆顶珠"赔罪"为名,与女儿同往丁府,杀了丁自燮一家。后萧恩自刎;萧玉芝流落江湖,在卖武时与未婚夫花逢春相聚。《庆顶珠》的故事情节与小说《水浒后传》第 9回的描写有些接近。《庆顶珠》塑造了渔民萧恩的反抗形象。从他想和女儿平静地度过晚年,到终于被逼和官府豪绅决裂的过程,揭示了封建社会中阶级压迫的黑暗现实。因此,作品引起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惊慌。清余治《翼化堂条约》中说:"《打渔杀家》以小忿而杀及全家,……藐法纪而炽杀心,更适足开武夫滥杀之风,破坏王法,端在于此",建议各地"立议永禁"(《得一录》)。但它得到了广大人民的喜爱,不仅未被禁绝,反而成为在清代地方戏曲中广泛流行的剧目。萧恩一角原由梆子净行扮演,在京剧演出中改由老生扮演。由此形成了梆子和皮簧不同的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