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向海南

在聚春园驿馆吃完早餐后,出门走走三坊七巷。

清晨的三坊七巷,行人稀少,仿佛还在苏醒中。夜雨后的地面还有些湿润,清新的空气有着凉凉的冬日的味道。

尽管有点寒意,雨后的清晨给人一种清心淡然。周遭经雨水的洗礼气象一新,焕发出清晨的活力。

"三坊七巷"地处福州市中心,是南后街两旁从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条坊巷的概称。

“三坊”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

“七巷”是: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

由于吉庇巷、杨桥巷和光禄坊改建为马路,现在保存的实际只有二坊五巷。

近代诗人陈衍诗云:“谁知五柳孤松客,却住三坊七巷间。”这大约就是“三坊七巷”的由来。

三坊七巷起于晋,完善于五代十国时期闽国国王王审知建的罗城。罗城南面以安泰河为界,政治中心与贵族居城北,平民居住区及商业区居城南,同时强调中轴对称,城南中轴两边,分段围墙,这些居民成为坊、巷之始,也就是形成了今日的三坊七巷。

三坊七巷在明清时最为鼎盛,当时古老的坊巷格局至今基本保留完整,是中国都市为数不多的“里坊制度活化石”。

坊巷内现存古建筑约有270座,有159处被列入保护建筑。以沈葆桢故居、林觉民故居、严复故居等9处典型建筑为代表的三坊七巷古建筑群,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坊七巷还已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整个三坊七巷是一座中国最大的、不可多得的“明清建筑博物馆”。

三坊七巷是福州历史的的见证;是闽江流域人民智慧的结晶;更是福州人文荟萃的缩影。

它记录了唐末五代时闽王王审知立国的史实;记录了宋末端宗赵昰在福州称帝的经历;它吹洒着辛亥革命的风雨;传播着北京“五四”运动在福州的影响。

三坊七巷,是福州的历史之源、文化之根、文脉昌盛之地。

在上千年的时间里,三坊七巷曾居住过数百位历史名人,有大学者、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艺术家等。如唐崇文阁校书郎黄璞,宋御史中丞余深、福州知州陆蕴、刑部郎中陈襄、状元参知政事郑性之、明兵部尚书张经、南京兵部尚书林瀚等等。

特别是近代,以林则徐、沈葆桢、严复、陈宝琛、甘国宝、林纾、林旭、林白水、郁达夫、冰心、林觉民、林徽因、王冷斋、黄乃裳等为代表的历史人物扎堆从三坊七巷涌现出来,组成中国近代史星空里的璀璨繁星。

因此,人们说“三坊七巷一条街,半部中国近代史”。

如果说,《红楼梦》是没落的中国晚清社会的浓缩文学版,那么,“三坊七巷”可算是觉醒的中国近代史的精华真实版。

中国近现代历史重要节点大多与三坊七巷人物有直接关系,如鸦片战争的林则徐、洋务运动的沈葆桢、思想启蒙的严复、变法维新的林旭、辛亥革命的林觉民……

三坊七巷里当地人重教育,好读书的优良传统也如它的古建筑一样闻名于世,在全国也属罕见。

南宋著名学者,被称为与朱熹、张轼齐名的东南三贤之一的吕祖谦,在福州写下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诗篇:“路逢十客九青矜,半是同袍旧弟兄。最忆市桥灯火静,巷南巷北读书声。”

这首诗也是三坊七巷的生动写照,说明了福州读书人之多,以及深夜苦读的生动景象。

从聚春园驿馆所在的宫巷往外走,巷子有些狭长,两边是高墙,很是幽静。

给我们的第一印象是:这里的简单,这里的清雅,这里的古朴,是其他城市的那些商业街区无法比拟的。

宫巷在安民巷之南,东西两端分别跟八一七北路和南后街相接。宫巷牌坊有亭盖,抱鼓石,中匾刻坊名。柱上有丘幼宣撰、吴乃光书的12言:“紫极祀三清,仙家日月超凡俗;吴兴遗甲第,船政风云耀简编。”

据清《榕场面考古略》说宫巷:“旧名仙居,以中有紫极宫得名。后崔、李二姓贵显,更名聚英达,明得改英达。”

宫巷里的豪门住宅结构精巧,单是室内的木雕石刻构件就今人叹为观止。如漏花窗户采用镂空精雕,榫接而成,而且通过木格骨骼的各种精心编排构成了丰富的图案装饰。在木穿斗、插斗、童柱、月梁等部件上常饰以重点雕刻。各种精巧生动的石刻在柱础、台阶、门框、花座、柱杆上随处可见。可以说是福州古建筑艺术集大成者。

这是宫巷35号的严复书院,24号是林则徐儿子林聪彝故居,11号是林则徐二女婿沈葆桢故居。

正因为宫巷名人辈出,1936年,著名作家郁迖夫曾来福州,在民国福建省政任职,曾对宫巷作过如下评说:“走过宫巷,见毗连的大宅,都是钟鸣鼎食之家,像林文忠公的林氏、刘氏、郑氏,沈葆桢家的沈氏,都住在这里,两旁进士之匾额,多如市上招牌,大约也是风水好的缘故。”

福州人杨庆深,官至山东巡抚,晚年居住宫巷,作有《仙宫里》诗云:“拍肩挹袂赋仙居,拱极楼前舁笋舆。园绮衣冠图洛社,金银宫阙梦华胥。但凭善俗成仁里,自爱吾庐读我书。秋景数峰塘半亩,此中容得老樵渔。”

走出宫巷,来到南后街。南后街是三坊七巷的中轴,它的东面分布着七巷,西侧则有三坊。

起于杨桥路、止于吉庇路的南后街全长只有634米,是三坊七巷兴起至民国期间主要的商业街,由北到南路面商贾云集。这里柴米油盐、日常生活所需三十六店(各行各业)一应俱全。还有专为文化人服务的刻书坊、旧书摊、裱褙店等。元宵、中秋两节这里还是灯市。

“正阳门外琉璃厂,衣锦坊前南后街。客里偷闲书市去,见多未见足开怀。”清末举人王国瑞这道诗中将南后街比为北京正阳门外琉璃厂,体现南后街以前的文化风貌。

明、清时期的南后街是“粉墙黛瓦石板路”,近年来南后街翻修后,路面的宽度达到12米,包括中间宽7米的步行街和两侧各2~2.5米的路侧带,仍充满了古色古香韵味。

衣锦坊是“三坊”中的第一坊,旧名通潮巷。所谓“通潮”,是因为这个地方是水网地区,福州西湖、南湖的潮水可以通到衣锦坊的沟渠里。

据清《榕城考古略》记载:宋朝的“陆蕴、陆藻兄弟典乡郡居此,名禄锦,后王益祥致江东提刑任,更名衣锦。”宋时称“禄锦”,明朝更为“衣锦”,其实都是说坊内有人在外出仕做大官,之后衣锦还乡,荣耀乡里,所以坊名也改为了“衣锦”。

从衣锦坊进入,走三四十米便到16号清嘉庆进士郑鹏程居宅。郑姓家宅墙面是黑色的,据说在清代,只有达到一定官阶的家庭才能上这种颜色。

大院坐北朝南,临街六扇大门,里面的水榭戏台最具特色。

戏台最早建于明万历年间,是一个木构单层平台,四柱单开间,下建清水池塘,中隔天井,正面为阁楼。于此观看戏剧演出,水清、风清、音清,具有声学原理和美学价值,是福州市唯一现存的水榭戏台。

文儒坊是“三坊”中的第二坊。文儒坊这个名字宋时就有了。

据《榕城考古略》载,此巷“初名儒林,以宋祭酒郑穆居此,改今名”。郑穆任国监祭酒,是国家最高学府的重要官员,从三品的官附。

明代抗倭名将张经,清代名将福建提督、台湾总兵甘国宝也居住在这里。清代饮誉全国的“民进士”之家(五代都中进士)陈承裘故居也在坊内。陈承裘长子就是清宣统皇帝老师陈宝琛。

清代著名诗人、《石遗室诗话》作者陈衍的故居也在坊内,是一座坐北朝南的大宅,内有光华阁是为入室弟子课业的地主。陈寓隔壁是现代著名法学家柯凌汉教授的住宅。

这条坊就因历代文儒辈出而闻名。

在文儒坊里,有一条幽深清静的小巷,叫闽山巷,俗称“三官堂”,那是因为该巷古代建有三官堂而闻名。

据清朝道光年间林枫《榕城考古录》卷中“坊巷第二”记载:“三官堂,在文儒坊南闽山巷,南有小巷通光禄坊,西口达常丰仓河沿。大抵皆以寺而得名也。而此则以闽山保福寺名也。”由此可见,三官堂与保福寺之密切关系,至少已有七、八百年以上悠久历史。

文儒坊东头北墙上,嵌着一块高约2米、宽1米的阴文碑刻:“坊墙之内,不得私行开门并奉祀神佛、搭盖遮蔽、寄顿物件,以防疏虞;三社官街,禁排列木料等物”。

这是光绪辛已年(1881年)订立的文儒公约。据有关人士认为,在全国城市小街巷中刻碑立约,尚属罕见。

安民巷位于黄巷之南,隔着南后街与文儒坊相对。巷口牌坊有抱鼓石,中匾刻坊名。门柱上有翁绳馨撰、余险峰书的9言:“驿馆驻车,枕戈同卫国;省垣揽辔,张榜且安民。”

安民巷旧名“锡类坊”,它改名“安民”,与黄巢入闽有关。据《福州地方志》载:“因唐代农民起义军黄巢入闽时,到此巷即出示安民,故名。”

历史上巷内人家多为社会贤达。元代行省都事贾讷在此住过。巷西侧民居旧宅仍保留匀称格局和古朴风韵。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驻闽办事处设在其间,今此老宅列为革命文物保护单位。

黄巷在塔巷之南。隔着南后街,与衣锦坊东西相联。门柱上有卢为峰撰、蒋平畴书的:“科甲蝉联,海峤人文罗福地;声名鹊起,榕垣才望奋清时。”

据闽志载,晋永嘉二年间(308年)固始人黄元方(280-375年)又名允字彦丰避乱入闽,落户于福州南后街,故称黄巷。到了唐朝末年,崇文官校书郎黄璞(837-920年)退隐归居这里。黄巢军入福州,因闻黄璞的大名,命令兵士夜过黄巷"灭烛而过",勿扰其家,从此黄巷名声大振。

巷内历代多住儒林学士人文荟萃,成为文化名人和社会名流的集居地。清代知府林文英、榜眼林枝春、巡抚李馥、楹联大师梁章钜、进士陈寿棋、赵新等,都曾居巷内。曾一度改名新美坊,后称新美里。巷内有一“唐黄璞居”石碥,20世纪50年代初期还有人见过。

黄巷中有一庭院名曰“小黄楼”,很有名气。

小黄楼在黄巷中段北侧26号,是福州最具代表性的古代私家园林,占地面积约3600平方米,“黄楼月色杨桥水,照遍钟山万点春”说的便是小黄楼。

整个宅院规模宏大,精美雅致,分为三路院落,两厢房和东西花厅,内有藤花吟馆、小沧浪亭等十二景,极具鲜明的地方特色。小黄楼始建于明末,于1992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小黄楼于清初毁于一场大火,现存建筑为林则徐师兄、清代江苏巡抚署理两江总督梁章钜辞官后所建。梁章钜入住黄楼后,得知唐代学者黄璞曾居于此,十分崇敬仰慕,便把所建花厅取名为小黄楼,小表示谦卑的意思,以示对先贤大儒黄璞的尊崇。

牌坊之上有一小小宝塔的就是塔巷,门柱上刻林山撰、傅永强书的:六子登科,理学融天地;双梅探屋,修文烛古今。

据《榕城考古略》载:“旧名修文,宋知县陈肃改名兴文,后改文兴。今呼塔巷,以闽国时建育王塔院于此也。”育王塔位于巷北,并有塔院看管,被视为福州文运兴盛的象征。南宋淳熙九年(1182年)塔还在,以后未见记载。清代在巷内砌造半片的小塔,作为古迹纪念。50年代,小塔移置巷口坊门之上。

塔巷旧有旌孝坊,为明代孝子高惟一立,流传有一首赞誉他诗曰:“三年流水如君少,一片天然孝子心。昨夜三山明月照,不知甘露洒幽人。”至今仍传为美谈。

塔巷如同其他坊巷,也是一条代有名人的人文坊巷。与这条巷子有关的,有闽王王审知、宋杭州知州陈襄、南宋知县陈肃、清王夑(知州)和王有龄(浙江巡抚)父子、海军将领叶伯鋆、民国陆军元老王麒、还有林长民、林徽因父女等历史名人,他们都在巷子深处留下了足迹。

灰墙青瓦古朴大方的住宅,布局严谨,院落相连,中轴对称,以木结构承重,有精雕细刻的石木构件和舒展的大红斗门。

宅院四周或左右围有土筑的马鞍形风火墙,有的墙峰饰以飞龙飞凤、花鸟鱼虫及人物风景,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这里的马鞍形风火墙造型优美。

三坊七巷民宅沿袭唐末分段筑墙传统,都有高、厚砖或土筑的围墙。墙体随着木屋架的起伏做流线型,翘角伸出宅外,状似马鞍,俗称马鞍墙。墙只作外围,起承重作用全在于柱。

江南建筑中,绝大多数是成90度角的直线构成的阶梯形的山墙,惟独三坊七巷民居的马鞍墙是曲线形的马鞍墙。一般是两侧对称,墙头和翘角皆泥塑彩绘,形成了福州古代民居独特的墙头风貌。

小巷深深,依旧是青石板铺路,灰白的墙壁,青色的脊瓦,红色的灯笼。

高高的围墙,挡不住枝叶繁茂的古树向外的伸展,小巷的天空已被遮蔽了,让小巷更显幽静。

坊巷的道路,有宽一点的,也有很窄小的。大块的青地砖镶嵌铺成了坊巷的路面,虽不华丽,却显得简洁古朴,似是现代简约线条和古代的雅致精巧相互结合。

盏盏街灯静静的呆在砖墙上,可以想象夜幕降临晚上四周昏黄的灯光和此处的清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带来一种神秘感。

悠深的坊巷,显得那么静谧,总有别样的韵味。

在小巷里缓缓地走着,历史名人的故居不时出现在我们眼前,各种展览馆也是多不胜数。

历史裹满尘埃,岁月饱含风霜,依然没有掠走坊巷雅致且古朴的风姿。

安静的古建筑,居然没有沾染半点老门东的喧闹;四通八达的巷子,避开了似夫子庙样人潮的拥挤。

三坊七巷内,坊坊相连,巷巷相通。漫步在小巷子,抬头看看头顶窄窄长长的天空,有些恍然,仿佛在穿越上千年的时空。

历史的风云在这里的上空云聚云散,三坊七巷的真正的精彩就在这些小巷子里,这里有很多值得探索的地方。

三坊七巷的传统建筑格局就是坊巷纵横,曲径通幽;深宅大院,高墙环绕;青瓦白墙,装饰精美。

灰色的天空下,白墙、黑瓦,似徽派建筑的水墨风韵,又混合着福州坊巷独特的柔和。

白墙、木房,一边复古,一边清雅;木檐、黑瓦,一边自然,一边庄重。

三坊七巷古建筑,极具福州地方特色,马鞍墙鹊起,风火墙如浪,木雕石刻精美雅致,彩绘灰塑造型灵动。

三坊七巷的建筑物以众多具特色的古民居为主体,还有从属于住宅的亭台楼榭等园林建筑、宗教殿堂庙宇、宗族乡党活动的祠堂馆舍和公共娱乐活动场所及商店等。

由于上层阶级的名流人士聚居于此,因此,三坊七巷逐渐成为福州的高尚府第,宅院建筑越建越好。

三坊七巷的古建筑很有魅力,宋代曾任过福州知州的散文大家曾巩在他所撰的《道山亭记》中,为我们道出了个中的缘由。“麓多杰木,而匠多良能,人以居室巨丽相矜,虽下贫必丰其居,而佛老子之徒,其宫又特盛。”

三坊七巷独特的居住生态和建筑风格有极高的学术价值,被中外建筑专家誉为保存最为完整的古代街区群落。

如今的三坊七巷,吸引无数人前来打卡。有的人为了一睹三坊七巷的风采走马观花,有的人则为了那远去却记忆犹存的历史探入坊巷的更深之处。

认真的看一下三坊七巷,一天也是不够的,更别说追寻历史了。我们这次来三坊七巷是路过,也只能浮光掠影了,更精彩之处留待以后吧。

中午十一点半,来平潭岛看了看。

平潭岛,是福建省第一大岛,全国第五大岛。平潭岛的地理位置极为重要,它的东面与台湾省新竹港相距仅68海里,是大陆距台湾最近处。京台高速(G3)是从北京至台北,众所周知的原因,现没法连接台北,暂时的终点就在平潭。

我们来到潭人街和海坛古城,没想到这里几乎没有游人,像冬季的北戴河一样。

听说福建现在正提出平潭岛离岛免税方案,希望在日韩与海南中间建立一个新的离岛免税基地。

这个月26日,福州至平潭铁路将正式通车运营,从此游客可乘坐高铁抵达平潭岛,在大陆离台湾最近的地方眺望宝岛。

希望台湾能及早回归,平潭岛的发展就指日可待了。

离开平潭岛,我们匆匆赶往惠安县的崇武古城。

崇武的意思就是崇尚武备。据说宋朝时,这里就称为崇武乡守节里。宋太平兴国六年(公元981年)惠安置县后,在这里设小兜巡检寨。元朝初期改为小兜巡检司。明朝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活动在朝鲜和我国沿海的倭寇突然登陆,对泉州地区的安全造成威胁。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明太祖朱元璋为了防御倭寇人侵,委派江夏侯周德兴巡视东南沿海。周德兴是个军事工程专家,他根据泉州沿海地区海岸线曲折、地形险要的特点,“一郡者设所,连郡者设卫”。

当年,泉州设永宁卫,管辖五个所,即福全、中左、金门、高浦、崇武五所。惠安设立五座城,即崇武城、獭窟城、小岞城、黄崎城、峰尾城。

祟武城为五城之一,隶属福建司永宁卫的一个千户所,建城至今已有六百多年了。

崇武古城历代几经增筑维修,1661年(清顺治十八年)因战乱而城倒屋毁,至1680年(康熙十九年)复界修治;1841年(道光二十一年)重加整修。此后,因失去军事上的作用,而长期废弃,部分城墙失修坍塌。

现在的崇武古城已是石雕工艺博览园,我们觉得没有太大的观赏价值了,就直接去了不远处的大岞村。

大岞村地处东海和南海交界处,位于崇武半岛最东端,三面环海东临台湾,狭长如龙爪般的地貌径直伸向台湾海峡。大岞村是闻名中外的“惠安女民俗村”,是惠安女原始发源地和聚居地之一。

我们久已听闻惠安女,来大岞村就是奔着惠安女来的。

大岞村这个小渔村,它的历史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它拥有世界上最小的博物馆,也有着一条最美的海岸线,它被称为“人类学的宝库”,也是摄影大家们的圣地。

但大岞村的蜚声中外是因为惠安女。

陆贤宇写的《非花的女人》提到:“世上没有哪个海边的城镇是以当地女子闻名的,除了中国的惠安。惠安女,她们所独有的品格,使在地图上,一个点的惠安,变成嵌入地图上无数点上的人们心灵的地方。”

​​​​惠安女以吃苦耐劳温柔贤惠闻名于世,她们善家务、多才艺,事事能干、样样出色。惠安女的美丽、勤劳和一身奇特服饰,不仅成了惠安一道独特民俗景观,更为惠安增添了难以言表的魅力,几乎成了惠安的文化名片,吸引了无数游客慕名前来。

惠安女穿着具有古老传统的服饰:头披鲜艳的小朵花巾,捂住双颊下颌,上身穿斜襟衫,又短又狭,露出肚脐,下穿黑裤,又宽又大,配之那精巧艳丽的头饰。这种服饰独具一格,尤引人注目,具有很强的色彩感染力,被视为“中国服饰精华的一部分”。俚语称之为:“封建头、民主肚、节约衣、浪费裤。”

惠安女服饰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在村子里,时而见到惠安女经过。她们的服装,确实吸引了我们的眼球。

当然,不仅是服装,我们更好奇的是,在惠安女身上,到底蕴含着什么样的历史传承。

朦胧诗人舒婷以诗人的感触写下了《惠安女子》:

“野火在远方,远方

在你琥珀色的眼睛里

以古老部落的银饰

约束柔软的腰肢

幸福虽不可预期,但少女的梦

蒲公英一般徐徐落在海面上

啊,浪花无边无际

天生不爱倾诉苦难

并非苦难已经永远绝迹

当洞箫和琵琶在晚照中

唤醒普遍的忧伤

你把头巾一角轻轻咬在嘴里

这样优美地站在海天之间

令人忽略了:你的裸足

所踩过的碱滩和礁石

于是,在封面和插图中

你成为风景,成为传奇”

在大岞村的尽头,一片海边的岩石之上,80后惠安女曾梅霞创办了“惠安女民俗风情园”。

园区内集示了清朝到现在惠安女服饰的变化,以及惠安女手工艺品、劳作农具、生活用品、家居用品等。

这里还是画家们的采风创作基地。

山海相连处的惠安女风情园,有着秀美的山海景观,这里的海景壮阔,涛声绵绵不绝于耳。海边的栈道,沿山势而建,走到哪里都能将海景尽收眼底。

村民们称这里为“5号餐厅”,在大岞村,你问“风情园”,不一定有人知道;你说“5号餐厅”,村民就会将你带来这里。

风情园的餐厅确实非常有特色,是建在海边的礁石上的。在海的怀抱中,让你看海听涛感受海的味道,抬头是云卷云舒的蓝天,低头是波光粼粼的水面。来过的人,就会对它念念不忘。

据说餐饮有点小贵,我们晚上要赶到泉州,没去尝试。

这里的海湾呈半月形,也相当的美,沙滩细腻柔软,在上面散散步是一种相当惬意的感受。

当然,不能说这里的大海和其他地方的大海有什么差异,但因有了惠安女,这里就更有了吸引力。

海的对面也有一个大岞村,是上个世纪50年代,被国民党“抓壮丁”而被迫留在台湾的惠安大岞村民建的,不知道那儿有没有“惠安女”。

在这个被誉为“福建最美的乡村”的大岞村,呼吸新鲜空气,饱览山海田园,感受了古村与文艺交融的气息。

来大岞问海,欣赏独具风采的惠女风情,倾听瑰丽迷人的传奇故事,享受了质朴渔村的自然闲静。

惠安女身着特色传统服装在海边捞海菜、收渔网的场景,一直是脑海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因为是冬季,这次没能看到,留待下次吧。

下午五点半到了泉州。

白岩松说过“泉州,这是你一生至少要去一次的城市”,马可·波罗称泉州港为“世界第一大港”,意大利上商人雅各·德安科纳称泉州为光明之城:“街上有众多的油灯和火把,到了晚上这个城市被映得特别灿烂,很远就能望见。”那个时候,泉州可与亚历山大港并列为“世界两大港口”。

泉州并不是很出名,但是在中国历史上,泉州是第一个面向海外的开放型都市,是唯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如今,这里是著名的侨乡,是连接海峡两岸的重要城市,是一座美食名城。

我们在旅馆旁的西街走了走,吃了点当地的小吃。

抬眼望去,到处是古厝、骑楼洋楼、寺庙教堂道观间,历经风雨数千年的开元寺在这里,著名的东西塔也在这里。

从街头漫步到街尾,逛吃逛吃间,仿佛一下子穿越到了唐宋年间。

西街是一条古街区,大量独具特色的古民居和古木构建筑构成了一个活的建筑博物馆,既蕴含着古城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又诉说着古城千年来的巨大变化。

一千多年来,这条古街区犹如一串耀眼的珍珠链,将泉州唐宋以来众多绚丽多彩的文物胜迹和古街古民居以及附于其间的名贤逸事、民间传说一一贯穿起来。

所以西街是一个非常适合步行的地方,这里不光有着各种美食,走在西街是了解和沉浸在泉州的开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