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信平丨书信
书信
作者:郑信平
每晚睡觉前,照例要浏览微信朋友圈,雷打不动。尤其是有几个人的朋友圈,若几天没看到其发出新东西,就感觉心里少了什么,是不是他这几天家里有事了?多少次想问问,也是,兴趣类同。人皆有所好,所发一般都是自己认为值得发在朋友圈的,值得圈内朋友看看了解了解的。其实,只是觉得某几个应该能认真看,就够了。大浪淘沙,水和浪冲拍久了,才融合在一起。
前天,在朋友圈看到一篇介绍《致欧信为唐寅乞情札》的文章,也贴出了墨迹,我对书法不懂,但却被信的内容以及信所体现的真情所感动。
信是明代诗人、散文家、书法家吴宽(1435-1504年)写给浙江的同僚,请求他照顾即将到来的唐寅。其时唐解元因弘治科场弊案被拘问后发落到浙江充当吏役。吴宽是唐寅的同乡,本身就是才子,是明宪宗成化八年(1472年)的会试、廷试获第一名,十分爱惜唐寅之才。看信中语句,其一再为唐寅申辩冤屈,流露出了对唐的无限同情与惋惜,也在一定高度上为后辈文人树立了极好的榜样。
敬佩吴宽的同时,也感慨书信的传情功用。老祖宗真是聪明,发明了这么个体裁,以达情意。
我们现在,交通便利,交流手段多样,要互相拥抱,朝发夕至可来个真实的擂拳;要言语同声,视频点开,千山万水如在面前。但若要见字如面,顺致什么安,祝什么祺的,则早已是昨日黄花了。
新生代连书信是什么,也不知道了,而过来人的我们,有多长时间没写信,我相信许多人的回答是很久了。
其实,中国历史上就有著名的书信,可值一读呢。试着来感受下那沉积的墨香和久远的真挚之情吧。
报任安书。司马迁因为李陵之祸遭受了腐刑,但汉武帝发现司马迁才华出众,便让其在身边伺候,也颇器重他。老朋友任安写信给司马迁,但是司马迁内心无比委屈,所以两年都没给任安回信。后来任安受到太子之祸牵连,将不久于人世,司马迁才给他写了这封流传千古的报任安书。
士为知己者用,女为悦己者容。交游莫救,左右亲近不为壹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猛虎在深山,百兽震恐,及在槛阱之中,摇尾而求食,积威约之渐也。所以隐忍苟活,……而文采不表于后也。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些语句,不仅将司马迁的遭遇写出,还将他的理想与抱负都写了下来,更写出了人情的冷暖。
像无一语遮盖,一字粉饰的《乐毅报燕王书》,表明了乐毅的浑厚平直,光明磊落的高尚人格,正如信中写的“古之君子,交绝不出恶声;忠臣之去也,不洁其名”。而“凉秋九月,塞外草衰。夜不能寐,……牧马悲鸣,吟啸成群,边声四起。晨坐听之,不觉泪下”的《李陵答苏武书》更是写出了李陵的“身出礼义之乡,而入无知之俗”的无奈,信最后以“生为别世之人,死为异域之鬼”道出了李陵心中的悲伤,读者怎能不感动呢!
而李白的《与韩荆州书》和韩愈的《为人求荐书》与前面的以言示志不同,是荐(人)的书信,有对被求见者的吹捧,给其戴戴高帽,更有对被荐者的(拔高)评价,以达目的。至于王羲之的《丧乱帖》则是在无奈和悲愤之情下所作,因“先墓再离荼毒,追惟酷甚,号慕摧绝”而“痛贯心肝”。而一代名相富弼(北宋)为儿子给同僚写的《儿子贴》,“儿子赋性鲁钝,加之绝不更事。京城老夫绝少相知者。频令请见,凡百望一一指教,幸甚!幸甚!此亦乞,丙去。弼,再上”。虽然只有44个字,但曾贵为宰相的父亲,拳拳爱子之心,显露无遗。
这些书信,无不体现了写信者的内心世界,其人品,其风格,一览无遗,是不可多得的珍品。更有甚者,成了《贴》,更在书法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记得读大学时,《曾国藩家书》风靡一时,曾是封建社会的登顶之人,可谓儒的最后代表了。其家书,每一封都是真诚之作,所涉及的内容也极为广泛,是其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国、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书信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由,随想而到,挥笔自如,在平淡家常中蕴育真知良言,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
这就是家信,是父母辈对子女的劝导爱护之情的表现,是真情的流露。
想我当年读书时,老父亲几乎每个月都会来一封,字很大,也不多,繁体夹杂简体,还偶有三次简化的汉字呢,无非就是家里他们都身体好,平安之类的,然后就是要好好读书,认真听课,不要太节省,没钱了告诉他们。而我的回信,也是千篇一律,就是报告上了什么课,加些自己认为有趣的件把事,然后就是不要担心挂念之类的,一来一回,就这么进行着。每月的那么几天,我都会在上午第二节课下课后宣传委员去了系里回来后投之以期望的目光,也往往能得偿所愿,然后就是搜肠刮肚的想怎么回信。
工作后,离家近,几乎每月回去一次,更是没有写信的任何念想,但我会时常翻出那时老爸写给我的那些大字体繁简结合体信来,坐在书桌前,一字一句地细看它,研读他。尤其是老爸过世后,更是见信思人。
捧读细看这些泛黄老化,折线磨损,需小心摊开的旧书信,多次后,多年后,也明白了当初老爸那些字里行间所含之意。老爸虽无曾国藩那样的经天纬地之才,也无修齐治平的雄图伟志,但他的治家是真心的,是想将自己的家给治好,安顿好的,也希望儿子们都是明是非懂道理的。老爸虽无雄言辩才,每封信都那么样的老套,生硬,也一再重复着,且不厌其烦。
为的是什么?我到如今,才明白,原来是老家古话“牛头不烂多把火”,一个劲地加火,总能给炖烂牛头来的。何况老爸相信他的儿子不是牛头。
多希望有那么厚厚的一大摞信啊,即使内容雷同,语气一样,我也要每一封都拆开来,认真地细读它,再也不会那么敷衍了事地回信了,要将自己这么多年的工作学习生活家庭妻子子女同学同事朋友等等的一切,详细地述说告知。
可惜,回给谁呢?再也回不了信了。
(2021年2月10日)
文/郑信平
编辑/王孝付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郑信平,江西玉山人,四川大学毕业,哲学博士,曾在乡镇、县级政府任职,挂职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现为中部某省地级市公务员。从事金融口工作。喜藏书、阅读,也喜动笔。
《金秋文学》™ 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