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可能有什么好处吗?

过敏并不总是只有坏处。
患有过敏的人群,更不容易患上某些癌症。
研究表明,过敏人群的神经胶质瘤、非霍奇金淋巴瘤、口腔癌、胃癌、喉癌、食管癌、胰腺癌、结直肠癌、小儿白血病的概率都要更低。
为什么会存在这种状况呢?
原因可能在于,过敏和癌症有许多相反的免疫因素。
1.
过敏的发生,原因在于“不耐受”——免疫系统对原本无害的物质失去了耐受,转而对其进行敌对的攻击。
而癌症的发展,其中的一个原因是癌细胞逃脱了免疫系统的监视——免疫系统原本应当对癌细胞进行清理,却因为各种原因选择了“耐受”。
过敏是因“不耐受”而患病,但癌症却因“耐受”而患病。
如果我们观察两类疾病所涉及的免疫因素,我们会发现它们之间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
两者之间的免疫因素,看起来就像是一个跷跷板。

2.
我们知道,过敏反应会伴随着IgE抗体的生成。
而IgE抗体相关的免疫通路,可能有着抑制癌症的作用。
目前对于严重哮喘的儿童,会采用奥马珠单抗进行抗IgE抗体的治疗,即通过减少IgE抗体来缓解过敏。
但研究发现,进行抗IgE的治疗后,这些哮喘儿童患上某些癌症的风险增加了。
在《过敏与色氨酸》中,我们也讲过,一种叫IDO的酶,在过敏与癌症中的作用也是相反的。
调高IDO酶的活性,能诱导免疫耐受,从而减少过敏。
但调低IDO酶的活性,却又是癌症免疫疗法中的一种治疗手段——通过减少“免疫耐受”,增加T细胞的杀伤性,从而更好地清除癌细胞。
3.
当然,事情也并不总是那么简单。
过敏引发的炎症,也是存在促癌效应的。
比如,过敏性哮喘,因炎症聚集在肺部,会增加肺癌的发病风险。
而过敏性皮炎,因炎症积累在皮肤,也会增加皮肤癌的患病风险。
但在炎症聚集地之外的地方,过敏所诱导的免疫状态,起着免疫监视的作用。
可能正是因为过敏带来的全身性的免疫监视,其他部位的癌变更容易被消灭在萌芽之中。

4.
过敏与癌症间的互作,诞生了一个叫作过敏肿瘤学(AllergoOncology)的概念。
这个概念的存在,提醒着我们,两种截然不同的疾病间,也可能存在有千丝万缕的关联。
一种疾病的治疗,可能会影响到另一种疾病。
从疾病到健康,很多时候并不是“找到病因,斩草除根”。
真正的修复,更多的是纠偏和扶正。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