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天气哈哈哈

最近看了一部七年前的电影《云图》,有人说它是阐述“自然法则”,也有人说是反映人性什么的。我自己的感觉,它说的是世界互相间都是有联系的,每一个人的生命都不是独立的,某人的前世,不管是作恶还是行善,会影响到另一个人的今生和未来。
“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如果是这样,这部电影传达的倒是符合辩证法的一种观念。上上个周末我散步时,走在凹凸不平的人行道上,就泛起了这种“相互联系”的念头。
电影《云图》剧照
道路不平有一种“象征性”,修桥铺路是积德行善,因此都忌讳弄得坎坷不平。那些地砖凹凸不平,不会刚建成的时候就是这样子,而是不守规矩的人把车开上人行道的结果。走在这样的人行道上,如果你有一点“城市荣誉感”,心里是不太爽的。就算它是开车人造的孽,但毕竟丢的是城市的脸,更直接一些,是城市管理者的脸。
一个问题不由自主冒出来:为什么不管一管呢?
其实指责不管,多少有些冤枉,实际上是有人管的,我不止一次看到交警站在交叉路口的人行道旁,把那些逆行要开上人行道的电动车扣下,或者生生地让他们折回去,“回到正确的道路上”。此外,那些道路标识、红绿灯、栏杆,还有无所不在的创城标语,其实都在管,只是没有管住。
没有管住是谁的责任?
有人说是市民素质低。市民素质的确不太高,我认识的或官或民的市民,都有这样的问题,包括我自己。当然这并不妨碍当我“正确地”走在人行道时,对那些自己逆行,却把喇叭摁得惊天动地的电动车十分恼火。我甚至还想到这背后的一种“社会哲学”:违规者比守规矩的还理直气壮!
当然,更为荒唐的是,我们遵规守矩时冒出来的这种正义感,常常因违规者众,自己也“泯然众矣”而丢到脑后。就像那个“公交车定律”:当我们没有挤上车时,认为车厢里不愿再挤一挤的人都太自私了,而在我们挤上车后,则觉得后面硬挤上车的人不识体统。就像俗话所说,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支用来照别人的手电筒,而不是一面照自己的镜子。
这的确是素质不高的证明。但现实是,几乎每个城市的人,都差不多是这样的素质,而城市管理的效果,或者说各个城市管理给人的观感,却有明显的高下之别,比如我去过的青岛、厦门,还有南宁就明显好得多。说明关键还是管理的责任是否落实的问题。
但一说到责任,它又是最难厘清的。这个词经常被挂在嘴边、写在墙上,几乎每个部门、每个岗位、每项工作都有“明确责任”的要求。对于凹凸不平的人行道,我们似乎也逮住了“管理部门”这个责任人,但估计他们未必就会服气。“建设部门”难道就没有责任吗?还有施工者呢?他们用的地砖合格吗?当初用足了符合标号的水泥并严格按照规程施工了吗?
我也可以替施工队找到托词:我们是按“人行道”的标准施工的,人行道是车子压坏的。如果电动车、摩托车、汽车不开上人行道,它们根本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我想起某年某地某座跨海大桥出现裂缝,限制通行,网上许多人围观,把它形容成“桥脆脆”。处理这起舆情的人显然是高手,很快有人在网上“披露”:经常有12吨的货车,实际载重60吨,甚至过百吨,轰隆隆地从大桥上驶过,舆论立马失焦,吐槽的对象从责难设计和施工指向了“治超”不力。而“治超”根本就是一个无解方程式。在那些为生计“多拉快跑”的司机后面,有汽柴油价格飙升导致的运费上涨,有“有关部门”的乱收费乱罚款,有搞不清谁是“有关部门”的普遍的汽车改装,还有汽车厂家为方便车主逃避养路费和路桥费的“大吨小标”……捋下来比牛肠还要长,让当初采访“越治越超”“越超越治”怪圈的我深感沮丧。
我记得当时问了有关人士一个特别幼稚的问题:如果“超载”是一种常态,为什么不实事求是,在设计和施工时提高承重标准建桥呢?一个工程师给我的回答是:标准是国家定的,涉及到投资预算,不可能因某座大桥而改标准。“超载”是违法行为,迎合违法行为出台新的标准,那不成了鼓励违法吗?
关于道路,我还想起另一件事:2008年南方出现“五十年一遇”的寒冻时,有个城市的许多道路因长时间低温冻雨而爆浆,像麻子一样出现一个个坑。我采访“有关部门”,得到的回答说:道路铺设的沥青是严格按标准施工的,只能怪天气太冷了。
这世界上的事情都是有联系的,它就像一张网,每个问题就是那个网眼,许多人看到了网眼,忽略了网眼是那些网线形成的。那一年的天气真的太冷了。我恍然大悟,为什么有些事,人们无话可说的时候,就剩下一句话:今天天气哈哈哈!
(如果觉得好看,请随手转发或点“在看”,谢谢!)

其他文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