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采耳一时爽,一直采耳医院躺
文 土卫六
近两年的新“风口”,采耳可能是一个。
光采耳的器具,就多得让人眼花缭乱。
借着消费升级、文化体验的名义,采耳文化体验馆向全国扩散开来,成为商业街区里的新物种。有的品牌成立不到一年,就利用加盟模式开疆拓土,俨然一副行业龙头的模样。
然而行业兴起的背后,乱象也随之而生。
最近有个采耳的视频特别火,技师先往客人耳朵里放一把茶叶,然后热水灌下去,紧接着又是吹蒸汽又是挠痒痒。实在是让人看得胆战心惊!
许多网友纷纷戏谑:“耳是中午采的,人是下午聋的。”
“好家伙,就差在耳朵里做个鸡蛋灌饼了。”
“这是采耳呢,还是泡‘普耳茶’呢?”
医疗行业大V@丁香医生发博称:“这里提醒下大家,每年因为掏耳屎而造成听力损伤和鼓膜穿孔的人,不在少数。而且大部分人耳屎是可以自行排出的。小掏怡情,大掏伤身,强掏灰飞烟灭呀!”
采耳文化,虽然真的源远流长;采耳本身也确实能带来别样的爽感,但凡事有度,如果真的为了弘扬所谓文化,而忽视背后的健康风险,那就本末倒置了。
采耳文化
始于川蜀,走向海外
采耳准确的起源,目前已经很难考证。
但根据坊间传闻,早在西汉时期的川蜀地区,民间就已经出现了采耳。后来皇家发现采耳这么舒服,应该归为皇室专享。所以此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采耳都是皇家御用服务。直到明清时期,采耳才又普及到了民间。
作为采耳起源地,川蜀地区的采耳文化,十分接地气。成都民间俗语道,“人生三大乐,结婚搓麻掏耳朵”、“人生最快活,采耳洗澡修个脚(jio)”。
在成都,要想成为一名“掏耳师傅”,必须经过三关的考验,三关“必修课”分别是——蜡烛挑芯、鸡蛋剥膜、香烟夹丝。
蜡烛挑芯就是把蜡烛点燃后,用起子把蜡芯挑松,这很考验人的专注力;
鸡蛋剥膜则是把煮熟的鸡蛋敲碎,然后用镊子轻轻剥去面上附的薄膜,不能破坏鸡蛋分毫,专门练习手的轻柔程度;
最后一步香烟夹丝,模拟耳道操作,香烟好比耳道,要能在夹烟丝的同时不伤纸,保障香烟完好无损。这一关最难掌握,最考验手的精准度。
上手之后,每一个师傅都会掌握一套三分钟掏耳的标准化流程:
先用“云刀”在耳道里转,以放松顾客紧张情绪,建立信任感;
接着再用“马尾”伸入耳道,也是转转转,进一步放松耳道;
然后就上“耳扒”,在耳朵里勾,看看哪一块耳屎比较硬,就换“起子”进去,把硬一点的耳屎勾松一些;
再用“镊子”把这些耳垢夹出来,最后用鹅毛棒和鸡毛棒伸入耳道,清理一下耳垢灰,同时也让顾客定定心神,不要紧张害怕。
整个过程只需要三分钟,收费也不贵,只要二三十块钱。而且还可以坐着喝喝茶,“摆摆龙门阵”。
类似的摊档在川蜀地区有很多,尤其是公园里。
采耳文化不光在中国源远流长,也传到了海外。比如在日本,不掏耳朵就被称为是孤独的象征。
据昭和大学医院耳鼻喉科专家小林瞳解释,采耳属于日本人的集体记忆。几乎在每个孩子成长过程中,都经历过躺在妈妈膝头上享受掏耳朵的快乐。
特别对于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日本人尤为如此。因为当时,日本正值经济腾飞,到了晚上几乎每家每户的爸爸都要出门应酬。这就导致孩子与母亲关系更为亲密,在精神上有点相依为命的味道。掏耳朵成了记忆的载体。
在日本的夫妻生活中,给对方掏耳朵是一种具有仪式性的习惯。这件小事标志着二人关系是否亲密。
另外,在泰国、印度等地,采耳也十分普遍。
采耳,本来就是随处可见的生活日常,近两年却突然变得“网红”了起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采耳,一下子成了新风口
掏耳屎,本就是一根挖耳勺或者棉签的事,如今已经成为了一项轻奢的网红消费。
记得在2017年,有一天我发现我的听力突然下降,连隔壁同事说话都听不清。
着急的我赶紧上了医院,一查才知道,原来是耳屎板结,把耳道堵死了,当时医生用一根很粗的挖耳勺捅进去,这才通了大半。事后又给我开了“滴耳液”,一点一点软化耳屎,差不多用了一周才完全听清了。
现在科技发达了,有的掏耳棒前端自带摄像头,你可以一边掏,一边用手机看里面的情况。
在这之后,我基本认识到了清洁耳道的重要性,隔三差五总要自己掏一掏。而在以前,我生怕把鼓膜捅穿了,尤其拒绝别人给我掏。
2018年的一天,我在广州的北京路闲逛,偶然发现了一家采耳店。门口的装修古色古香,潺潺流水的背后是一片不大的竹林,走进去铺着青石板。上楼发现不少人在排队等着采耳。
当时采耳还没有现在这么网红,都有这么多人等着。我终于放松了防御,决定好好体验一番,反正这么多人做,应该也不会有什么事。
等了差不多一个小时,终于轮到了我。技师先往耳道里灌水,那种滴耳液软化耳屎时“噌噌”的声音又出现了,真是一种别样的高潮啊!然后就上挖耳勺、又用了个毛茸茸的东西给我耳道“挠痒痒”,最后敲了一根铁棍让我享受ASMR(即自发性知觉经络反应,又名“颅内高潮”)的极致快感……
确实是挺爽,其实整个过程很快,不到十分钟。
但“故事”才刚刚开始,技师马上问我,要不要只加60元泡个脚,我觉得60元也还好,那就加吧。泡完脚之后又问我,要不要50元推个背,50元也不贵,那就推吧。一来二去,不见了200多块钱。而采耳本身只需要七八十元。
以采耳为入门服务,加之以其他项目,比如精油开背、拔罐、刮痧、局部按摩、足疗等服务,类似的模式不断复制。
2019年算一个起步,2020年则是真正爆发。
“文化+保健”,采耳业者精准捕获了当代年轻人追新、尚古、减压、放松的需求,在装修上凸显古风特色,在服务上也变得个性多元。
许多店家会尤其强调采耳的保健功效,称其有改善耳鸣头晕、增强记忆力等功效。
费用差不多100多块钱一个半小时,也有比较贵的。我看到有店家推出了一个“MAX舒服套餐”,时长达到2小时,费用高达400元以上,会有“高级采耳师”亲自服务,除了采耳之外,还有被称为“银珠醒目”的眼部保健项目。
但据业内人士介绍,采耳行业的职业培训十分简单,最多半个月就可以上手,然后再“实习”十来个客人就可以正式上岗。
入门简单、迎合当代青年的消费心理,这还不是采耳火起来全部原因。更重要的原因,还是钱。
采耳品牌“耳道”曾介绍,该品牌在重庆南坪的一家店每日流水在5000-6000元之间,较好时能达到1万元左右;“金耳勺”品牌也用他们在杭州一家130㎡的采耳店举例,该店只有7个技师、9张床位,但一个月创造了30万元营业额。
品牌方普遍表示,获得这样的回报率“仅需29800元到69800元不等的加盟费”。此外,行业普遍估测,开店后10-18个月一般就能收回成本。
天眼查搜索“采耳”共查到17556家公司,其中“成立1年内”的就有9490家,占一半以上,而“5-10年”的才230家。
现在有些店家已经打着后疫情时代“大健康红利”的旗号,在招揽加盟商。可见,采耳行业还要迎来一波红利期。
有商家打出“政策红利”旗号,招揽加盟。
但任何行业的野蛮生长,都值得警惕。尤其采耳网红化背后,隐藏着不少健康和安全风险。
结语:健康,健康!还是健康……
2020年10月,浙江一名男子接受采耳服务后,感到耳朵奇痒无比,去医院一查结果发现,耳道竟然“发霉”了。
医生检查发现,他的双侧耳道表面布满密密麻麻的白色绒毛物体,被诊断为“外耳道真菌病”。
原图有点恶心,我打了马赛克。/海宁传媒
“当时觉得很舒服,但几天之后就后悔了。”这名男子表示,他老感觉耳朵里很痒,而且像有一层纸堵住一样闷闷的。“这两天在聊天时,也总是听不清对方讲话,觉得听力都下降了。”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治医师宋剑表示,“耳屎”在医学上称为耵聍,耵聍富含脂肪酸,使外耳道处于酸性环境,具有轻度的杀菌作用。
宋医生还说,专业医生并不提倡采耳,因为耵聍本身具有一定的自我清洁能力。正常人在生活中并不需要经常采耳。平时借助咀嚼、张口等运动,耵聍大多可以自行排出。
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主任胡敏提醒,有些采耳人员因为技术欠佳将会导致外耳道表皮损伤,造成感染。再加上有些采耳店的采耳器具消毒不严格,或者消毒后没有及时烘干,都会给霉菌的滋生创造条件。
采耳的时候的确感觉会有一种莫名的快感,特别是挖出耳屎的时候,满足感爆棚。ASMR带来的听觉快感也好,外耳道内丰富的神经末梢感受到的刺激也罢,采耳高潮的确有其科学依据。
从专业医学的角度来说,除非引起听力减退、耳部疼痛、眩晕三大症状之一,否则并不需要清洁耳道。有些商家为了逐利,将采耳形容成一种保健养生的生活方式,甚至还包装成了一种减压的手段。还有的商家引导消费者充钱办会员,变低频消费为高频消费,这不光和保健无关,甚至会危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目前来看,大多数商家都采用了“采耳+其它项目”的形式来扩充服务门类,这已经形成了一种商业模式,披在文化复古的外衣之下,这些商家已经活生生把一个日常行为变成了网红产业。这实在是走偏了。
当然,我们是可以为了这一时的快感,而去冲动消费一番。但一时采耳一时爽,一直采耳医院躺。
采耳并不能成为一个高频消费,千万不要被一些商家的“保健噱头”冲昏了头脑。
我们还要用这双耳来感受世界呢,千万别因小失大啦!
参考资料:
[1] 采耳产业有望迎来大市场 | 财经早餐
[2] 爽到飞起的采耳,会是新的风口吗 | 青年横财发展会
[3] 我在武汉疯狂采耳,斥巨资、持续尬聊,颅内高潮 | WHatplus
[4] 日式采耳让我想瘫倒在和服妹妹的怀里 | Beebee公园
[5] 在成都,没有体验过采耳的人生是没有灵魂的 | 成都潮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