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9 脑科学日报| Neuron:“路痴”可能是这种细胞出了问题

  第1081期   脑科学日报

2021年7月19日

科  学  时  讯

1,重磅!UCSF的研究者利用脑机接口首次让患者输出完整句子,展现恢复语言沟通的潜力

来源:脑机接口社区

近日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发表了一项研究成果。研究人员在该成果中表示,一名15年前因中风失去了说话能力的男子,如今通过脑机接口技术恢复了某种语言能力。

该团队在一名在20岁时因中风导致瘫痪而不能说话的患者的大脑中控制语言的区域植入了一系列电极。这种电极不是永久性的,它是一个位于颅骨顶部的大型装置,对于一个不能自然交流的人来说,这是一个重要的技术里程碑,它展示了这种方法的潜力,可以让严重瘫痪和失语的人发声。

2,Cell Metabolism | 蒋辉实验室揭示线粒体疾病的代谢补偿机制及治疗靶点

来源:BioArt

呼吸链损伤导致NADH积累和代谢紊乱

对单个细胞而言,呼吸链损伤导致事关生死的多个严峻挑战,其中之一是 NADH/NAD+比值升高。作为呼吸链停工后ATP的唯一来源,糖酵解告急严重威胁细胞生存。因此,寻找NAD+再生通路可能为缓解呼吸链损伤带来的代谢危机和治疗线粒体疾病带来曙光。

近日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清华大学生物医学交叉研究院蒋辉实验室在Cell Metabolism在线发表文章,揭示了一条进化上保守的NAD+再生通路Glycerol-3-phosphate (Gro3P) biosynthesis,并为复合物I缺失导致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提供了治疗靶点。

3,《Neuron》“路痴”可能是这种细胞出了问题
来源:生物通
近日,来自哥伦比亚工程大学的神经科学家在Neuron杂志上发表的一项新研究表明,一种以前未知的人类脑细胞似乎可以帮助人们集中注意力。科学家们发现了160多个神经元,这些神经元的行为类似于以自我为中心的空间细胞类型,当虚拟环境的特定部分位于患者的前方、后方、左侧或右侧时,或者当空间中的点接近或远离患者时,这些神经元就会激活。
这些细胞不仅与导航有关,而且在正确记忆过去的经历方面也发挥了作用。这一发现揭示了人类导航和记忆的细胞机制,以及在阿尔茨海默氏症等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常见的记忆损伤过程中,大脑的哪些部分可能受到干扰。

4,Nature:发现可能有助于预防阿尔茨海默病的信号分子

来源:神经新前沿
神经胶质细胞生态系统内的通信对于神经元和大脑健康至关重要,但是神经胶质细胞对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大脑中 β-淀粉样蛋白(Aβ)和神经原纤维 tau 的积累和清除的影响知之甚少。
近日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由马萨诸塞州综合医院(MGH)的研究人员领导的一项研究确定了一种特殊的信号分子,该信号分子可以帮助改变炎症和免疫系统以预防阿尔茨海默病。研究发现,一部分星形胶质细胞试图通过释放一种叫做白细胞介素 3(IL-3)的分子将杀伤性小胶质细胞转化为不再消灭神经元而是专注于清除淀粉样蛋白 β 沉积物和tau缠结。
阅读链接:
Nature:发现可能有助于预防阿尔茨海默病的信号分子

5,人类的体型和大脑都曾变大,但原因并不相同

来源:环球科学

在人类的演化过程中,一个普遍的趋势是人类的体型和脑容量一直在增加。科学界对导致人类演化的因素一直存在争论。近日,一个由剑桥大学和德国蒂宾根大学的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团队将300多块人属化石数据与气候模型相结合,确定了气候在推动人类演化方面的作用。

该团队分析了这些时间跨度近100万年的化石,发现温度和体型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这表明气候是影响体型的关键因素。 这种气候和体重之间的关系符合伯格曼法则。该法则预测,动物在较冷的环境中体重较大,而在较温暖的环境中体重较小。更稳定的气候条件和更大的脑容量之间存在联系。该研究结果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6,PNAS|熊巍课题组揭示耳蜗外毛细胞是Piezo2介导动物超声听觉的靶细胞

来源:细胞

人类能听见的声音频率范围在20 Hz到20 kHz之间,然而有些动物发展出了超常的感受和产生高频声音(>20 kHz)的能力,称之为超声听觉(Ultrasonic hearing)和超声发声(Ultrasonic vocalization)。基于超声的听觉参与很多重要的生理功能和动物行为。近日清华-IDG/麦戈文脑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生命学院熊巍课题组在PNAS上发表了研究论文,详细阐述了超声听觉的分子和细胞机制。

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系列技术和方法,结合小鼠遗传学,鉴定Piezo2是超声感知的分子之一,而且发现Piezo2是通过外毛细胞发挥作用的。该研究首次揭示了的超声听觉和超声转导的生物学机制,提示可能的听觉解析频率的新机制,为研究基于听觉和言语的社交行为的相关神经机制提供新的动物模型。

7,BMJ子刊:上海交大研究,午睡能有效预防痴呆,提高思维敏捷性

来源:医诺维

痴呆症是一种干扰职业、家庭和社会功能的疾病,患者认知功能水平显著下降。生活方式对认知功能有很大的影响,午睡被认为是健康生活方式的一个组成部分。过往研究表明夜间睡眠紊乱与认知能力下降和痴呆症的风险增加高度相关。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孙林教授和芜湖的第四人民医院韩彩教授等人在General Psychiatry 期刊发表了研究,该研究表明,午睡能有效预防痴呆,有规律地午睡可能与提高思维敏捷性有关。

8,速递 | 利用诺奖发现打造蛋白降解疗法,新锐剑指神经退行性疾病
来源:药明康德
(0)

相关推荐